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癌中之王”胰腺癌 中醫藥作用不可小覷

認識“癌中之王”胰腺癌 中醫藥作用不可小覷

人們說起胰腺癌也是近幾年的事,大家之所以比較關注它,與世界三大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之一的帕瓦羅蒂、蘋果創始人喬布斯因胰腺癌去世有很大的關係。胰腺癌到底有多可怕,下面讓我們一起去了解。

被稱為“癌中之王”

胰腺癌佔消化道腫瘤的2%左右,其發病率約7.5/10萬,近幾年來,發病率有上升的趨勢。其死亡率也比較高,正常生存期約為6個月左右,總體的2年生存率也只有20%左右。胰腺癌為什麼如此可怕呢,甚至有人稱為“癌中之王”,主要是它具有病情兇險、不易發現、存活率低的特點。因為80%胰腺癌發現並確診時多處於疾病的中晚期,多數失去了手術機會,且大部分已經伴有轉移,有效的治療辦法也不多,只能做一些姑息治療,如全身化療,生物治療,分子靶向藥物治療,還有就是放療如伽馬刀、粒子植入等。個體差異大,療效也不是很理想,且化療的副作用比較明顯,難以維持長久治療。

早上空腹吸菸最易誘發

胰腺這器官在體內位置較特殊,是一個類似香蕉長條形的器官,橫臥於腹腔深處,與周圍器官關係密切:其胰體上方有胃,下方有空腸;左邊胰尾部與脾臟相鄰;右側胰頭部被十二指腸包圍且與膽總管、腹腔幹血管、腸繫膜上動脈、腸繫膜上靜脈相鄰;胰管與十二指腸乳頭相連。胰腺是一個腹腔中沒有包膜的器官,所以其臨床表現多不典型,不被人們重視。

胰腺是一個重要的消化器官,胰腺癌的發病因素多與日常飲食相關,如經常吃火鍋,長期食用各種醃製品如鹹魚、臘肉、煙燻肉,高脂肪飲食,長期飲酒等。此外,食品的化學添加劑,吸菸特別是早上空腹吸(相比而言,這類人群發生率最高),長期的炎症刺激,如慢性胰腺炎、膽管結石,環境汙染,電磁輻射等,這些都可以誘發胰腺癌,因此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預防該病的最好方法。

肩胛骨下疼痛須當心

胰腺癌在早期常無症狀,即便有也較輕,容易被患者和一些醫生忽視。在接診過程中,當詢問患者症狀時,多半是以胃部或上腹部不適來就診的,胃部隱隱不舒、晚上發作較重,或者是最近幾月體重下降明顯,還有就是全身發黃,這可能是胰頭部腫瘤壓迫引起膽管梗阻所致,或者表現為長期腹瀉,這與胰酶(包括胰蛋白酶、胰澱粉酶和胰脂肪酶)分泌障礙有關。也有的人表現為下肢的靜脈炎反覆發作。

當出現上腹部痛或肩胛骨下疼痛時,常提示病情發展到中晚期。那是腹腔淋巴結轉移擠壓神經所致。還有腫瘤轉移到肝臟、肺臟、胸腰椎骨時,在就診檢查時發現是由胰腺轉移來的。總之,胰腺癌的症狀與腫瘤所在部位有關,如胰頭部腫瘤則以無痛性黃疸為主,胰體部則多表現為胃部不適或隱痛,而胰尾部則以左側腰部疼痛為主。

出現頑固性上腹疼痛,疼痛放射至腰背部,夜間明顯,仰臥時加重,而蜷曲或前傾坐位可使疼痛減輕等,則高度提示胰腺癌,需進一步做實驗室及其他輔助檢查。胰腺癌的診斷主要包括:影像學如腹部的加強CT、PET-CT、磁共振等,可發現胰腺有佔位性病變;血中腫瘤標誌物如CA199、CEA、CA724、CA50、CA242等,胰腺癌時有幾個指標通常會升高,其中CA199、CA242、CA50,升高更加明顯,但是個別人也有不升高的;如果腫瘤小於2釐米,在B超下則不易被發現,特別是在胰尾部的腫瘤,這時可通過胰腺腫物穿刺作病理活檢以確診。

佔位性病變是區別關鍵

前面講到,胰腺癌可由慢性胰腺炎轉化而來,但兩者在臨床上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慢性胰腺炎通常是由急性胰腺炎發展而來,常有暴飲暴食史。急性炎症治療不徹底,留有炎性病灶,每次發作前常有勞累、飲酒、過食油膩或不潔食物等誘發因素,也常有胃部不適,伴有消化不良,相關檢查中胰澱粉酶多增高,同時B超或CT檢查胰管常有擴張,但沒有佔位性病變。通過消炎、控制飲食等治療,症狀會很快緩解。

而胰腺癌的症狀更多,通過普通內科治療後症狀緩和不明顯,相關檢查如CT常能發現胰腺有佔位性病變,腫瘤標誌物如CA199顯著增高等。

強調一下有一種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在發作時也有腫瘤標誌物升高,甚至還伴有黃疸出現,但通過消炎對症治療後,各項指標便恢復正常,但同時也有反覆發作的特點,臨床需加以注意。

得了胰腺癌發物也能吃

事實上民間傳說中的發物,如無鱗魚等對癌症患者不適合吃,這並不科學,重要的是食物如何搭配,如何烹調才有利於身體,而不是食物本身不能食用。對於胰腺癌患者平時在飲食中並沒有嚴格的禁忌,只要根據自身特點加以調整便可,偏吃、忌吃都不可取。現在養生節目較多,其介紹的各種飲食方法也五花八門,多得讓人無所適從,但有一點要說明,一定要根據自身特殊性加以選取,不可盲目跟隨。

飲食是腫瘤患者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很多胰腺癌患者併發有糖尿病,因此胰腺癌患者的飲食便顯得尤為重要。因為他們多伴有營養不良,吸收障礙,所以要少食多餐,食品要相對容易吸收,符合胃腸道環境,蛋白利用度高。具體而言,首先食物以清淡為主,合理搭配,主食加新鮮蔬菜,如西藍花、甘藍等,適量的高蛋白肉類、少量的新鮮水果等,確保身體的正常需求。再者,各種雜糧粥有養胃的作用,可以食用。在手術或放化療期間應適當忌口如辛辣、生冷刺激之品,是有必要的。

中醫藥作用不可小覷

胰腺癌在康復治療中,除了家屬關心調護外,生活要有規律,按時作息,同時可以適當、量力而行地進行鍛鍊如太極拳、氣功等;再者情緒調整也重要,健康平和的心態,有利於身體的康復,學會一些琴棋書畫以利於修身養性。長期的鬱悶、緊張、焦慮、易怒會損害機體的免疫力,導致腫瘤的復發和轉移。

對於術後胰腺癌還需要防復發和轉移,對此中藥的作用不可小覷。一個是在放化療期間的調理,可減輕副作用,促使身體恢復。還有一個是中藥的抗腫瘤治療。中藥在胰腺癌的綜合治療方面具有一定療效。這裡要說明一下,很多患者及家屬花錢買名目繁多的保健品,以期望提高免疫力,其結果往往事與願違。

專家推薦食療方

玉竹薏米粥——適宜術後或放化療期間食慾差者

【材料】玉竹60克,薏苡仁60克。

【做法】將玉竹、薏米用水浸泡1小時,一起倒入鍋內,加適量水,煮粥。

【服法】每天1次,飯前服用。

【功效】養陰、健脾、和胃。

巴戟瘦肉湯——適宜術後及化療後的體質較弱者

【原料】巴戟天60克,瘦豬肉60克,鹽、雞精等調味品適量。

【做法】將瘦豬肉切成絲,與巴戟天一同放入鍋中,加水500毫升,大火煮沸,改調小火,得湯汁150毫升,加入鹽、雞精等調味品。

【服法】喝湯吃肉,每週3次,分2次早晚飯後服。

【功效】強壯補益。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