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小彭同學開始了他“蓄謀已久”的旅行。

旅行一路向北,從現代的高速公路到古代的“高速公路”——西京古道。

位於韶關乳源大橋鎮上的西京古道,是古代嶺南地區北上京城的重要通道,但隨著歷史與交通方式的變遷,很長一段時間內,這條古道沉睡在大地與荒草之下。2016年,一場南粵古驛道活化利用的行動重新喚醒了這條古道,遊客多了,揹包客也多了起來,西京古道活了。去年,小彭同學曾以新聞工作者的身份有幸親歷、見證了西京古道活化的過程,雖匆匆邂逅古道,但已神往。這不,“蓄謀已久”後,上週末小彭同學獨自一人揹包徒步了西京古道乳源段,再遇那山、那水、那古道,此刻此情難忘懷。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兩天旅程的全副家當。

出行時間兩天,準備時間只有短短的三天,匆忙卻有條不紊。臨行前,小彭同學更新了一下裝備,分為了衣服洗漱用品類、證件錢財類、口糧專區類、應急藥品類、攝影裝備類、戶外用品類、通訊及充電器類。兩天的慘痛的經歷證明:一、儘量減少不必要的物品,小彭同學準備的行囊剛好5KG,在第二天徒步山路的時候那感覺別提有多酸爽。二、戶外用品類,鞋子一定要專業的防水登山鞋或徒步鞋,在第二天登頂西京古道猴子嶺心韓亭的那一刻,狂風大雨,下山沒幾步鞋子就全溼掉了。三、當然不能忘了準備登山杖,幸好大雨過後下山過程中,小彭同學找到了一根竹竿,把它命名“功勳杖”,實現了“零撲街”的偉大壯舉。四、記得做好防曬及防蟲的準備,能不露肉就少露點,露的和沒露的基本上就是亞洲人和非洲人的區別,另外記得帶上花露水或驅風油,把自己醃入味了蟲子就不會來了,小彭同學除了與一隻小蜜蜂有親密接觸外,一切安好。五、時刻保持充電寶都足夠的電量,這是小彭同學最為慶幸的事情,沒有因手機電量不足而錯過拍攝美景,這兩天,一路美景太多了,你會捨不得走,捨不得不拍的。六、口糧也要準備,第二天徒步前,農莊老闆一家給小彭同學送了客家人特色的玉米窩窩、米餅,可以說小彭同學靠著他們送的口糧成功走下山了。七、隨身準備止血貼、酒精片、口哨等戶外應急小物品也是極好的,佔用空間極少。

兩天的行程,小彭同學本著“太陽兇猛,且行且珍惜”的中心思想,初步制定了“早上最適宜‘闖進’古道及長興老街農貿市場,中午及下午窩在酒店最為舒適,傍晚尋找夕陽與星光下的大橋鎮老屋村的獨特韻味”的行程戰術,第一天的行程如下:

第一天:探尋老屋村舊時光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早上七點半的廣州南站。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旅程開始。

從廣州南站到韶關站只用了51分鐘,廣州南站早上六點後就比較多人了,記得需要提前到達南站。從韶關站到大橋鎮老屋村可選擇打車過去,在韶關站出站負一樓有專門的出租車候車區,打車很方便。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發現“南粵古驛道”指示牌。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沿途可見南水湖國家溼地公園。

韶關站—老屋村有三條路線,一是開車走京港澳高速(G4),二是開車走S323—S249,三是到韶關客運站(韶關站隔壁)—乳源客運站—大橋客運站。小彭同學走的是S323—S249,全程約65公里、1小時30分鐘車程。出租車師傅是韶關市區人,姓謝,今年剛50歲,很是熱情健談,他說這兩年到大橋鎮去玩的人多了起來。途經S249,在對面車道有一入口,是前往南水湖國家溼地公園的,沿途發現有數個“南粵古驛道”指示牌。一路上風景美如畫,喀斯特地貌的絕美風景是廣東省內大多數地方所沒有的。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曬滿穀子的老屋村。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清澈見底的河水。

1小時30分鐘後,下車,老屋村就在眼前。大橋鎮老屋村,在西京古道山腳下,古代或因古道而聚集、遷徙而成,村內保存有大量的古建築群,形制講究,很有韻味,村內有觀瀾書院、步蟾書院、許氏宗祠、一池荷花、數對功名石、長興老街、大橋河步堤等。剛到老屋村時,廣場上曬滿了穀子、藥材等,從廣場往下走,就是大橋河步堤。據村裡人介紹,步堤是去年趕在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活動前修建好的,現在成為了當地村民散步休閒的好去處,小彭同學也看到了有不少的外地遊客前來遊玩。沿著整潔的步道可下至大橋河邊,親測水淺且清澈見底,一群鴨子從河的一邊遊向河的另一邊,樂此不疲。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老屋村旁大橋河步堤。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盤龍祠。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傳習所。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通濟橋。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靜心亭、鳥語廊。

大橋河步堤分為上下兩段,以通濟橋為分界,止於盤龍祠前的公路,全長約800米,沿途可進入老屋村,串聯通濟橋、長興老街、盤龍祠、大橋鎮傳習所等節點,小彭同學選擇一條道路走到黑,直走步堤,計劃傍晚再去老屋村內。目前,步堤上正在建設幾處景觀小品如鳥語廊等,在鳥語廊的對面(跨大橋河),是崇安醫院,村內其實還有大橋鎮衛生站,都離西京古道不遠。步堤到頭過馬路就是盤龍祠,去的當天寺廟大門合上,但有側道可進廟上香,拜的是觀世音菩薩。在盤龍祠左邊,則是新的許氏宗祠、大橋鎮傳習所(非物質文化遺產聖祖祭、契娭生日、西京古道石階除道,曾有英石展覽),可惜都是合上了門,或許是週末的緣故。

在寺廟的右側,就是小彭同學晚上要住木屋的地方——三森農莊。找到三森農莊也是一種緣分,小彭同學本來還沒訂好住宿的,想著到大橋鎮或老屋村碰碰運氣的(住宿預訂平臺上,酒店或民宿多在南嶺國家森林公園附近,當地的住宿極為少見),可謂“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路的盡頭,抬頭一看,哎呦,晚上不用發愁了。據農莊劉老闆介紹,此處農莊是他去年才接手的,花了100多萬進行改造,目前有豪華木屋3間(300多一晚)、7間雙人木屋(238一晚,有麻將桌)、4間單人木屋(158一晚),農莊內依託天然的喀斯特地貌與溶洞、石灰岩等建造而成,為風景園林式農莊,你能想象連廁所都是風景園林式的嗎?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吃的方面:農莊多為農家菜,材料多為農莊自己產出的。他家的菜量和飯量都是大,很大,他家的一碗飯和小彭同學理解的一碗飯有很大的出入,真是料足、味道正!單人吃的話性價比差點,但如果是團體的話,人均40元不到。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三森農莊木屋。

住的方面:由於幾間單人房和幾間雙人房被深圳來的遊客包下來了,小彭同學選擇了一間帶小陽臺的雙人木屋,木屋為上了油漆的黃色,很有質感,房間內黃木板、黃屋頂,白床,衛生間在陽臺外面,廁所裡面有假山。有些朋友會擔心假山、木屋蚊子會比較多,衛生間裡蚊子確實比較多一點,但房間內有電蚊香液,晚上睡覺還沒感覺有蚊子叫你起床。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下午的時光都是在農莊裡度過的,你可以去逛逛農莊內的風景園林式小景觀,可以登上三間豪華木屋外的“雲端假山步道”,俯瞰老屋村,不失為一種美的享受。如果想要納涼的可到農莊內瀑布處,瞬間比外面低了7、8度。陽光透過木屋窗簾縫打在床上,慵懶地睡個午覺或向老闆討一兩紅茶打磨廣東里的夏日時光,也是極好的選擇。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觀瀾書院。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南粵古驛道信息柱。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髒兮兮的小貓。

下午五點,可以出動了。沿著大橋河步堤往回走,右拐進入老屋村,看到了就是觀瀾書院,它建築規制完整嚴謹,為三進,內設戲臺,拜孔夫子,為乳源縣古代書院建築的典範,是乳源客家文化的重要載體。書院外為一片小廣場,灰瓦白牆外,南粵古驛道信息柱悠然自立。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許氏宗祠。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石榴花。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搖尾巴的狗狗。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圓月初上。

往大橋鎮中心小學方向走,就到了步蟾書院,再往裡走,穿過小巷,迎面一池荷花,繞池一棟棟老房子規整而立,這裡就是老屋村的核心區了。池的對岸是老的許氏宗祠,外面立著幾對功名石。畢竟是快到秋分了,傍晚六點半,天就有點黑了,幾條老狗偶爾吠幾聲,便跟在身後搖尾巴了。這時候,天微暗、炊煙升起,恰到好處的幾聲犬吠,淡淡的圓月和幾顆星星掛在了空中,內心極靜。老村與老屋、“闖入”的外人與老犬自然相處。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在長興老街裡,點了一份青瓜炒肉,老闆提著兩根小青瓜就拾掇出一盤菜,一如既往的料足、味道正!回到農莊後,想去泡溫泉的朋友可跟老闆說一聲,2公里外有一處溫泉,老闆可安排車輛送你去,80元門票,時間不限。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第一天運動軌跡。

好吧,林間夜晚多寂靜,聽著幾聲鳥鳴,安然入睡。

第二天:那山、那水、那人、那古道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早上七點半起床是一個很舒服的時間,到長興老街市場那裡已是人聲鼎沸了,到許阿姨的雲吞店吃上一碗雲吞,聽許阿姨說老街現在在整體裝修,由當地政府出錢裝修,近期都是處於施工狀態。這裡插一個小趣聞:小彭同學在拍許阿姨的時候,阿姨一開始並沒有發現,當看到鏡頭時候的第一反應是笑了起來,她的笑很好看。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盯著小彭同學笑的九個月大的小孩。

西京古道遺址公園的起點就處於三森農莊旁邊,回去退房(次日12點前退房)的時候,碰上了劉老闆一家在吃早飯,劉大叔、許姐熱情邀請,小彭只好厚著臉皮吃上了客家人的特色早餐:玉米窩窩、米餅還有油茶,臨行前,他們還給了幾個米餅,可以說是帶著當地村民送的口糧上山去的,這幫了小彭同學大忙!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西京古道(五里橋段)。

早上九點準,29度,小彭同學開始了他的徒步西京古道之旅。約一米見寬的石板路兩旁是菜地,旁開水渠,山澗泉水嘩啦啦流動,黑褐色的岩石隨處可見,凌亂卻不失美觀,成為古道上的風景;各類植物自然生長,時不時可見草叢聳動,定睛一看卻是幾隻嬉戲的小鳥、打鬧的家雞。這段古道就是五里橋古道,全長約800米,沿途豎有南粵古驛道指示牌、植物標識牌,指引清晰。前行100米即有一處瀑布,有觀景臺與數個石墩,水聲甚大。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象兌亭。

前行700米,就是五里橋古道的終點——象兌亭。象兌亭是舊時供來往行人歇息的亭子,石磚結構,亭內遮陰效果好,可以把這裡作為第一個休息點。亭外有泉水,可掬一手泉水試下清冽、甘甜的感覺,並補充身體水分。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西京古道標距柱。(至猴子嶺心韓亭共有10個)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G4國道下的涵洞及南粵古驛道標識。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坪乳公路。

休息15分鐘後,可前往猴子嶺連接線,這條連接線下一個休息點是復興亭。猴子嶺連接線左手邊就是坪乳公路了,右手邊是一路的百日菊、黃秋英等,繁花簇擁,美不勝收,是名副其實的“網紅打卡點”。再前行約300米,就是復興亭的,復興亭後的那段連接線草叢茂密,不好通行,小彭同學硬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走出一條路。其實連接線的終點還是坪乳公路,所以可以直接走坪乳公路(東北方向),下山返程就直接走這條公路了,但千萬要注意來往車輛。前行1.2公里,跨過坪乳公路,穿過G4(京港澳高速)地下涵洞,前行300米就到達猴子嶺段古道了。至此,沿途都有南粵古驛道的標記指引。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西京古道猴子嶺。

到了猴子嶺開始的這段古道是水泥路,最為難走了,水泥路硬,行走不舒服,且路兩旁雖有樹林,但較矮,部分路段無法遮陽。走到水泥路盡頭,竟是分叉路口,往左是一戶民居,往右是一段碎石路,到達這裡後,小彭同學沒發現古道指引,又因左有一條老狗,只好往右行走。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山下快要熟了的水稻。

右上行走100米後,可見一大片快要熟了的水稻。此時恰好有一位大叔放牛經過,上前請問古道的蹤跡。大叔不能說話,手忙腳亂地做著手勢,後面看我不甚明白,就把牛栓好,直接帶我上山了。走的應該是一路小路,左拐右拐走了100多米後,低頭一看,終於又看見石板路了。大叔指了指下方的路,再拍了拍草,原來這段古道是從下方通上來的,但由於草長得茂盛已經把路掩蓋了。小彭同學一再感謝這位不知姓名的大叔,又踏上了古道。

這段的古道走勢往上爬,約半米寬,較窄且陡。走到一半,手機就自動進入待機狀態了,原來拍攝時間長且內外溫度高自動停止工作了。此時,小彭同學陷入了第一個困境:水快沒了,乏力。這時候,村民們送的口糧救了我。吃完乾糧,歇息了十分鐘正準備登頂的時候,陷入了第二個困境:起風了,有小雨飄起,頭頂一大片黑雲,幾聲雷響起了,山雨欲來風滿樓,小彭同學要做決定了——登頂或下山。小彭同學選擇的是登頂,想著一是離登頂不遠了,不能半途而廢,二是心韓亭就在前面,最近的只有那裡可以躲雨。

咬咬牙,只能加快速度往上走了,風呼呼地吹,雙耳灌滿了風,前面還是一段很陡的路,壯壯膽一步一步看準了往上爬,上到了一段較為平緩的路上。一看,竟看到漫山的波斯菊在風中起舞!那一刻真是又是擔心又是興奮,風更大了,雨也大了,心韓亭還沒找到,只看到頭頂的黑雲和高壓電線杆,不慌那是騙人的。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草叢中那一截亭角。

沒辦法,只能往前走了,路兩旁的荒草與波斯菊晃動得很是厲害,單反鏡頭前面滿是水滴,前行100米,遠遠看見了一截亭角,心中大喜!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心韓亭。

再往前50米,確信無疑了,上午11:56,小雨,小彭同學成功登頂西京古道猴子嶺心韓亭!

下一秒,大雨如期而至,亭內笑看風雲。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第二天徒步軌跡,全程9.74公里,加上休息時間共用時4小時40分鐘,共爬升330.6米。

小彭同學走驛道:一場“蓄謀已久”的西京古道之旅

功勳杖。

山雨來得快去得也快,倒是石板路變得更滑了,小彭同學在心韓亭(此亭是為了紀念韓愈,韓愈被貶謫路經此處)內找到了一截竹竿,拿來用正是合適,給它取名為“功勳杖”,一步一杖,“篤、篤、篤”的敲擊聲迴盪在山間,頗有蘇東坡“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的氣勢,硬生生實現了“零撲街”的偉大壯舉。下山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只要你狠下心不再留戀美景。一個半小時候,安全回到三森農莊,向老闆討了個地方洗澡、休息、午餐。

下午三點半,搭著老闆的車前往韶關站。沿途,劉大叔自豪地說:“你看,我們乳源那段公路才叫做美呢。”

是呀,這裡的那山、那水、那人、那古道都是美得很呢。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