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針到底能留幾天?真是長也不是,短也不是……

話題討論

留置針到底能留幾天?

6床住著張阿姨,7床住著馬阿姨,她倆都是乳腺癌患者。近日,因為留置針留置時間問題,她倆心裡有個解不開的疙瘩。

張阿姨感到不解的是:前一天才打的留置針,第二天滴速就慢了,想撐到第三天還是沒撐到,護士給拔了重新打。同樣是留置針,為什麼隔壁床的馬阿姨卻能用上2周?

確實,隔壁床的馬阿姨留置針使用時間已經有足足2周時間了。

但馬阿姨也有她的困惑:留置針已經用了2周,不紅不痛,滴速也正常,再多留幾天有沒有關係?會不會發炎(感染)?

責任護士小A心裡犯嘀咕:真的是留置時間長也不是,留置時間短更不是,下次乾脆就留3-4天拔了算了,免得病人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以前是護士感到困惑,現在是病人感到不解。面對這樣的問題,作為責任護士該如何解釋是好呢?

現結合張阿姨與馬阿姨所困惑的問題進行解答。歡迎留言參與討論。

No.1外周靜脈留置針能留幾天?

關於留置時間,你可以這樣解釋:

按照國家行業標準:外周靜脈留置針應3-4天(72~96h)更換一次。如果穿刺部位有紅腫、滲出、疼痛等表現,應該立即拔除。

根據美國(INS)標準:目前留置針沒有最佳留置時間,但在選擇外周靜脈留置針時,往往結合預期的輸液治療時間,比如少於6天的輸液選擇打外周靜脈留置針,如果大於1周,則會建議深靜脈置管或者留置PICC(經外周靜脈中心靜脈置管)。但是當留置針出現紅腫、疼痛、滴速減慢等情況時,也要馬上拔除。

總之,留置針能留多久,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但專家建議,外周留置針最好不要超過7天,預先評估可能會超過7天的,建議深靜脈置管或者留置PICC。責任護士每天都會進行評估,如果有問題隨時拔除,重新留置。

留置針到底能留幾天?真是長也不是,短也不是……

No.2為什麼留置時間差那麼多?

如題,為什麼兩者留置時間相差那麼多呢?其實,影響留置時間的原因有很多,你可以結合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就幾個關鍵問題來進行解釋,只要病人能夠聽明白就可以。

先來看留置部位:張阿姨打在手背,馬阿姨打在前臂,兩個部位活動度是不一樣的。隨著肢體活動及肌肉收縮,留置針軟管會對靜脈造成刺激,從而發生靜脈炎、輸液外滲/滲出等情況。相對而言,打在前臂部位的留置針就比打在手背部位的要更好些。

再來看靜脈用藥:張阿姨在輸的是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這個藥物本來就容易引起靜脈炎,也就是容易出現紅腫疼痛、靜脈變硬等情況;馬阿姨輸的液體少,用的是白蛋白、速尿,輸完以後要用生理鹽水衝管。就藥物對靜脈的刺激,也是張阿姨的厲害。

除了這些因素,還與所患疾病的嚴重程度、基礎疾病、是否高凝狀態等因素有關,當然與護士維護是否規範等因素也是相關的。

聽完解釋,張阿姨與馬阿姨的困惑已經減少了一大半。

No.3多留幾天會不會感染?

經瞭解,馬阿姨的心意是這枚留置針最好能留到出院,但又擔心留的時間長了會引起感染。其實,馬阿姨有這樣的想法,心情也可以理解。

那麼,留置針感染與留置時間是否有相關性呢?答案是肯定的。因此,如果不再需要輸液,外周靜脈留置針就建議儘早拔除。如果還需要輸液治療,那就要班班評估,發現穿刺點局部有紅腫、疼痛、滴速減慢等症狀,就要隨時拔除。

除了護士要做好班班評估,責任護士還要向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告知有任何不適,及時主動報告醫護人員。

No.4外周留置針多久更換敷貼?

這個問題不是馬阿姨提出來的,但需要護士人人知曉:

①外周靜脈留置針用的是透明敷料,一般情況下至少7天更換一次敷料。

②發現留置針穿刺部位有滲血、滲液、敷貼卷邊,就要隨時更換敷貼。

儘管如此,由於種種原因,仍然會有透明敷貼更換時間超過7天未及時更換的現象。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留置針軟管在進入血管後,由於溫度變化,軟管會變軟,在更換敷貼時很容易被帶出血管外,操作時需特別小心。實在不方便操作的,那就留置7天拔除,重新留置新的留置針。

平時大家還是要嚴格按照科室規定執行。但遇到像馬阿姨這種特殊情況,能夠辨證的思考問題,尋求解決方法才是護士專業度的體現。希望大家都能認真的對待發現的每一個問題,並給予專業的評估判斷,不要依賴於“科室那麼規定的!課本就是那麼寫的!”,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歡迎您到中華現代護理雜誌平臺投稿:[email protecte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