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赶大集,济南的秋天里有这样一个山村令人着迷


在距离泉城济南东40公里的一个地方,有一个古朴的小山村,这几年如哪吒的风火轮一样,火急火燎的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加上电视连续剧《闯关地》《老农民》等剧的热播,这里真就成了一块风水宝地。旅游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在村外的大广场上,连我们的汽车都装不下。但是,我们还是被村民热情地让进村来,居然没要门票。

看着村外广场上的车满为患,其实村里的人也不是太多,可能是在村里各处小巷比较分散的缘故。青石板的街道凹凸不平,从村口一直往村里延伸。村民就在路边摆着各种小吃摊,有烙饼、煎饼、炸豆腐干、炸豆腐丸子,都是村民的家常饮食。难得路过的游人们都愿意掏钱去品尝一下。

醉人的鲜花椒的香味实在是诱人,不少游人在购买,价钱也不高。卖方买方都非常客气,双方快快乐乐的,就把生意做完了。

村口一位老人在烙饼,韭菜鸡蛋馅的,看着就有食欲渐渐地涌了上来。想起老家的人也都是这样的烙大饼,再卷上大葱,嘎吱一大口,那叫过瘾。问了下价格,五元一张,全村一个价位。倒也不错。

我们进村不远,就看见了这样一对老人在做煎饼。老人说自己已近95岁了,身体健健康康,每天老两口在这里做煎饼,不求赚多少,只求有个活干,有个人唠嗑拉呱,心里过得坦然踏实。回程时,我们想在这里品尝两位老寿星的煎饼,但是好像缘分不够,老人的煎饼买完了。

村里的影壁墙,还画着毛主席他老人家的画像,看到就觉得非常亲切。

村中来来往往的人不是很多,远还没有到拥挤的份儿,远远达不到村外停车场给人的拥堵感。有来的有去的,来来往往,有点像在农村赶大集的感觉。

不管是卖食品的,还是卖粮食或其他商品,在这里都不缺少热情的买卖双方。即便是超市里司空见惯的大豆,这里也有市场,而且游客只嫌少,不嫌多。卖方说豆子沉,你可以少买点;卖方说,你再给我加一瓢,我就喜欢这里的大豆,泡豆芽吃好吃着呢。

村内的房子也多半古朴,有着山东东部特有的民居特色和民俗内容。与我们这里不太一样,却也不觉得突兀,倒觉得有一种新奇。这也验证了那一句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真是自有它的道理。

村里小学校影壁上的校训。

2019年的国庆节,本来想去济南博物馆看摄影展,没想到街上堵车堵得要命,也没有暂时放车的地方,只好随人流来到了朱家峪,这让我在无奈中赶了一趟山村大集,当然,也让我想起了很多有关故乡和儿时的回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