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出走美國,再歸來祖國,背後的故事,你不知道

國慶的前兩天,郎平帶的中國女排再戰勝阿根廷隊,以11場戰賽全勝的漂亮戰績拿下第13屆女排世界盃冠軍。

現場接受採訪的她笑著幾度落淚,喃喃說道:挺難的,16個隊員,挺難的……

然後轉過身,哽咽到不能自己。

是奪冠難,還是16個隊員走到今天難?

不是,最難的那個人,是她自己,郎平的眼淚背後,是過去幾十年的心酸和不易。

循著她這幾十年人生路上的輾轉浮沉,悲歡離合,這位碧血丹心,頂天立地的巾幗英雄,曾難到不堪回首。

郎平,出走美國,再歸來祖國,背後的故事,你不知道

退役,出國,走一條不尋常的路

郎平,13歲進入排球少年班,18歲進入國家隊,21歲就拿冠軍。

從1981年到1985年,中國女排所向披靡,創下世界“五連冠”奇蹟,而郎平是球隊的主力隊員及最重要的主攻手。

連奪五連冠後,1986年,郎平退役了。

郎平,出走美國,再歸來祖國,背後的故事,你不知道

拿冠軍的郎平

相關部門給她安排北京體委副主任一職,她斷然拒絕,她說她不願意當官。

雖然郎平一直都說著不想躺在榮譽上,想要開闢一條新的屬於自己的路。

但她退役前發生過的一件事,不得不提一下:

在一次湖南郴州的冬季訓練。

訓練基地只搭著竹棚子,大冬天的透著風,很冷很艱難。

有一天,基地領導找到她,說希望她跟他去一趟國家經委,還說是她領隊安排的。

郎平當然同意了,領隊安排的,怎能不同意。

去了國家經委才知道,基地領導是問經委要錢,理由是要建設修繕訓練基地。

既然是修繕訓練基地,為了運動員能更好投入訓練,郎平當然幫著說話。

冠軍郎平親自幫忙說好話申請經費,款項當然很快就下來了。

只是那個款並沒用於修繕訓練基地,紀檢委問責,帶著郎平去要錢的基地領導,卻把責任都推給郎平,說是郎平去要的錢。

被他人處心積慮算計的事情一旦發生了,就真的有理說不清,百口莫辯,郎平無辜陷入誤解中。

體委嚴厲批評郎平,說她拿了世界冠軍,就不知道天高地厚,到處要錢!

而郎平也被迫寫了檢查報告。然後事情也不了了之,沒個了結也沒個交待。

也許這是郎平拒絕從政,選擇其他出路的根本原因。

她無比清楚心軟又清高的自己走不了從政的路,而她的夢也從不在此。

在歲月的長河裡,有些事,在旁人眼裡也許只是個小插曲,但對當事人來講,烙印傷害一直都在,並影響人生路上很多選擇。

郎平,出走美國,再歸來祖國,背後的故事,你不知道

年輕時的郎平(中)

郎平退役後,先去了北師大學英語,然後自費去了美國留學。

郎平到了美國,日子並不好過,世界冠軍的光環並不能帶給她什麼便利或運氣。

公派自費簽證的郎平不能工作,沒有經濟來源,處處碰壁,歷盡磨難。

為了可以減輕學費負擔,她一世界冠軍在大學排球隊做助教抵扣學費,帶著一群排球小白滿操場跑;

為了省幾塊錢的餐費,她自己買點火腿,蔬菜,學洋人拿兩片面包一夾,就算是午餐了,以致後來,她看到三文治都只想吐;

為了錢,做十個夏令營的教練,陪著那些調皮又難哄的外國小孩,從早到晚,筋疲力盡;

為了錢,做排球俱樂部的小球員,為拼業績,軟骨碎了卡在關節裡,也瘸著腳堅持打球……

那是郎平第一個至難歲月:從國內滿載榮光的冠軍英雄到異國他鄉籍籍無名,貧困潦倒的窮學生。

好在,所有的咬牙堅持,努力拼搏有了回報,她拿到了“工作簽證”和美國綠卡(綠卡不是國籍),並從新墨西哥大學體育管理專業研究生畢業。

她終於可以在美國拿著高薪,教著她喜歡的排球,過著她想要的日子。

而她的女兒也於1992年降臨到她生命裡,一切都看似苦盡甘來,日子就這樣安安樂樂,現世安穩,然後一輩子,多好。

郎平,出走美國,再歸來祖國,背後的故事,你不知道

郎平在美國時的一家三口

郎平,回來吧,祖國真的需要你

然而,代表祖國尊嚴和榮譽的中國女排始終是郎平生命中最難捨的牽絆。

中國女排在郎平退役後,再也沒能站在三大國際賽的世界之巔,王者風範蕩然無存。

從1986年到1994年,中國女排陷入低谷近十年,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曾是傳奇的中國女排竟只排名第七。

1994年年底,郎平的恩師袁偉民(前國家女排主教練)找到郎平和她鄭重談了中國女排的情況。

因為袁偉民相信只有郎平可以為中國女排力挽狂瀾。

那個時候的中國,經濟落後,科技落後,發展落後,在體育國際賽事中升起國旗,奏起國歌,這是我們當時站立在世界上的唯一尊嚴和底氣。

只是,曾經驕傲的中國女排已有近十年沒為祖國升起國旗,奏起國歌,這是多嚴峻的事情。

但事情越是嚴峻就越是說明這是個爛攤子,郎平如果回來,其實是淌渾水,她回來就意味著她只能贏。

要是沒把女排帶起來,責任誰背?罵聲誰扛?

遠在美國的郎平,再回國該是多艱難的選擇?

好不容易在美國站穩腳跟,有了綠卡,有了工作,有了房子,有了孩子,而她的孩子才3歲,正是最需要媽媽的時候。

且她那時還有與別的球隊合同未到期,離開意味著她要賠款,而國內在那個時候,工資水平如此低微,能給她多少錢?

更關鍵的是,她和她老公那時感情有摩擦,需要修復,那個時候回國,意味著她與老公的婚姻再無修復可言,只有離婚一條路可走。

回國意味著什麼?傻子都會衡量這中間的得失利弊。

郎平,出走美國,再歸來祖國,背後的故事,你不知道

郎平與年幼的女兒

1995年初,中國球類司司長親自給郎平發了一個電傳,他說:“離亞特蘭大奧運會只有一年半的時間了,郎平,祖國真的需要你。”

這個電傳瓦解了她所有的猶豫不決和瞻前顧後,她決定義無反顧。

郎平回國後,面對當時的媒體採訪,她說:“在女排最困難的時候,要把這副擔子交給我,這是一種信任和託付,我必須回來。”

樸實簡單的一句話,背後有多少心酸和犧牲,誰知道?

郎平第二個至難歲月:婚姻失敗,拋家棄女,前途未卜,誰知道?

郎平,出走美國,再歸來祖國,背後的故事,你不知道

傷病纏身,再次出走異國

回來執教後的日子艱辛無比,過度操勞的郎平常常體力不支而暈厥,在1996年的亞特蘭大奧運會,她甚至暈倒在奧運村的食堂裡。

好在,隊員們沒辜負她的付出和犧牲。

1995年11月,郎平回來不到一年,她就帶著中國女排拿到在日本舉辦的世界懷季軍。

1995年7月,亞特蘭大奧運會,中國女排拿到亞軍。

1998年世錦賽的亞軍及她在任每一年的女排亞錦賽冠軍。

昔日輝煌驕傲的女排又回來了,終於又站上了世界女排的強者位置。

只是,為了拿到這些戰績,郎平的付出是超負荷的,不到四十歲的她身體已幾近崩潰,特別是腿和腰,膝傷和腰傷日積月累,傷情非常嚴重,走路都困難。

郎平,出走美國,再歸來祖國,背後的故事,你不知道

從1998年開始,她終於明白自己身體不能跨,於是到處求醫,只是療效微乎其微 。

於是,回美國看女兒的時候,她順便在美國的先進醫院治療,後又轉至加拿大一家醫院,花了很多時間,也花了很多錢。

在中國做教練,收入低微,這些不菲的治療費用,她承擔不了,於是她回國後找到相關協會希望能夠報銷一部分醫療費用,畢竟她算是工傷。

只是協會給出的結果是:沒有經過有關部門的批准,沒有走相關流程就私自出國治療,因此沒法報銷!

她第一次覺得,錢還是重要的,從1995年到如今,幾年過去了,拼盡全力,但囊中羞澀,連去美國看女兒的機票都不捨得。

也因此,女兒這麼些年,嚴重缺母愛。

日子要繼續,身體的傷也未痊癒,孩子要撫養和陪伴。

最重要的亞特蘭大奧運會也過去了,而中國女排也拿了銀牌,現在出賽成績也穩定。

1998年底,郎平再次為自己的人生作了選擇:辭去中國女排主教練職務,重新做回職業教練,賺錢治療自己的腿傷腰傷,以及陪伴女兒,彌補錯過她的那些時光。

這是郎平的第三個至難歲月:傾盡全力,傷疤累累,最終一無所有再次黯然離開中國女排。

郎平,出走美國,再歸來祖國,背後的故事,你不知道

郎平

那些不被理解只被辱罵的歲月

離開中國女排的郎平,為了中國女排,她仍對自己諸多約束,在職業教練的路上走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她不斷拒絕各個國家隊的邀請,包括女兒所在的美國。

2000年時,看郎平已辭去中國女排教練一職,美國女排把合同都擬好了,盛情邀請她當美國女排主教練,美國女排開出的豐厚條件,不用想,定是世界最好的,只是郎平毫不猶豫就拒絕了。

她在堅守著自己的原則,在中國女排未達到最好的狀況前,她郎平不做任何國家隊的教練。

她只做排球職業聯賽的教練,只是美國沒有排球職業聯賽,郎平只能長期在歐洲意大利之類的國家執教,只能與深愛的女兒天各一方,多年輾轉於意大利、美國之間。

雖然離開了中國女排,卻依然默默地為中國女排做著犧牲,這就好像是她與生俱來的宿命。

不知道郎平有否在異國他鄉的午夜思念女兒時,後悔自己的選擇?作為母親的她該是多苦澀無奈?

郎平,出走美國,再歸來祖國,背後的故事,你不知道

郎平與國外隊員

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在陳忠和的指導下,中國女排終於奪得冠軍。

這就是最好的狀態了。

2005年,美國女排再次向郎平拋出欖橄枝,這一次郎平猶豫了,在美國讀書的女兒13歲了,正是青春叛逆期,郎平無比渴望回到女兒身邊,陪她度過人生中最特殊的青春期。

青春期的孩子是什麼樣的,相信很多陪著孩子經歷過青春期的父母都依然驚魂未定,這個時期錯過了,也許這一輩子都很難建立親子關係。

對郎平而言,可以輕易拿下一個又一個的冠軍,也可以帶著團隊拿下獎項無數,

但郎平只有一個女兒,女兒成長時光也只有一次。

只是還是遲遲做不了決定,好在那個時候,當時任中國女排的主教練陳忠和極力支持郎平接受美國女排的邀請。

網上也開設了一次“郎平可能執教美國”的民意投票,投票中很多人表示:珍視自己的英雄,但更理解一個母親的愛!

郎平決定接受美國女排的邀請,那個時候還有個小插曲,就是美國提出讓她直接入籍美國,說美國沒有外國人做國家隊主教練的先例,郎平堅決拒絕,後來美國妥協。

郎平,出走美國,再歸來祖國,背後的故事,你不知道

郎平與美國女排隊員

只是命運總是愛捉弄人。

2008年北京奧運會,朗平帶的美國女排與中國女排狹路相逢,爭奪亞軍。

對郎平而言,手掌手心都是肉,這是多殘酷的一場對戰。

對國人而言,那個曾受國人敬仰的“女排英雄”郎平竟然在家門口領著美國女排打我們自己人。

而戲劇的是,美國女排以3:0的戰績淘汰了中國女排。

為美國女排獲得了奧運會銀牌的歷史最佳成績。

一時間,網絡上對郎平的謾罵汙辱鋪天蓋地。

他們說郎平“賣國!漢奸!”

更有人說她早不是中國國籍的人。

朗平無力地解釋:

“我僅是職業教練,在做教練應做的事,在中國,也有很多外教,那麼中國教練執教外國球隊,又有什麼奇怪?郎平是屬於中國的,我時時刻刻記得,我是中國人。”

只是所有的解釋都徒然。

這是郎平的第四個至暗歲月:作為職業教練的她,僅是想用自己的雙手賺點錢養家活口,作為母親的她僅是想要在孩子最關鍵的時間裡陪伴,只是不被理解,只被辱罵。

雖然為美國女排拿下史上最好成績,但郎平深深受傷,她沒有再與美國續簽合同,她卸任了美國女排主教練,並宣佈退休。

以後就陪著女兒平靜生活,不問世事,也好。

郎平,出走美國,再歸來祖國,背後的故事,你不知道

郎平

再度歸來,領中國女排走向世界之巔

只是,郎平真的割捨得下中國女排?

中國女排在2008的北京奧運後,一厥不振,2009年連亞錦賽都只能拿個亞軍。

而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與日本的1/4決賽中,以3:2的戰績破天荒的輸給日本,連四強都進不去。

那場比賽的解說嘉賓正巧是郎平,看到中國女排與日本對戰的結果,郎平在後臺掩面而泣,喃喃自語:“不能輸給日本啊。“

郎平,出走美國,再歸來祖國,背後的故事,你不知道

2012年倫敦奧運會,郎平哭了

郎平曾在中國女排有句訓練口號:輸誰都不能輸日本隊。

而如今,中國女排突破郎平的底限,輸給了日本。

我想,定是這一件事,讓郎平深刻明白,這一世是不可能割捨得了中國女排,中國女排就像她另一個孩子,只有中國女排安好,她才能安好。

於是,2013年,朗平再次為了中國女排挺身而出,再次接任中國女排主教練。

時隔15年,歷過流言蜚語,看盡塵事浮沉,迂迴又輾轉,郎平終於又回來了。

略過那些艱辛,略過那些付出,略過那些犧牲,反正中國女排在郎平回來後終於又重新走上世界之巔:

2014年女排世錦賽,奪得自1998年以來在世錦賽上取得的最佳戰績,雖然只是亞軍。

2015年女排世界盃,奪得冠軍,重回世界冠軍位置,2012年倫敦奧運會敗給日本丟下的尊嚴和不甘,三年後掙回來了。

2016年裡約奧運會,重獲金牌,時隔12年,終向世界宣告:中國女排始終是老大。

2019年女排世界盃,也就是上個月結束的賽事,郎平帶領中國女排再一次獲得世界盃冠軍,且是11場連勝,簡直是所向無敵。

郎平,出走美國,再歸來祖國,背後的故事,你不知道

郎平

在上個月中旬,中國女排拿下本屆世界盃首勝時,媒體問及“中國女排”的長遠目標,郎平說:“升國旗,奏國歌!”

為了“升國旗,奏國歌”,郎平幾乎付出了一生,幾乎犧牲了所有女人珍視的:愛情,家庭,孩子……

換了你,你能做到嗎?

而我寫到此處,才發現自己早已淚流滿面。

郎平,出走美國,再歸來祖國,背後的故事,你不知道

本文為“藏花度”原創,抄襲盜用必究。

如果您認為我的文章還可以,不妨點個贊,轉發一下,感謝!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