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後再看《哈爾的移動城堡》,才知道這是一部寫給成年人的動畫

記得第一次看《哈爾的移動城堡》是10年前,那時剛剛迷上宮崎駿,於是把這部很經典的作品翻出來看。初次觀看,被城堡裡新奇的腦洞和那首經典的背景音樂吸引,至於情節,以為就是被女巫施了魔法,變老的蘇菲遇到真愛的故事,外加一些反戰情節,再簡單不過。一些劇情也顯得莫名其妙,比如蘇菲為什麼一會兒年輕,一會兒變老,哈爾對蘇菲的到來為什麼絲毫不奇怪等等。

直到最近重溫這部電影,再結合原著小說,才明白你沒辦法在年齡很小的時候,或者只看一次就能參透它的真諦,這部動畫其實是為成年人創作的。

長大後再看《哈爾的移動城堡》,才知道這是一部寫給成年人的動畫

01 哈爾:一個重感情的理想主義者

哈爾這個名字第一次出現,就伴隨著可怕的謠言:"哈爾會吃掉年輕女孩兒的心臟!"所以鎮上的人都害怕他,其實這是哈爾自己散步的謠言。

根據原著描述,哈爾把心臟交給火魔卡西法後,就無法真心愛上別人,但英俊瀟灑的他總是沾花惹草,為避免節外生枝,他只能散步"誅心"言論,讓女孩子們遠離他,也算善良之舉了。

一向來無影去無蹤的哈爾,在遇到蘇菲這個不速之客後並未感到吃驚,而是默許蘇菲留下來做城堡的清潔婦。後來蘇菲進入時光隧道,回到哈爾的童年,看到哈爾與卡西法立下契約。臨走時,她告訴哈爾,一定要等她。說出這句話時,她也立刻明白,哈爾對她的出現一點也不驚訝,並且心安理得的接受,還理所應當地為她做早餐,原來就是在等待她的到來。

長大後再看《哈爾的移動城堡》,才知道這是一部寫給成年人的動畫

初看《哈爾的移動城堡》,以為哈爾只是個光鮮亮麗的白馬王子人設,卻沒意識到他的內心如此細膩、敏感。 在西方諸多文藝作品中,城堡都指向封閉的心靈。比如剪刀手愛德華和吸血鬼德古拉公爵,都是終日待在暗無天日的古堡中等待救贖。哈爾也如此,蘇菲來之前,城堡裡髒亂無比,他過著漫無目的生活。隨著蘇菲的到來,哈爾也有了想保護的對象,終於迎來了自我救贖。

面對戰爭,哈爾總是消極應戰,拒絕加入魔法師莎莉曼的隊伍,還為此東躲西藏。但每每夜晚降臨時,他卻默默戰鬥保護小鎮居民免收戰爭的傷害。

不知宮崎駿對哈爾這一形象的塑造,是否在映射著某一類人,他們不擅表達,卻小心翼翼地守護著愛人;內心善良,默默堅持理想和正義。他們甚至從不宣揚自己,也不需要被人理解,躲在內心的城堡裡,只等待愛人光顧。

也許他們內向而悲觀,但他們卻非常可愛。

02 蘇菲:心若不老,人就不會老

蘇菲被荒野女巫施了魔法,從一個年輕的小姑娘變成蒼老的婦人。但遇到哈爾後,蘇菲時而變得年輕,時而又恢復衰老。

長大後再看《哈爾的移動城堡》,才知道這是一部寫給成年人的動畫

原來蘇菲被下的詛咒不是簡單的變老,而是外表隨心理變化的咒語。一開始,蘇菲守著父親留下的帽子工作室,每天為婦人們製作千篇一律的帽子,她習以為常,不想掙扎,整天穿著陳舊老氣的衣服過日復一日的生活。

有個細節,蘇菲被施魔法後,僅用一個晚上便調整好了心情,對著鏡子自言自語道:"這件衣服倒是和現在的年齡很配。"蘇菲的坦然接受,暗示著內心早已變老。

在遇到哈爾後,蘇菲開始追求自我,變得積極樂觀,樣貌也隨心態發生了變化。在去往皇宮的臺階上,蘇菲"不服老",卻越加健步如飛;去參觀哈爾的秘密花園時,聽著哈爾的讚美,蘇菲的皺紋也慢慢消失。可馬上她就自卑地意識到,自己是個老太婆並不漂亮,於是瞬間回到了老態。

這個細節就在告訴我們,心若不老,人就不會老。很多人年紀輕輕卻一副老態龍鍾相,彷彿參透生命的真諦,殊不知生命的寬度之廣是任何人都無法領略的,它只是在和你開玩笑,但永遠會把人生的意義留給哪些積極面對生活的人。

長大後再看《哈爾的移動城堡》,才知道這是一部寫給成年人的動畫

其實心態變老,也是有跡可循的,一般有這些特徵:

1. 對新鮮事物提不起興趣

2. 壓抑情緒不敢大悲或大笑

3. 心態悲觀,過於宿命論

4. 對很多事物持有保守閉塞的想法

5. 內心孤獨,拒絕與外界交往

蘇菲在沒遇到哈爾前,就比較符合這些特徵,直到真正變老,才開始無所畏懼追求人生。

人也可以用"新鮮度"來判斷,外表的"新鮮度"是暫時的,誰都沒法青春永駐,最後活得逍遙自在就靠內心的"新鮮度"。

齊白石90歲的時候,指著自己70歲的畫像對身邊的人說;"看,我年輕時畫的多好!"在他看來,70 歲都算年輕,這是智者的人生藝術,更是一種生活能力。心若年輕,天地不老;心若老去,人生荒年。

03 魔法=愛+純真

宮崎駿的作品中,無論揭示多麼嚴肅的主題,都繞不過溫暖的氛圍與和諧的基調。《哈爾的移動城堡》也是這樣,沒有十惡不赦壞到臉譜化的反派,大家最終都把矛盾消解在"魔法"裡。

有個情節讓我印象深刻,荒野女巫把蘇菲變成了老太婆,並且還沒有解除魔咒的辦法,但在目睹莎莉曼廢掉女巫的法術,女巫變得又老又胖後,蘇菲卻生了惻隱之心,把荒野女巫也帶回了移動城堡。

莎莉曼養了一條小狗,蘇菲不知情,抱著它上了一層又一層臺階。最後他們離開,狗狗卻放棄莎莉曼,跟隨蘇菲來到城堡,這個細節暗示著,連忠誠的狗狗都為自己選擇了溫暖的歸宿。

長大後再看《哈爾的移動城堡》,才知道這是一部寫給成年人的動畫

移動城堡從外面看著破舊不堪,甚至有點猙獰恐怖,但在蘇菲的打理下,裡面卻異常溫馨,這種溫暖的氣氛也聚集了越來越多的人,稻草人、荒野女巫、狗狗,還有原住民馬魯克、卡西法和哈爾,蘇菲用善良把敵人變成朋友,用愛把大家融成一個集體。

長大後再看《哈爾的移動城堡》,才知道這是一部寫給成年人的動畫

回到現實中,我們的世界也有魔法,這魔法就是愛與純真,看似柔軟,卻無堅不摧,人總要有信仰,相信愛情、親情和友情。《哈爾的移動城堡》是宮崎駿塑造的心靈篇章,其中人情的珍貴正是成年社會所遺失的美好。

也許我們人人都是霍爾,生來一片赤誠,卻為了生存交付真心,以換取強大的能力,壘起閉塞的城堡。卻在心門被打開的瞬間,發現少年依舊在,純真如昨天。我們也都希望像電影中那樣,在愛人的幫助下,重新換回真心,依舊感受美好。

我們在現實的磋磨中也成為過蘇菲,放棄對生活的掙扎,人未老,心卻老。但宮崎駿讓我們看到,人總要保留一些純真,至少還要有愛的能力,讓你既有面包,又能擁抱太陽。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