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壶中没有酒,却令他二十几年如一日的痴迷沉醉

留着长发和山羊胡的魏宝全曾是一位走南闯北的商人,穿着一身传统风格的服装,说话有些木讷,还略带点害羞。在位于天津河北区三岔口的庆丰恒民俗文化博物馆见到他时,完全感受不到他作为商人的精明。“如今整天寻木、藏木、雕木壶,脑袋也跟着变木了,完全可以叫我木头人。”魏宝全笑言。 

木雕壶中没有酒,却令他二十几年如一日的痴迷沉醉

专注雕刻的魏宝全

藏壶纳趣

庆丰恒民俗文化博物馆是一座外观毫不起眼的中式小院,这里原本是魏宝全的家,因他收藏的传统木雕器物越来越多,于是干脆改建成民俗文化博物馆,对外免费开放。明代的顶箱柜、长椅,清代的百蝠床、红木八仙桌等传统木雕老物件,看得人眼花缭乱。

木雕壶中没有酒,却令他二十几年如一日的痴迷沉醉

魏宝全用家改建的庆丰恒民俗文化博物馆

魏宝全的宝贝远不止这些。跟着他来到厅堂旁边的一间屋里,呈现在眼前的竟然是“一整墙”的木雕壶。“有500多把。”听魏宝全介绍,着实让人吃惊不小。这些木雕壶全是他用紫檀木、黄花梨木等珍贵木材精心雕刻而成,他为每一把壶都起了一个别致的名字。

木雕壶中没有酒,却令他二十几年如一日的痴迷沉醉

墙上盛放着各式各样的木雕壶

“你看,这把壶的壶把、壶身、壶嘴、壶底都是‘心形’,我给它起名叫‘心心相印’。再看这把,它的壶盖提纽像竹子,一节比一节高,它的名字就叫‘步步高’,讨个好寓意。”魏宝全滔滔不绝。如今,木雕壶已成为庆丰恒民俗文化博物馆的“招牌”,魏宝全也被誉于“中国紫檀木雕壶第一人”。

木雕壶中没有酒,却令他二十几年如一日的痴迷沉醉

屋内墙上的木雕壶有500多把

为了收集雕刻木壶的木料,魏宝全真是下了血本。在前后花掉了几十万元的积蓄后,他囤下了1吨多珍贵木料。“为了这些宝贝疙瘩,我没有少被家人骂‘神经病’、‘疯子’,但想到后半辈子可以安心雕刻木壶,心里别提多乐了。”魏宝全笑着说。

木雕壶中没有酒,却令他二十几年如一日的痴迷沉醉

外观毫不起眼的院落,里面却别有洞天

“意外”的创意

魏宝全第一次雕刻木壶是在20年前。“当初就是雕着玩,木料不讲究,样式也比较简单。” 魏宝全回忆,当时木雕壶非常少见,更不要说有资料可以参考。于是,他买了一本紫砂壶图册,以书上的图像为蓝本“依葫芦画瓢”。

木雕壶中没有酒,却令他二十几年如一日的痴迷沉醉

魏宝全正把玩着一把木雕壶

“上手很难,不是壶的重心找得不对,就是壶壁切割不均匀,还有就是倒不出水来。”魏宝全说。尽管经常受挫,但他依然兴趣不减,经常一做就是七八个小时。有时候突然有了新想法,即便已经上床休息,也会立即披上衣服来到工作台前,直到把灵感“挥霍”殆尽。

木雕壶中没有酒,却令他二十几年如一日的痴迷沉醉

后来,他干脆把生意交给妻子打理,自己则完全沉浸在木雕壶的创作中。凭着这股痴劲,魏宝全雕刻的木壶越来越有味道,不仅造型美观,线条流畅,还首次做到壶身与壶嘴相通。他雕刻的最小一把木壶,外形像一枚戒指,不仅可以戴在手上,且壶把、壶盖、壶嘴一应俱全,装水后还能从壶里倒出水来,让看过的人个个竖起大拇指。

木雕壶中没有酒,却令他二十几年如一日的痴迷沉醉

外行人看来,壶的造型再怎么创新无非也就那么几种,可魏宝全雕刻的500多把木壶却没有一把是重样的!他说虽然在雕刻前会在心里把要雕的造型想得八九不离十后才动刀,但是在雕刻时常有各种状况,往往最终的成品与当初的构思完全不同,“有着未知的乐趣。”

木雕壶中没有酒,却令他二十几年如一日的痴迷沉醉

譬如那把高跟鞋造型的木雕壶,魏宝全原本想雕一把烟斗造型的木壶,可过在雕刻过程中,他想到妻子打理生意的艰辛,灵机一动,用她最喜欢的一双高跟鞋为原形,雕刻了这把壶。“甚至有时候下刀前什么也不想,雕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魏宝全说,没有预期设计往往能收获更多的惊喜,不少奇形怪状的木壶就是这样雕刻出来的。

木雕壶中没有酒,却令他二十几年如一日的痴迷沉醉

木雕壶中没有酒,却令他二十几年如一日的痴迷沉醉

对魏宝全收藏的那些珍贵木料,有人曾出主意:时下流行玩手串,如果把那些木料制作成手串出售,大赚一笔肯定没问题。对此,魏宝全笑了笑,说:“以赚钱为目标,那叫缘木求‘鱼’,必然患得患失;而以追求快乐为目的的缘木求‘娱’,才是我的初衷。”

文|言一 
图|吴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