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祁县婚俗回忆

旧时祁县婚俗回忆

从我记忆起直到解放前,我所耳闻目睹的祁县城周围各村的婚俗虽然说主宰婚姻的不是男女双方,但婚俗很讲究,婚庆礼仪很严格,决不是简单随意的拉郎配。

男女双方婚姻大约有这么几种。

姑舅姐妹亲。就是姑姑和舅舅之间的子女,或姐姐妹妹之间的子女结婚成亲。

邻里之间的子女相互成亲。

旧时祁县婚俗回忆

上述两种婚姻,大都是娃娃时就定亲了。是青梅竹马婚姻。除姑舅姐妹亲存在近亲繁殖问题外,男女双方婚姻感情大部分较深。

媒妁之言情。男女双方的婚姻,完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这种婚姻是当时社会婚姻的主流。是解放后把婚姻自由作为社会革命一项大事的主要原因。

那个时代的祁县婚姻从提亲到迎娶有一套复杂的礼仪和程序。从提亲到结婚大约要有四个过程。

提亲。就是男女双方的父母,在子女年龄女方到了16岁左右,男方到了十七八岁左右就要找媒人或自已信得过的人,托其作为介绍人为子女物色对象。

相亲。当介绍人物色好介绍给双方父母,双方父母同意后,就择日在介绍人和父母陪同下让男女双方见面。这就叫相亲。

旧时祁县婚俗回忆

定亲。男女双方的父母经相亲同意后,无论男女双方同意不同意,只要双方父母同意。男方的父母就择日去女方家拜见女方父母,商讨定婚有关事宜。主要是听取女方的要求。意见基本相近就把这门婚事定下来了。

定期。婚姻定下来后。就要聘请阴阳先生根据双方的生辰八字选择结婚吉日。结婚日期主要男方定,但也要征求女方同意。然后男方下帖。

娶亲。这是结婚最隆重,讲究最复杂的事。这天男女双方都要各自下帖请亲朋赴宴贺喜。男方要备轿,请乐队,扛佛手,旌旗等,组成浩浩荡的迎亲队伍去迎亲。我们小时候每逢有人家办喜事就非常开心。因为可以抢扛佛手等,参加迎亲队伍,挣喜钱。虽说几毛钱也是自个儿挣来的。.

迎亲轿因各家财力不同而异。一般是两乘轿。新娘,新郎各乘一轿。有钱人家有四乘轿。无钱人家一乘轿。。

尽管娶亲事宜双方事先已说好,但能让新娘上轿不那么简单。打开新娘们不那么容易。迎亲方不但要花好多开门钱,还要有找到女方藏鞋的智慧。不然新娘光脚怎么上轿。经过娶亲方的努力,新娘可以上轿了。啰鼓喧天,浩浩浩荡荡轿夫抬着轿,扭着轿步,逢观众多时,还会抬轿戏耍。让新郎新娘在颠波中行进。

娶亲时男戴礼帽,穿袍子马褂。女戴凰冠穿凰衣,戴墨镜,有"跟大嫂"陪着。"跟大嫂"不完全等同现在的伴娘。“跟大嫂”除了照顾护理新娘外,还有教新娘如何适应新婚生活的任务。所以都由年较长,关系亲近的,生活经验丰富的人承担。

下轿入洞房。这下轿入洞房都有讲究,不可马虎。

旧时祁县婚俗回忆

轿一停下来,新娘掀起轿帘下轿,脚一踩地就要向轿前撒好多钱币,然后很快下轿入院。因为轿前布满小鬼要残害新娘。撤了钱,小鬼忙抢钱,新娘乘机入院。新娘进洞房前,要在门坎上压马鞍。因为门坎下藏着好多要残害新娘的小鬼。必须压住。新娘一进洞房要向屋内四个牆角射箭,因为四角也埋伏着残害新娘的小鬼。

这习俗来源周公与桃花女斗法。

拜天地。过去的习俗和现在结婚大同小异。不去赘叙。

闹洞房。到了晚上新娘新郎入睡前亲朋要闹洞房。新婚三天无大小。长辈,平辈,小辈都可以去戏耍新娘新郎。闹洞房的真正意义,不是为了戏耍新娘和新郎。而是为了打破新郎新娘的男女界线,促进新郎新娘的夫妻两性生活。

在包办婚姻的制度下,把两个互不相识、少有来往的青年硬揑在洞房过夫妻生活难免尴尬。闹洞房就是为了尽快打破尴尬,开始夫妻生活。

旧社会的婚姻就是这么残酷。双方愿意不愿意,父母让你们走到一起就得走到一起。走到一起相互愿意不愿意也得同房育子。有的日久相处有了爱情,有的一辈子也是同床异梦。

解放后,男女双方不光是政治上当了主人,婚姻上也有了自主权。男女自由恋爱,自主婚姻,科学生育。应当感恩共产党!

旧时祁县婚俗回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