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其不意,平穩過渡--反手吊球技術解析

對於許多羽毛球愛好者來說,後場反手回球一直是令人感到頭疼的技術。在比賽中,反手回球質量不高始終是一塊軟肋,一旦被對手盯上,就難以擺脫被控制的命運。一般情況下,底線反手回球與正手回球一樣,也有高遠球、吊球、殺球等技術。

由於受到人體生理解剖結構的限制,反手回球在力量的大小、落點的選擇、擊球時機的把握等方面都稍遜於正手回球。儘管如此,掌握好後場反手回球,對於廣大業餘愛好者們依然是非常必要的。因為,使用反手擊球可以有效地減少跑動距離,緩解頭頂擊球時軀幹側屈的負擔,減少運動損傷。雖然反手擊球的動作都是建立在反手擊高遠球的基礎之上,但是當你用反手還不能將球回到對方底線時,如果能夠從容運用反手吊球技術,就可以使你從被動過渡到相持甚至轉危為安。

下面就介紹一些反手吊球的相關知識,希望能夠為愛好者的練習提供一些參考。

出其不意,平穩過渡--反手吊球技術解析


一、反手輕吊技術

反手輕吊球可以說是反手吊球的入門技術,在基本掌握反手擊高遠球技術動作後就可以練習它了。由於這一技術是通過控制球拍擊打來球的速度來達到吊球的目的,因此相對於高遠球技術,更有利於練習者體會擊球動作和把握擊球時機。

技術動作與反手擊高遠球一樣,轉身移動追球,到位後“抽刀式”引拍,肘關節上抬。迎球揮拍時,轉肩以大臂帶動前臂,早已抬起的肘關節作為支點。球拍觸球前最後一剎那,控制拍速,正拍面輕擊來球,讓球在較高的擊球點以一定的初速度開始做拋物運動,最終讓球掉落到對方網前。擊球時,揮拍速度的快慢決定了球過網後飛行的距離,而擊球時拍面的朝向決定了回球是直線還是對角線。

反手輕吊的優勢是易於掌握,回球離網近,可以最大限度調動對手,它的弊端是動作隱蔽性差,球飛行速度慢,弧線大,容易被對手提前預判捕捉。

二、反手劈吊技術

反手劈吊技術相對於輕吊技術就有一定難度了。由於是背對來球,還要以切擊的方式回球,因此對於練習者的空間感和拍速的把握都要求較高。當然,一切技術都可以熟能生巧,只要勤加練習,就可以掌握這一技術。

1、劈吊直線

吊直線時,回球線路是直線,球拍的切擊角度要大些,球拍揮動的方向幾乎與底線平行。擊球點在持拍手一側肩部上方,擊球時,前臂急速外旋,以斜拍面快速切擊球託的側面。整個球拍的運動軌跡有些類似汽車雨刷器的感覺,搶高點橫掃來球。雖然拍速很快,但切擊方式傳遞給球的能量卻很少,使球的飛行距離變短。此外,切擊的方式可以加速球自身的旋轉,而這種旋轉在氣流的作用下會使球產生“過網急墜”的效果,非常有殺傷力。

2、劈吊對角線

劈吊對角線球與直線球的不同之處在於,擊球時的位置和切擊球拍面與球的夾角。吊對角時,由於回球線路是斜線,揮拍方向是朝向球網方向,揮拍的軌跡與出球方向的切擊角度要小一些,這樣打出的球線路才會更偏斜。

出其不意,平穩過渡--反手吊球技術解析


三、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法

1、如何提高輕吊球質量

由於輕吊球技術的擊球動作慢、球速低、飛行弧線大,球離開拍面到落地的時間長,這些因素導致其戰術效果較差。尤其在被壓迫防守位置時,更加容易被對手提前判斷,守株待兔。我們可以嘗試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改進。

一是使球的飛行軌跡儘量貼網而過,加強質量。這一點只有通過反覆的練習體會,製造不同弧線的拍面角度和揮拍速度。

二是從擊球動作上改進,擊球前儘量偽裝自己的真實意圖。擊球的前期動作可以儘量模擬反手發力擊高遠球的動作,只是到擊球瞬間才突然減速轉為輕吊球。如果運用得當,將會很好地欺騙對手,延遲對方的判斷。

出其不意,平穩過渡--反手吊球技術解析


2、劈吊球如何球控制過網後的距離

要想打岀像正手劈吊那樣既有速度落點離網又近的球,對於廣大羽毛球愛好者來說是可遇不可求的。後場反手吊球的首要戰術目的是過渡,擺脫對手的壓制,其次才是創造得分的機會。因此,在回球弧線和落點上最好選擇以平快為主,讓回球貼網而過,不給對手高點控球的機會,至於落網較遠的弊端,則可以忽略。只要回球出手隱蔽,直線、斜線變化不定,加上球速快,往往會令對手措手不及、忙中出錯。

3、常用的練習方法

初學者採用多球練習方式效率較高。採用多球訓練的方法,將球發到練習者後場反手區域,練習者反覆強化反手擊球動作,有利於迅速建立空間感和手感。要求練習者結合步法移動完成擊球,指定回球落點。

兩人單球練習時,陪練用正手將球回到練習者的反手底線附近,球的飛行弧線要高,飛行速度較慢,給練習者足夠的時間移動到位,並且有充分時間準備動作。練習者儘量將球回到對方前場,注意擊球點的高度和擊球時拍面的速度和角度,逐步提高控制拍速的能力。原地擊球動作熟練後,可以進行反手吊直線上網組合和吊對角線上網組合練習,這種練習更能夠模擬實戰比賽中的情景。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