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賣了那麼多書,卻沒學會“吃相”優雅

你們賣了那麼多書,卻沒學會“吃相”優雅

你們賣了那麼多書,卻沒學會“吃相”優雅

吃完噹噹網創始人李國慶、俞渝的瓜後,迷迷糊糊的我第一個反應竟然是去下載了當當的app。等看到一對兒喜慶的“當”字出現在手機屏幕上時,我才反應過來,呀,是不是被套路了?

你看,這就是流量的魔力。不管你是不是煩它,只要一個話題不斷佔據你的手機屏,你多多少少總會被它塑造。李國慶顯然很懂這個道理。就在本月初,李國慶在節目上談到被妻子俞渝奪走股權、趕出噹噹網管理層時怒摔杯子,輿論大震,從此一摔成名。此後他頻繁出現在多個節目,談的話題都離不開逼宮大戲。但是這些節目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在講完這個黃金流量橋段後,接下來必談他目前在做的讀書類知識付費產品。

熟悉綜藝節目的人都知道,明星在發片或者宣傳新戲之前,往往會在節目上有意無意地曝出一些平時絕不會吐口的八卦新聞,以換取流量。年過半百重出江湖,李國慶對新媒體時代的玩法看來掌握得很快。難怪人們一度懷疑,他和妻子俞渝之間是不是達成了什麼協議:一個承諾交出噹噹的管理大權,一個承諾你可以消費我,我保證不回嘴。

23號晚上的幾條朋友圈留言,以年度巨瓜的方式,徹底撕破了這種“默契”。噹噹網董事長兼CEO俞渝在李國慶的一條朋友圈下痛訴“革命家史”,從李國慶帶走家中鉅額資金,到他對家庭如何不負責任,再到他的父母兄弟如何道德不端,甚至還抖摟了對方的疾病史等隱私。由於太多內容有礙觀瞻,茲不贅述請自行搜索。

李國慶到底是不是個渣男?如果俞渝的指控都是真實的,他也確實挺渣的。不過婚姻中的事很難分斤撥兩算出細賬,李國慶不也反咬她麼?此時我不得不冒著被田園女權追殺的危險,摸著良心說句話。在這之前,雖然李國慶頻頻消費俞渝,但說的都是公司奪權的事,他基本上守住了不抖隱私這個底線。而作為一位從事圖書行業的體面女性,俞渝的回應幾乎完全躲避了股權紛爭這個焦點話題,直接朝著臍下三寸去,而且點名道姓,牽扯了若干旁人。

不管俞渝所指陳的那些緋聞是不是事實,按照《侵權責任法》,將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會公佈、私自公開他人秘密都屬於侵犯隱私權範疇。你們夫婦兩人之間不管是股權之爭,還是感情糾葛,把事件引向抖摟私生活的方向,無疑觸犯了公序良俗的底線。

吃瓜群眾如果對這種行為叫好,甚至順藤摸瓜深挖,也就有點吃紅饅頭的意思了。

他們這場撕扯,讓很多人覺得特別“接地氣”。什麼意思呢?就是人們發現財富和社會地位上升,並沒有給這兩個人帶來境界的提升,反而露出了那種久違的前現代罵街感。原來有錢人兩口子吵架和我們村的人也沒什麼兩樣。只要能把對方搞臭,能給自己帶來流量,原則、底線、優雅這些東西通通都可以不要。

兩個人都以孩子為言,但實際上兩人沒有一個考慮過孩子的感受,都是把孩子當成攻擊對方的武器。為了使自己被逼宮的戲劇性更強烈一些,李國慶講述了一個自己被逐出管理層前夜,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看《雍正王朝》的故事。而噹噹方面發佈的一份回應稱,李國慶把發生在十九年間的幾件事剪輯到了一起,以凸顯自己的“傻白甜”。兩人在種種細節上自相矛盾的的說法,只能說明他們中至少有一個人或者兩個人都在撒謊。

其實他們矛盾爆發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沒有釐清家庭和生意的關係。夫妻之間往往無道理可講,但是企業管理一定要有清晰的規則。就像李國慶自己所說的,他們關於企業發展的分歧董事會都沒辦法解決,只好讓他們回家商量。

夫妻店裡,兩種邏輯絞纏在一起的結果,就是互相絞殺。按理說俞渝也是在國外學過管理的人,可惜創業這麼多年,這種基本的現代企業管理理念卻沒有建立起來。這或許不僅僅是噹噹,也是很多中國家族式企業面臨的轉型難題。

我看了看噹噹上的圖書暢銷榜,目前排在首位的是太宰治的《人間失格》。多麼富於隱喻性的書名啊。中國曾經最大的圖書銷售網站的兩位創始人,怎麼著也算是半個文化人吧。我們不要求他們絃歌不輟,但也不能徹底把文化當成生意來做。所謂企業家的社會責任,不僅僅是捐了多少款,修了多少路,更要想到對社會價值取向的示範責任。

他們靠賣書躋身上流社會,但書籍應該教會給我們的誠實、善良、寬容、智慧,似乎卻沒有在他們身上留下雪泥鴻爪。相反的是,我們看到的是兩個利己主義者的本色表演。看到的是出損招、用權謀這些陳腐的東西。如果書籍沒能讓你們有一點點風雅,那你還怎麼讓我下單付款。

擦擦嘴角的口水,如果我們能從中有所反思,這瓜也算沒有白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