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痛胃鏡有禁忌,不是想做就能做

哪些人適合做無痛胃鏡,哪些人又不適合?

來源丨@胃腸病科普

先說說什麼是無痛胃鏡

無痛胃鏡是在普通胃鏡檢查的基礎上,先通過靜脈給予一定劑量的短效麻醉劑,幫助患者迅速進入鎮靜、睡眠狀態,在毫無知覺中完成胃鏡檢查,並在檢查完畢後迅速甦醒。

所實施的麻醉,實際上就是一次全身麻醉,只不過麻醉醫生將麻醉藥控制到很少的程度,麻醉深度也控制到很淺的狀態。

由於患者在無痛胃鏡檢查過程中毫無痛苦,可以避免患者在痛苦狀態下不自覺躁動引起的機械損傷,特別適合心理緊張、膽怯的患者;

醫生由於不在擔心被檢者的反應,檢查也會更從容。

無痛胃鏡有禁忌,不是想做就能做

一個小課件瞭解下:普通VS無痛

無痛胃鏡有禁忌,不是想做就能做


無痛胃鏡有禁忌,不是想做就能做

無痛胃鏡有禁忌,不是想做就能做


無痛胃鏡有禁忌,不是想做就能做


無痛胃鏡有禁忌,不是想做就能做


無痛胃鏡有禁忌,不是想做就能做


無痛胃鏡有禁忌,不是想做就能做

哪些人適合做無痛胃鏡?

(2)持續或反覆發作的梗阻性黃疸,用一般檢查無法確定其原因、性質者。

(3)作胃鏡檢查時如發現有異物可取出,有息肉可作微波治療或電凝電切治療。

(4)有慢性胃炎,特別是慢性萎縮性胃炎者,需定期作胃鏡檢查,或須明確幽門梗阻者。

(5)X線鋇餐檢查發現有胃潰瘍、胃息肉或胃腫瘤,但尚不能肯定性質者,需作胃鏡檢查,做活檢來確定性質。

(6)凡有上腹不適、上腹痛、進食減少、黑便、嘔吐者,疑有慢性胃、十二指腸疾病,經各種檢查尚未確認者,都應作胃鏡檢查來明確診斷。

(7)胃癌病人,為了解腫瘤的類型,病變的範圍,在手術前需作胃鏡檢查,以利決定手術方案。胃手術後還需定期複查,以便觀察病情的變化。

(8)上消化道出血(黑便或嘔血),需作急診胃鏡檢查(在出血後24-48小時內檢查),以便尋找出血部位,並可作局部止血治療,如發現出血較猛烈,則可外部手術治療。

無痛胃鏡有禁忌,不是想做就能做

哪些人不能做無痛胃鏡?

一、絕對禁忌症

1. 嚴重冠心病以及心肌損傷伴嚴重心功能不全者。

2.食道狹窄或賁門部梗阻。

3.主動脈瘤。

4. 出血性休克。

5. 急性咽炎及扁桃體炎。

6. 肺炎或其他感染伴有高熱。

7. 哮喘性呼吸困難。

8. 重度肺功能障礙。

9. 體質極度衰弱、孕婦。

10. 患者不予合作或精神不正常者。

二、相對禁忌症

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發作,經治療後可恢復者,如急性扁桃體炎、咽炎、食管炎、支氣管哮喘發作期等。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大概過程

1、靜脈給藥

無痛胃鏡有禁忌,不是想做就能做

無痛胃鏡有禁忌,不是想做就能做

2、開始做胃鏡

無痛胃鏡有禁忌,不是想做就能做

3、做完胃鏡後

醫生和護士就等你慢慢醒過來,有時候還會喊你起床了。

無痛胃鏡有禁忌,不是想做就能做

無痛胃鏡有禁忌,不是想做就能做

檢查前需注意什麼?

1、 檢查前一天避免吸菸,以免檢查時因咳嗽影響檢查。

2、 要有成人親友陪伴,術前取下假牙。

3、 檢查前至少要空腹6小時以上。如當日上午檢查,前一日晚餐後要禁食,當日免早餐;

如當日下午檢查,早餐可吃清淡半流質食物,中午禁食。

重症及體質虛弱禁食後體力難以支持者,檢查前應靜脈注射高滲葡萄糖液。

4、 告知醫生您的既往病史及藥物過敏史。

5、在檢查前20-30分鐘要給患者用鎮靜劑、解痙劑和祛泡劑,以消除患者的緊張情緒,減少胃液分泌及胃蠕動,驅除胃內的泡沫,使圖像更清晰;

做胃鏡檢查前用咽部麻醉藥,使胃鏡能順利地通過咽部。

無痛胃鏡有禁忌,不是想做就能做

術後注意:

1、做無痛胃鏡後,一定要到休息區休息,等到頭不暈、四肢有力後,在家屬的陪同下,才能離開。

2、術後3到4小時內不得睡覺(以免麻醉藥殘留,導致呼吸抑制)

3、術後3 到4小時內不吃、不喝(以免入口的食物誤入氣管引起嗆咳或發生吸入性肺炎甚至導致窒息。

4、一天內不得單獨外出,一天內不得騎車、開車以及高空作業等(以免鎮靜藥殘留的影響);

6.、檢查後8小時內禁食辛辣食物,不能飲酒。

7.、檢查後8小時內不得駕駛機動車輛、進行機械操作和從事高空作業,以防意外。

8.、鏡下治療的,要留院觀察或遵醫囑。

無痛胃鏡有禁忌,不是想做就能做

無痛胃鏡也有缺點,可能看不全賁門

賁門是食道和胃的接口部分,可以防止進入胃的食物和胃酸等反流入食管,好比家門口的門。麻醉後,門框會因“痙攣”塌下來,醫生也就看不到門的全貌,難免會漏診。

一項調查發現,44.8%的患者,其賁門結構在無痛胃鏡中看不清;

普通胃鏡患者中,僅12.1%。這意味著,無痛胃鏡下賁門部位的病變易發生漏診。

不過,可通過給患者注射小劑量的解痙藥,能顯著改善無痛胃鏡下食管胃交界部位的暴露效果。#清風計劃#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