结婚三年娇妻去世,他立志终生不娶,岳父心疼:你将我三女儿带走

民国有大才者不少,多情多变者占一半,至情至性者占一半,能守一段感情过一生的是凤毛麟角,从青少年起便为一个人寡居致死的可谓空前绝后。但偏偏就有这样一位新儒学代表、教育家做到了,他叫马一浮,被梁簌溟称为“一代儒宗”,20岁那年妻子去世后,终身没有再娶。

马一浮一生专注文学,取得很大成就,与许多文人、学者都有交往,竺可桢、蔡元培、孙传芳,甚至蒋先生、主席等都在其列,期间不能不提的两位,一位是遁入空门的弘一法师,一位是忧国忧民的夏丏尊。马一浮与他们有一个共同弟子——丰子恺,习性正介于两者中间。

马一浮的父亲是清朝一个县令,母亲出身很好,受过教育。马一浮天资聪慧,钟情儒学。少年时,父亲请了个名士给他做儒学先生,但三年后先生却主动辞职了。这并不是因为马一浮顽劣难管束,反而是他太好专研,先生自认为已没有能力继续教他。随后马一浮参加了县试,一举拔得头筹,名震当地。

结婚三年娇妻去世,他立志终生不娶,岳父心疼:你将我三女儿带走

汤寿潜时任清政府官员,主张立宪,为官清廉,推动晚清实业发展,很受人敬重。他与马一浮的父亲是朋友,听说有这么个优秀的青年便为女儿去定亲。汤寿潜的女儿汤仪年芳16,知书达理,与当时17岁的马一浮可以说是门当户对。两人成婚后感情很好,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两年过后,马一浮的父亲因病去世了。按照旧式礼节,儿子儿媳要给父亲守孝。但在此期间,汤仪却怀孕了,这在当时看来有违孝道,非常可耻。两人心里惶恐,经商量后决定趁着没人发现堕胎,于是马一浮给妻子服了土方药。

不想这记土方却成了毒方,汤仪服药后中了毒,不久便去世了,时年刚刚18岁。马一浮眼看着怀孕的妻子死去,悔恨万分,悲痛欲绝,写下“哀亡妻汤孝愍辞”。为报妻子,决定一生不再娶妻。

结婚三年娇妻去世,他立志终生不娶,岳父心疼:你将我三女儿带走

之后马一浮醉心文学,在书法、儒释道研究上都有了很大成就,成了盛名满天下的大师。但他一直独身生活,岳父汤寿潜看在眼里十分不安,便邀马一浮叙话。岳父不忍他年纪轻轻就为女儿守寡到老,便对他说:“你将我三女儿带走吧!她性格温顺,可以照顾你!”

马一浮心中感动,但却没有应承,对岳父说:“我老而贫,一生情义都已寄托给汤仪,不会再娶了。”汤寿潜不便勉强,任他离去。没想到不多久汤家三小姐便患了重病。马一浮心地仁善,极重恩义,听到消息后给岳父写了封信,告诉他自己想娶三小姐,照顾她,希望岳父不要因为病况犹豫。

汤家三小姐也是个有责任心的女子,怕自己病情耽误马一浮,拒绝了婚事。马一浮心中放不下,特意研究医学,想为三小姐治病,但两年多以后这位小姐还是去世了。马一浮就此作了《遣悲怀》,从此留长须,直至1967年去世,终身没在动感情。

结婚三年娇妻去世,他立志终生不娶,岳父心疼:你将我三女儿带走

坚贞的人对感情是有信仰的,这种信仰足以贯穿一个人的一生,马一浮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但世事无常,缘分和寿命很多时候不受人的意志控制,深情者不一定会受到上天眷顾,两情相悦者可能早早分离,纠缠吵闹的也可能磕磕绊绊过一生。马一浮对感情的忠贞让人动容、感佩,至于这份忠诚是源于至情至性的性格,还是源于悔愧自责,世人已无从知晓。

参考文献:

《遣悲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