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我們曾向蘇聯引進這種飛機,如今我們又把它賣到了俄羅斯去

《石家莊日報》近日報道,俄羅斯圖波列夫研發中心在2019中國國際通用航空博覽會期間,代表俄方意向用戶與航空工業通飛華北公司達成採購10架Y5B飛機的意向,計劃分2批簽署合同和交付。

如果該意向最後成功轉化為正式合同,那就標誌著運-5這種古老雙翼機在我國經過數十年長期生產後,仍具有旺盛生命力,將撬開俄羅斯市場的大門,作為安-2的正統後裔成功返銷俄羅斯。

當年我們曾向蘇聯引進這種飛機,如今我們又把它賣到了俄羅斯去

1947年根據蘇聯林業部的要求,安託諾夫開始研製安-2以取代重量更輕並廣泛採用木製結構的波利卡波夫波-2雙翼機,後者被大量應用在農業和公共事業領域。雖然同為雙翼機,但安-2改為更用耐久的全金屬結構,帶封閉駕駛艙和一個可容納十二名乘客的機艙。

安-2在1947年投產後大獲成功,該機皮實耐用廉價,具有優秀的低速飛行性能和短距起降能力,因而被蘇聯廣泛應用於輕型運輸、跳傘運動、農林作業和其他適合於大型低速雙翼機的領域。因過於受歡迎,安-2的批量生產到1991年底才結束,總產量高達13000多架。安-2主要生產活動持續了45年之久,創造了一項吉尼斯世界紀錄。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人仍利用蘇聯時代剩餘的零部件稀稀拉拉地生產安-2,到2001年最後4架安-2被交付越南,徹底結束了該機在俄羅斯的生產歷史。

當年我們曾向蘇聯引進這種飛機,如今我們又把它賣到了俄羅斯去

近年來在獨聯體國家通航領域大批服役的蘇聯時代生產的安-2因持續老化紛紛退役,其後繼機問題浮出水面。烏克蘭安東諾夫公司在2013年提出的安-2-100渦槳改進型受到用戶青睞,該機可用老式安-2通過升級1500馬力MS-14渦槳發動機來升級翻新,因此獲得許多訂單。

俄羅斯方面則認為最適合取代安-2的將是通過現代科技“高清重置”新一代安-2,該機就是俄羅斯西伯利亞航空研究所在2015年首飛的TVS-2,通過換裝霍尼韋爾TPE331渦槳發動機和全碳纖維結構機翼來大幅提高性能,但其驗證機在2017年6月墜毀和高昂價格阻礙了該機進一步發展。於是俄羅斯通航企業把目光轉向東方。

當年我們曾向蘇聯引進這種飛機,如今我們又把它賣到了俄羅斯去

我國是在1956年從蘇聯引進安-2全套技術圖紙獲得該機生產許可的,安-2國產型運-5於1957年10月在南昌飛機制造廠下線,從此該機開始了在我國軍用和民用領域長時間服役的傳奇歷史。運-5的生產線也幾經輾轉,最後在1970年落在石家莊紅星機械廠。到2001年安-2的生產在俄羅斯結束後,石家莊就成為此型號的全球唯一生產基地。

此次中俄雙方談判的Y5B就是石家莊生產的運-5B多用途型,該型號是產量最大的運-5,最大改進是可在上翼翼尖安裝“多片開裂式帆片”,能大幅降低誘導阻力,提高燃油效率。與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渦槳型安-2相比,仍採用活塞發動機的運-5B無疑在採購和維護成本上具有大幅優勢,並能沿用俄方用戶安-2的維護體系,省錢又好用,這應該是俄羅斯看中Y5B的最大原因。

當年我們曾向蘇聯引進這種飛機,如今我們又把它賣到了俄羅斯去

​在《石家莊日報》的報道中, 航空工業通飛華北公司對此次洽談合作非常重視,該公司將與俄方密切協調,促成合作落實,實現Y5B返銷俄羅斯,佔領安-2後繼機市場。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