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是最低成本的高貴

讀書,是最低成本的高貴

正文共:1461 字 預計閱讀時間:4 分鐘

導讀:讀書會改變一個人的氣質,長年累月,會改變一個人的心性,乃至一個人的容貌。

秋風漸涼,黑夜變長,轉眼之間,已經到了開學的日子。

人生匆匆,近四分之一的時間要在學校度過。

從咿呀學語到青春無敵,漫長的時間裡,我們必須知道讀書的意義。

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明確方向,不懈怠不彷徨。

讀書,是最低成本的高貴

1、不讀書,你怎麼和別人開玩笑

相傳,蘇東坡有個妹妹,聰明絕頂,人稱“蘇小妹”。

一日,蘇東坡邀請黃庭堅做客,並親自出門迎接。

蘇小妹隨口說道:“阿兄門外邀雙月”,“雙月”合為一個“朋”字。

蘇東坡當即對了一句:“小妹窗前捉半風”。

“風”的繁體字是“風”,“半風”即“蝨”。

意思是說小妹在窗前捉蝨子,把蘇小妹氣得扭頭就走。

《詩經》雲,“善戲謔兮,不為虐兮”。

有些玩笑、段子,無傷大雅,而又盡顯文人的幽默和智慧。

前一陣子,有個故事特別火。

大三暑假送室友坐高鐵,臨上車,我說:“我去買幾個橘子,你就站在此地,不要走動。”

室友楞了一下,說:“你什麼時候都不忘佔我便宜!”

有人看完可能一臉懵圈,這有什麼好笑的?

愛讀書的人,則會心一笑,心裡默唸五個字:朱自清《背影》。

文中,朱自清的父親,送兒子去車站。站臺上,父親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腹有詩書,氣自華;腹有詩書,段子自來。

不讀書,豈不讓人白白佔了便宜,連拆穿的能力都沒有?

不讀書,如何融入高級的朋友圈,優雅的開玩笑?

讀書,是最低成本的高貴

2、讀書,決定了你的氣質和容貌

東坡的朋友黃山谷說過一句話:“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

讀書會改變一個人的氣質,長年累月,會改變一個人的心性,乃至一個人的容貌。

蘇格拉底是希臘有名的醜人,但是卻有很多漂亮的追求者。

他對這些人不屑一顧,說:你們的靈魂要是和容貌一樣美好就好了。

美麗的容顏來自天生,後天的容貌卻是修行。

一個人外在再美,內在匱乏醜陋,也很難被人喜歡。

一個人的氣質不在穿金戴銀,不在豪車洋房,不在豔麗的容貌,而是得體、自信、從容的氣質。

美貌終會隨著時光的流逝衰老,但優雅的靈魂卻從不會枯萎,只會如陳年的老酒,歷久彌香。

沈從文學歷不高,相貌也不出眾,更無錢財傍身,但歲月並未將他變為一個粗俗不堪之人。

他雖只是高小畢業,但行事並不粗鄙,反而溫文爾雅。雖然沒有耀眼的文憑,但學富五車,內心世界豐富,書香浸潤之中,自有一份高貴的氣質。

讀書,是最低成本的高貴

3、讀書,是門檻最低的高貴

古往今來,在學問和事業上有所成就的大家,幾乎沒有一個人不喜歡讀書的。

蘇軾被貶到海南島,沒有隨身攜帶書籍,在簡陋的草棚裡,和兒子一起默書抄書,樂此不疲。

王陽明被貶龍場,本是毒瘴之地掙扎求生,他卻依然不忘研習《易經》。

曾國藩半生戎馬,行軍途中哪怕再忙,他也會抽時間看書。

讀書是一種享受,是一種樂趣,甚至是一種生活方式。

打開一本好書,我們可以獲取各種不曾懂得的知識,瞭解不同的見聞,甚至可以聆聽智者的人生感悟。

它能開闊人的眼界,給人以精神的動力與養料,使人心胸豁達,目光高遠,成為一個豐富的人。

人與人最大的差距,不是來自家庭,不是來自財富,而是來自視野和格局。

而讀書,是一個人提高自己眼界的最佳途徑。

讀書,去見更大的天地,去交往更多偉大的靈魂。

他們的勤奮、自律、智慧,會通過書本的傳承,耳濡目染地影響著你,讓你收穫更高的人生境界和品格上的財富。

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讀書是成本最低的投資,也是門檻最低的高貴。

告訴孩子,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讀書。用書給心插上翅膀,為靈魂找到詩意的棲息地。

—《END》—

歡迎在評論區與我們分享你寶貴的意見!

資料來源 丨 網絡

讀書,是最低成本的高貴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