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好的文章!做好哪些可以預防腦梗死?必讀!收藏

1.防治高血壓

高血壓是腦出血和腦梗死最重要的危險因素,血壓越高腦卒中發病風險越高,控制高血壓是預防腦卒中發生和發展的核心環節。一項中國老年高血壓患者收縮期高血壓臨床隨機對照試驗結果顯示,隨訪4年後,降壓治療組比安慰劑對照組腦卒中的死亡率降低58%,兩組有非常顯著的統計學差異。高血壓的防治措施包括:定期監測血壓,限制食鹽的攝入量,減少膳食的脂肪含量,減輕體重,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戒菸,減少飲酒,保持樂觀心態和提高抗應激能力及長期堅持口服降壓藥物的治療。一般患者血壓應該控制在140/90mmHg之下,同時應該根據患者年齡、基礎血壓、平時用藥及可耐受性進行個體化調整。

2.防治心臟病心房顫動( atrial fibrillation,AF)、瓣膜性心臟病、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擴張型心肌病及先天性心臟病等均為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

其中以心房顫動(包括陣發性心房顫動)最為重要。心臟病常引起腦栓塞,預防措施主要是應用抗凝藥和抗血小板藥。常用的口服抗凝藥物為華法林,使國際標準化比值( 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控制在2.0~3.0;新型口服抗凝藥物達比加群酯也可用於非瓣膜性心房顫動患者。對於冠心病、心力衰竭等,還要積極治療原發病;對瓣膜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等,可酌情進行外科手術治療。

3.防治糖尿病

高血糖是缺血性腦卒中發病的獨立危險因素,糖尿病患者發生卒中的危險性是普通人的1.8~6倍,且糖尿病患者中,動脈粥樣硬化、肥胖、高血壓及血脂異常等的發生率均高於相應的非糖尿病患者群。對於一般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應控制在7.0mmoL/L(126mg/dl)以下,餐後血糖應控制在10.0mmol/L(180mg/d)以下,糖化血紅蛋白應控制在7%(平均血漿葡萄糖8.6 mmol/L)以下,同時應注意避免低血糖的發生。對糖尿病患者要進行疾病的基礎知識教育,使其合理飲食、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和應用藥物治療。

4.防治血脂異常

髙膽固醇血癥、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增高等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防治血脂異常應強調以控制飲食及體育鍛煉為主,輔以藥物治療,如他汀類藥物。合併有高血壓、糖尿病、吸菸等其他危險因素者應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並定期複查血脂。

5.戒菸

菸草中含有的尼古丁可以使血管痙攣、血壓升高及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等。吸菸是缺血性腦卒中和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確切的獨立危險因素。一項納入32項研究的Meta分析表明,吸菸者發生缺血性卒中的風險是非吸菸者的1.9倍,發生蛛網膜下腔出血的風險是非吸菸者的2.9倍。因此,吸菸者應該戒菸,所有人都應避免被動吸菸,同時應該加強宣傳教育。

6.限酒

許多研究表明,飲酒量與缺血性卒中的發生風險呈一種J型關係,少量飲酒降低缺血性卒中發生風險,而過量飲酒則增加缺血性卒中發生風險。飲酒量和出血性卒中的發生風險呈線性關係,飲酒量越大風險越高。因此,應加強科學宣傳教育,積極勸導有飲酒習慣的人適度飲酒,男性每日飲酒的酒精量不應超過25克,女性減半。對於不飲酒者不提倡採用少量飲酒的方式預防缺血性卒中。

7.控制體重

目前認為男性腰圍大於臀圍和女性體重指數(BMI,體重(kg)/身高的平方(m2)增高是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這與肥胖易導致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有關。一項納入57項前瞻性研究的Meta分析表明,當BM在22.5-25時死亡率最低,當BMI>25時,體重指數每增加5,所有原因導致的死亡風險增加30%,血管性死亡風險增加40%。因此,肥胖和超重者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合理的飲食,適當減輕體重。

8.防治動脈粥樣硬化顱內及頸部的大動脈粥樣硬化是缺血性腦血管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近年來有研究表明主動脈弓粥樣硬化也是缺血性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之一。因此,對存在以上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患者,應該積極篩査並控制其他卒中危險因素;對於存在不穩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或動脈粥樣硬化性血管狹窄的患者,首選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藥物及他汀類藥物治療;對於重度頸動脈狹窄(>70%)的患者,在全面綜合考慮獲益、風險及患者意願的情況下,在有條件的地方可以考慮行頸動脈內膜切除術或頸動脈支架成形術治療。

9.防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可使動脈粥樣硬化性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增加2~3倍。對於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者,應用葉酸維生素B4和維生素B2聯合治療可以降低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但是降低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能否減少卒中發生目前還不清楚。

10.適度的體育鍛煉和合理膳食規律、適度的體育鍛煉可以改善心臟功能,增加腦血流量,改善微循環,還可通過對血壓、血糖和體重的控制而起到預防腦卒中的作用。過多攝入脂肪、膽固醇以及食鹽可以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形成,食物的種類單調也是造成營養素攝入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提倡飲食種類多樣化,減少飽和脂肪(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