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泉州老照片,你应该没见过


这些泉州老照片,你应该没见过

很多人拍过东西塔,拍它们站在古城万厝间的样子,拍它们在各路光线里的剪影,拍它们落在某个浮雕上的笑容,但很少有人曾像杨湘贤那样去拍这两座塔。

杨湘贤今年84岁,他开始拍东西塔的那年是54岁,1989年秋。两座塔160尊人物浮雕,塔基四周80幅须弥座雕,塔阶两侧14面花绘图雕,塔角16尊侏儒,他拍一帧挪一次架子换一个角度。那时候用的是胶片相机,拍完的当下看不到成片效果,他得计算着天气、光照条件去拍。270张照片,他拍了整整一年。


这些泉州老照片,你应该没见过


有一张照片是东西塔沐浴在火烧云中,几只鸟儿从塔尖掠过。为了捕捉这个瞬间,杨湘贤在西街人家的屋顶上守候了好几个傍晚。这张彩照,后来作为泉州学者王寒枫1992年出版的《泉州东西塔》的扉页,横跨了两页书。

他并不是过过拍瘾拍完就算了。2007年,杨湘贤第一次自费出版《泉州东西塔雕刻》画册,这也是泉州人第一次以画册的形式,展现东西塔的艺术成就。因为印数不多,曾一书难求。2015年,泉州市佛教协会原副会长传敏法师绘制的《泉州东西塔浮雕人物线描》刊印,也是对照着杨湘贤的《泉州东西塔雕刻》画册手绘而成的。

杨湘贤对泉州这座城的影像记录,并不仅限于东西塔,开始得也比1989年更早。


这些泉州老照片,你应该没见过

1975年,泉州双塔远眺

他是自学考上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的,毕业后分配到厦门市文化局,单位里恰好有一台没什么人会用的相机。一阵自学,他很快掌握了摄影技巧。凭着这份技能,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杨湘贤在福建电影制片厂当过新闻电影摄影,又在新华社福建分社任摄影记者。


这些泉州老照片,你应该没见过

1986年,泉秀街圆盘城雕路口


这些泉州老照片,你应该没见过

1984年,重建承天寺的迎梁队伍行进中

1961年他被派往家乡泉州,拍摄当年元宵灯会的热闹场景,计划录成十分钟的片头插播到一部电影里。作为两位摄像之一,他记录了踩街队伍从未拆毁前的威远楼出发的场景。“队伍里有火鼎公婆、踢球舞、戏曲人物、妆阁……”人们边走边跳,那场景现在已经难以寻觅。他甚至还记得踩街队伍从旧威远楼边出来时经过一条“不成样的路”,或许就是如今已不存在的“连理巷”吧。现在这些电影胶片可能还保存在省电影制片厂的库房里。


这些泉州老照片,你应该没见过

60年代的百货公司


1973年,杨湘贤调回泉州,在政府从事新闻报道工作,1984年成为泉州市第一届摄影家协会主席。回到家乡后,他用镜头记录下泉州许多的重大时政新闻场景,保留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泉州城乡的真实面貌。譬如上世纪60年代的百货公司里,人们采买生活用品的场景;1976年著名画家李硕卿正在创作巨幅国画《涨海声中万国商》的场面;1978年艺术家郭兰英带队,中国歌剧舞剧院的演员访问泉州,在体育场人山人海看节目的场景。


这些泉州老照片,你应该没见过

1976年著名画家李硕卿正在创作巨幅国画《涨海声中万国商》


这些泉州老照片,你应该没见过

1986年,法国木偶剧团参观泉州木偶表演

杨湘贤还现场拍摄了一些重要的外宾访问:1983年11月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和夫人访问泉州,留下一段寻找泉州百柱殿的佳话;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乘船考察泉州,轮船抵达后渚港前,在港口高处守候了两个多小时的杨湘贤拍下了泉州人热闹的欢迎队伍。

这些泉州老照片,你应该没见过

1991年,联合国海上丝绸考察团在天后宫举行祭海仪式

这些泉州老照片,你应该没见过

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调员参观天后宫

杨湘贤现在很少再拿起相机,闲时他更多地翻阅和整理老照片。在他位于泉州马坂巷的家中,十来个玻璃罐子密封存放着他珍藏的老胶片。他收集整理了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近四百张泉州老照片,暂命名为《古城印记》。

这些泉州老照片,你应该没见过

1986年,泉州大桥建成通车

这些泉州老照片,你应该没见过

1978年,清真寺俯瞰涂门街


关于这些老照片的最新消息是,杨湘贤再一次自费刊印了《泉州东西塔雕刻》画册,再版已经问世。精美的宗教石雕,神秘的造塔技艺,东西两座古塔迷人的魅力,都在纸页翻飞里摩挲着古城的温暖。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