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語《把文字養在心裡》,此為陝西女作家李娟的佳作,請欣賞

卷首語《把文字養在心裡》,此為陝西女作家李娟的佳作,請欣賞

在雲南的麗江古城遇見一塊石碑,上面寫著:天雨流芳。這是納西族的語言,翻譯成漢語就是:去讀書吧。多美!

是的,上蒼託先生轉交給學生一把鑰匙,一把打開書房、教室、眼界、心扉的鑰匙:讀書。讀書,一件事,貫穿一個人的一生,也成就一個人的一生。

在如今的電子媒介時代,人對紙質書籍的閱讀漸漸減少了。然而,撫摸一本書,不僅是用眼睛,還要用手指和心靈。春日的午後,在溫暖的陽光下翻開一本好書,那些文字不端架子,行雲流水,如雲端紫燕。好書如香茗,芬芳醇厚,意味悠長。此刻,你就沉浸在雅潔從容的文字裡,如和一位智慧、美好的朋友相對而坐,聽他娓娓道來,那一刻,你的心就長出了翅膀。

好書如知己。當你和書中的人一見傾心,不禁要如此感嘆。彷彿你心底埋藏多年的話,作者替你說了出來,清麗典雅,字字生香。你們在時光深處相遇的一瞬間,靈魂搖曳,情投意合。那些文字,不僅憂鬱而且明亮,不僅沉靜而且飛揚,不僅犀利而且溫暖,不僅理性而且唯美。

卷首語《把文字養在心裡》,此為陝西女作家李娟的佳作,請欣賞

讀大家的文字,覺得他的心就是一把紫砂壺,他們把文字養在心裡,不論怎樣平凡的瑣事,養在這把紫砂壺裡,倒出來的“茶”都是有茶香的。是啊,好文字當然是有香味的。所以,真正的好文字如春風拂面,雨中紅蓮,也是雪落梅花,暗香盈盈。他們充盈著詩意的訴說,純粹的靈魂,清潔的思想。她洗去世間瀰漫的塵埃,給靈魂以潔淨和安然。

好書,從來都是要靜靜閱讀,慢慢欣賞的,而不是在網絡上匆匆瀏覽。

因為,網絡閱讀沒有紙質閱讀的質感和溫度,也沒有靈魂,更沒有內心的安寧。網絡閱讀彷彿一個急著趕路的人,步履匆匆,行色慌張,這樣的閱讀是瀏覽和觀光,是走馬觀花。可是,我們匆忙的腳步,焦灼的心到底在追逐什麼?一切都是因為“快”,一個“快”讓閱讀的美好意味盡失。那麼,不要走得太過匆忙,忘記了我們為什麼出發?讀得慢一點,等待靈魂慢慢跟上來。更不能忘記,在書中採集生活的美好,這是你我熱愛生活的理由和依據。

真正的閱讀是靈魂的閱讀,留出讓讀者思考、遐想、回味的空間。真正的好文字也處處留白,如一幅水墨丹青。只有胸中有山水的人,才懂得留白之美。

卷首語《把文字養在心裡》,此為陝西女作家李娟的佳作,請欣賞

清代的張潮這樣說:“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皆以閱歷之深淺為所得之深淺耳”。讀書與月亮竟有著這樣的淵源,不同的人生閱歷、坎坷、磨礪,從書中領悟到的深淺和道理皆不相同,而好書從來都是一輪明月,它夜夜自天空灑下盈盈光芒,鋪滿塵世的每一個空間,滋養心靈的角落。讀書達到這樣的境界,也將人生活得如此清明而透徹。

冬夜坐對一窗雪,如同坐對一卷書。窗外,是孫康夜讀的皚皚映雪,屋內的人手捧一卷書。雪夜裡學學古人,圍一爐紅泥小火,品一杯清茶香茗,萬物寂靜之夜,聽雪落寒窗。煮酒、品茗、讀書,世間還有比這更愜意美好的事嗎?

好書如同芳鄰。它陪伴你,滋養你,慢慢成長。你從書的世界感知生命的愉悅,精神的光亮,靈魂的靜美。那些優雅的文字,傳達世間美好的一切:智慧,良知,悲憫,至善,信仰,理想和愛。似水流年裡,唯有他們,能活過時間和未來。

卷首語《把文字養在心裡》,此為陝西女作家李娟的佳作,請欣賞

讀書,也能培養了一個人的審美觀和人生觀。每個人自幼要有一顆審視美好的心靈,分得清美和醜,善與惡。而如今的人,審視美的能力和意識正在悄悄喪失,而審視醜的好奇和獵奇心卻比比皆是。尼采說:“與怪獸搏鬥的人,要謹防自己也變成怪獸。”是的,你的心若簡單,世界就簡單。你的心若美好,世界就美好。因為,一個人的審美觀何嘗不是一個人的世界觀?

當你捧書閱讀的一瞬,連世界都安靜了下來,上蒼微笑著俯視著你,俯視著向善向美的一顆心。自幼與好書為鄰的人,養成良好的閱讀品味和閱讀習慣。一個人的閱讀品味的高低,也決定了他視野和思想的高低。

那麼,讀書不要想著實用,也不要有功利心。讀書只是謀心,只是為了自身的修養。邂逅一本好書,如同邂逅一個善美之人,一顆善美之心。那麼,讀最美的文字,養一顆潔淨的心,做最真的人。

讀書,原來是一陣春雨喚醒一朵花,是一陣風吹醒一片雲,是一顆心靈去喚醒另一顆心靈。

卷首語《把文字養在心裡》,此為陝西女作家李娟的佳作,請欣賞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