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平價糖水老字號,兄妹扶持40年:虧本也要繼續做

米其林平價糖水老字號,兄妹扶持40年:虧本也要繼續做

皚白的磚牆不如表面般冷僻,滾燙滾燙的,仔細一看,竟是滑下了幾行溫熱的汗水。“咿……”鐵門被推動的聲音刺耳得很,日光肆意地闖進,衝撞到磚牆之上,反光令人眩目,為門前人之臉面作了遮掩。

米其林平價糖水老字號,兄妹扶持40年:虧本也要繼續做

來不及看清眼前人面目,後方又傳來腳步聲,轉身察看,是一名黑髮及肩的婦人,正捧著一盤生雞蛋從正門步入廚房。“撻”的一聲,藍焰冒起,又為廚房添了幾分熱燙。婦人將雞蛋放到沸騰中的熱鍋後,就匆匆步離溫熱之地。

米其林平價糖水老字號,兄妹扶持40年:虧本也要繼續做

穿過了廚房的正門,便來到了店中間的明檔,她於檔前洗洗抹抹時,背後站了一個身影,是剛才矇矓的人,原來是一個大男生,架著眼鏡,喚女人作母親,神情卻比長輩肅穆得多。也是,他是這家小店的大廚,不是執鏟炒鍋,而是作湯弄糖,熬出舊日的香甜。

米其林平價糖水老字號,兄妹扶持40年:虧本也要繼續做

舊時的香

沒錯,這是一家糖水店。門外掛著“佳佳甜品”四個大字的招牌,是個歷練四十年的老字號。晨早的小燈還未開,摸黑可得見小店新簇簇的,甫踏進店內,映入眼眶的是整齊並列的圓枱圓凳,左右兩邊牆都貼上了各式糖水的字樣,芝麻糊﹑合桃糊﹑杏仁糊﹑白果腐竹糖水﹑濃姜番薯糖水﹑紅、綠豆沙,都是十分傳統的中式糖水。

米其林平價糖水老字號,兄妹扶持40年:虧本也要繼續做

雖說是煮糖水的廚子,但功夫一點都不少。婦人名為“二姐”,無需掌爐控火,在店裡做著前前後後的準備工作,別小覷雜務,洗豆子﹑擦姜削皮﹑清潔爐灶,此刻,她正在為熟透的雞蛋剝殼,忙得不可開交。身後的男生是二姐的兒子,名叫“阿杰”,既為掌廚人,自然是不得閒。他從二姐身旁拿了一大盤紅豆後,就急步到廚房,打開冒煙的大鍋倒進紅豆。

米其林平價糖水老字號,兄妹扶持40年:虧本也要繼續做

做糖水嘛,看似是簡單煲煮之作,但技巧可多了。阿杰正做著每個早上第一件開門之事,就是煲紅豆沙及綠豆沙。紅綠豆沙起碼要煲三至四個小時,最花時間,如果煲的時間不足,它就不香,起不了沙。在它煲煮期間,雙手也不能停下來。接下來就要做最麻煩的糊類,又稱“佳佳三寶”。阿杰邊燒紅生鐵鑊,邊訴說煮糊很難,煮得好吃更難。芝麻糊要先炒芝麻,小店堅持以人手炒制,其實機器炒不是不行,但沒有人手炒如此傳神,因為芝麻糊的香味全靠炒的功力。

米其林平價糖水老字號,兄妹扶持40年:虧本也要繼續做

他把一大碗芝麻落鍋,炒芝麻最重要是火候,要少量地分幾次炒香,炒太久會焦掉;炒不夠就不香,炒至香味四溢,略見油光就最好。接著,把炒好的芝麻攤凍,再洗淨,就可放到石磨中磨漿,石磨不能幹磨,一定要慢慢地加水。

米其林平價糖水老字號,兄妹扶持40年:虧本也要繼續做

芝麻糊是否香滑,就得看這個步驟,磨刀調得疏便磨得快,卻會令糊漿粗糙;磨刀調得密磨得慢,但出來的糊漿更滑溜,他們用的,當然是後者。漿磨好了要煮,煮的期間加入自家磨的米漿,分量要拿揑得宜,落太多過稠;落太少過稀,稀一點才對,因為煮好的糊漿要坐水放涼,放涼後一整鍋的芝麻糊就會變濃稠,這時吃下去剛剛好。糊類不能煮太多,不然會變得粗糙,滾起來就關火,隔一隔渣就穩妥。

米其林平價糖水老字號,兄妹扶持40年:虧本也要繼續做

石磨有二,芝麻糊在做時,核桃露也一併同工,做法一樣,只是核桃不需炒,而是靠焗而香,用焗爐焗出少許顏色就好了,過焦會苦。磨合核之時,又見阿杰加了點白芝麻到石磨內,他指這樣更能提出合核的香味。把兩大鍋的芝麻糊及合桃糊搬到明檔,此時,又有一名溫文的中年男人站於檔前,原來是二姐的老公,阿杰當然喚其作父親。他將大鍋交予父親後,便又跑回廚房去。

米其林平價糖水老字號,兄妹扶持40年:虧本也要繼續做

接下來,又開始煮腐竹糖水。先把白果剝去外衣,再放入已煮得見奶白色的腐竹水內,因為白果本身有輕微的毒素,不能放太多,然後加入薏米,除了有去水腫功效外,更令糖水更香滑。煲煮期間,他又切著巨大的番薯,準備做濃姜番薯糖水。

米其林平價糖水老字號,兄妹扶持40年:虧本也要繼續做

他說,番薯是東莞出產,十分大隻,一隻有一至兩斤重,較有番薯味,基本上街市也買不到。然而,做番薯糖水最重要用好姜,他道:“全世界都說自己用老薑,為什麼我用的姜又好又香?這個是一個特別品種,成本貴三分一呢。”好的食材一直沿用至今,以舊的手法熬製,一切不變。炊煙冒得更盛,馥郁飄繞。

米其林平價糖水老字號,兄妹扶持40年:虧本也要繼續做

昔日的手

糖水幾近煮好,又一個陌生的臉口出現,是一名光頭的老人。啊,他是小店的創辦人;二姐的大哥;阿杰的舅父,人稱“光頭佬”。只見光頭佬走到爐火前,逐一觀看他外甥的出品。看他神情,似乎頗滿意,他笑言:“再好的師傅也要用靚食材;再好的食材都需要好師傅,相輔相成的。”他指做糖水看上去簡單,但新入行其實十分困難,難於掌握糖水的稀稠及火候,如炒一碟青菜都講究是否夠味﹑夠香,這就是經驗,沒有捷徑。

米其林平價糖水老字號,兄妹扶持40年:虧本也要繼續做

為了傳統功力予外甥,他要求阿杰親力親為,每朝都要早起包辦店裡的所有糖水,未學成時,更要指著他來做,學了很久才有今日的成績。他喜歡阿杰對食物也好,學習也好,都有一種執著。他亦將自己所有技術,毫不保留地教予他。

米其林平價糖水老字號,兄妹扶持40年:虧本也要繼續做

如此沒有私心,當中又關係著一個生生不息的傳承故事。一九七九年小店創立,他謙虛,說是由自己阿叔創立,但其實是二人一起拍檔做起。如此居功於長輩,正因為自己的技術,來自阿叔。光頭佬當年從佛山來港,跟隨阿叔於茶餐廳做學徒,一年後茶餐廳倒閉,阿叔本身於廣州做糖水,對於糖水有一份情懷,於是開立了小店,又教他做糖水,阿叔十分嚴格,要求高,在其瘋狂鞭策下,他才學成。

米其林平價糖水老字號,兄妹扶持40年:虧本也要繼續做

當年在佐敦冷巷開店,彈丸之地只能於門外設枱凳,整個油麻地及佐敦,就只此一家,客人不絕。逢時不順,其父雙目失明,身為大哥的他要擔起一頭家,養活弟妹,故此未有多餘錢聘請員工。

米其林平價糖水老字號,兄妹扶持40年:虧本也要繼續做

面對忙亂的檔口,他只好拜託二姐到店裡幫忙。幸好,兄妹二人感情一向親密,二姐二話不說就答應了,畢竟她排行第二,不幫忙的話,大哥怎麼辦?一旁的二姐忍不住搭訕:“大哥叫我來幫手,他人手不夠,又洗又賣又清潔,都一個人做完,責任感好大,剛開始人工都沒有。”起初只是做樓面,清潔收銀,後來接觸得多,就開始到廚房幫忙,但主力仍然是舀糖水﹑賣糖水。舀糖水並不容易,過稀或過稠要清楚知道,舀到湯料之餘,又要有足夠糖水才算得上均勻,二姐便是舀糖水的高手。

米其林平價糖水老字號,兄妹扶持40年:虧本也要繼續做

二人亦一同見證了小店的興衰,一同捱過了最艱辛的日子。小店初開時是獨市,門庭若市,但後來又變得沒有人吃,因為興起了西式糖水,光頭佬形容它們左撈右撈﹑左混右混,他雖然不欣賞,花巧之物卻掀起了熱潮。新式甜品店如雨後春筍般冒起,對他們的打擊也頗大。

米其林平價糖水老字號,兄妹扶持40年:虧本也要繼續做

然而,傳統便是傳統,總有人惦記,新式甜品店有見及此,又兼做起中式糖水來,他調侃:“新式又有;中式又有;東又想做;西又想做,但其實顧不到那麼多,所以我有股執著,怎麼都好,執笠都好,都要做落去。”為食者,都有一份執著,正因為他老實﹑不花巧﹑堅持用真材實料,客人吃過都會回頭。後來,附近的糖水鋪很多都倒閉了,沒有十間也有六間。二姐都與他終於渡過難關,更獲得了後來“米芝蓮”的殊榮。

米其林平價糖水老字號,兄妹扶持40年:虧本也要繼續做

光頭佬對二姐盡是感激:“無條件啊,她無條件幫我,我個妹對我幾好,唔系,繫好好!同我一齊捱苦。”也許因為一同賺錢養家,為頭家付出了,一起捱過苦,感情自然不一樣。當初二十出頭的少艾,在老店工作了二十多年,如今已是半百婦人,一雙起皺的手,見證著青春的流逝。

米其林平價糖水老字號,兄妹扶持40年:虧本也要繼續做

彼此的恩

小店生意日益見好,現時已每日見長龍。二姐老公後期也到店裡幫忙,兒子阿杰則數年前才正式於店裡工作學藝。早於一年前,二姐覺得是時候背起家族生意,不要讓這些糖水失傳,於是,決定嘗試與老公及兒子到土瓜灣開店。光頭佬於是盡力協助,更嚴厲地訓練阿杰。終於,小店舊年開張,畢竟離開了旺區,生意當然不及老店,這令二姐擔憂不已,夜夜失眠。

米其林平價糖水老字號,兄妹扶持40年:虧本也要繼續做

身為大哥,光頭佬百忙中都來新店幫忙,看看外甥的糖水煲得怎樣,多贈意見,精神支持當是一種鼓勵。最令二姐感動的,是大哥的一席話:“他叫我慢慢來,花多點心機去做啊妹妹,我做了幾十年才有這麼多客人,你肯定也沒問題!這句說話當時還在店鋪的我眼睛都紅了,覺得好溫暖。”畢竟二人朝夕相見,見了數十年,當然會不習慣,但光頭佬對於糖水十分鐘情,他有一個心願,希望自己的糖水發揚光大,總之糖水的味道要圍繞老鋪的水準,好讓這些口味不會失傳。

米其林平價糖水老字號,兄妹扶持40年:虧本也要繼續做

他經常說一句,自己有碗飯吃,也希望弟妹有口飯吃。同之,自己吃過舊陣時的甜蜜,也望大眾嘗之。

米其林平價糖水老字號,兄妹扶持40年:虧本也要繼續做

店名:佳佳甜品

佐敦店:佐敦寧波街29號地鋪

地鐵:港鐵佐敦站 B1 出口, 步行約3分鐘

土瓜灣店:佳佳(二姐)甜品

地址:土瓜灣北帝街57號地鋪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