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渤發誓拒演管虎的電影,但為了《我和我的祖國》,他食言了。

“勝利往往產生於最後一下努力地堅持當中。”

黃渤發誓拒演管虎的電影,但為了《我和我的祖國》,他食言了。

這是演員黃渤對自己的伯樂管虎導演記憶猶新的一句至理名言,話雖簡單卻影響了他20年的演員生涯。這句話放在任何一個職業身上都是適用的,不努力、不堅持,何來成功?

黃渤發誓拒演管虎的電影,但為了《我和我的祖國》,他食言了。

黃渤其貌不揚,從一個駐唱歌手到舞蹈教練,再到影視配音,最後當上演員,拿到各大電影節的影帝,在別人眼中他輕鬆地實現了人生的華麗轉身,但他自己看來,這些成績的取得在於對演員這個職業的敬畏和堅持不懈,哪怕再苦再累。

黃渤發誓拒演管虎的電影,但為了《我和我的祖國》,他食言了。

拍管虎的電影非常吃苦,甚至可以用“受折磨”來形容,這也是為什麼跟管虎合作過《上車,走吧》《鬥牛》《殺生》《廚子·戲子·痞子》等電影之後,他放話“再也不跟官管虎導演合作了”的原因。但他們之間的“師徒情”或“兄弟情”是根深蒂固的,從未動搖過。

黃渤發誓拒演管虎的電影,但為了《我和我的祖國》,他食言了。

管虎接拍了《我和我的祖國》中的《前夜》,覺得黃渤適合演林治遠這個角色,於是黃渤就不得不“食言”,非常“配合”地出演,並且完成得非常出色。

為了貼近角色,黃渤選擇在《前夜》中戴上假髮。

黃渤發誓拒演管虎的電影,但為了《我和我的祖國》,他食言了。

做造型是為了讓演員更貼近角色,但許多男主角都會把自己包裝得“高大酷帥”,大部分的女演員也都希望把自己打扮得“閉月羞花”,但黃渤在《前夜》中選擇了貼近真實,哪怕看起來並不是形象最佳的,但絕對是氣質最符合的。於是,他選擇了戴假髮。

有了長髮,才能做出合適的髮型,有了合適的髮型才能在演出時更真實地表達出角色的情感。就是這一個小細節,突顯了黃渤對角色認真負責的態度。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許多人都經常抱怨自己的工作不如意、身份不體面、掙錢掙得少,但又有多少人在反思自己是不是沒有把工作中的細節做好,有沒有真正把自己當下從事的工作當成一生都要認真對待的事情,會不會去想盡辦法把手頭的工作做得更好、更優秀?

黃渤的敬業不只在於對角色細節的把握,還在於對角色的負責。演一個角色就要百分百的投入。替身,許多年輕藝人在挑戰高難度動作時都會用到,但許多敬業的老演員寧可在演出中受傷都要親力親為,比如成龍、吳京、黃渤。

在《前夜》的演出中,由於一場奔跑吶喊片段的反覆拍攝,黃渤累得病倒了,導演和其他劇務選擇用替身來完成下一場戴面具焊接的戲。因為演員戴著面具出演,只要身形像,觀眾們根本辨別不出這個角色究竟是不是黃渤本人。但簡單治療、略有好轉之後,黃渤選擇了親自上,重新拍攝一遍。

“任何一場戲還是自己演有感覺,如果替身演得比我好,可以選擇用替身的畫面”。黃渤的這句話說出了他對這部電影的根本態度。誰演得好就用誰的畫面,不僅是對電影的質量負責,也是對替身的負責,畢竟替身也是演員,也付出了很多。

黃渤發誓拒演管虎的電影,但為了《我和我的祖國》,他食言了。

回到現實中,我們許多人在病了、困了、累了時,首先想到的是逃避工作,想要得到休息。殊不知當你休息的時候,你的“替身”就有可能出現,如果“替身”幹得夠好,價錢還便宜,老闆為何要用你呢?有時候我們真的需要對工作付出百分百的努力,才能得到足夠的回報。黃渤如此,我們也應該如此。

黃渤發誓拒演管虎的電影,但為了《我和我的祖國》,他食言了。

電影拍攝中部分場景選擇用“綠幕”,不僅是為了圖省事更是技術革新的需要。黃渤在《前夜》中也有許多場景用到了“綠幕”,能夠在“綠幕”之下完成和實景中一樣的表演,考驗的不是“綠幕”技術的嫻熟程度,而是演員的表演水平。電影中黃渤艱難地爬上旗杆,精準地完成焊接任務,自豪地敬了個軍禮,這些都是在“綠幕”下完成的,並且從電影呈現的效果看,這個片段是最感人的。

黃渤發誓拒演管虎的電影,但為了《我和我的祖國》,他食言了。

藉助科技可以方便我們快捷地完成一些大項工作,但如果我們不具備駕馭這些科技能力,則可能適得其反。如果黃渤不能在“綠幕”下生動呈現角色該有的狀態,這個感人的片段就不會感人。現實中的我們只有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本領和技能,才能勝任各種應接不暇的工作,並且遊刃有餘的高標準完成。

黃渤發誓拒演管虎的電影,但為了《我和我的祖國》,他食言了。

黃渤演了20年的戲,他懂表演的技術,更懂得如何去當一個好演員。我們在職場上和生活中可能是菜鳥,也可能是“老油條”,但無論如何都不能丟掉生活和工作中必需的技能,並且還要不斷提升它們。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的人生更有資本。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