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交公糧,你瞭解多少

說起七八十年代,交公糧現在人可能知道的很少。

對於出生那個年代的人,印象很深刻。

田土分包到戶,從那時起就開始交公糧。即然叫公糧,那就是義務。在每年收稻穀之前,由村部下達任務。

每個人交多少,然後下發到每家每戶。在稻穀收割以後,把稻穀曬乾。再拿去交,一家有幾口人。該交多少,交夠就可以了。

糧食分三個等級

一級是最好,價格也是最高。二級一般,價格也一般。三級就比較差,價格也是比較低。越往下走價格越低,如果曬得比較幹。空殼很少,等級相對高一些。

以前交公糧,你瞭解多少

交公糧不是無償,是算了錢的。但是結算是由村部去結,除去農業稅提留款。提留款就是村上開支,村幹部的工資。

村部在下達任務之前,大慨都算了一下。所以剩不了多少,這就是交公糧的過程。

那時候由於國家剛成立,財政緊缺。交公糧也是為了支持國家建設,也是應盡的義務。

現在都過去了,生活也好了。雖然生活好了,但也不能忘記過去。憶苦思甜才能勉勵我們,繼續向前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有多少人還記得交公糧那段時光,有多少人和父母一起交過公糧。都進來聊聊,和仁哥一起緬懷那段時光。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