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潛水基礎知識

自由潛水基礎知識

自由潛水組織:大致分為AIDA、SSI、PADI。

哪個自由潛水組織比較好?

這個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每個自由潛水組織都有各自的優勢和劣勢,而單純的評價好壞是不負責任的。實話說,都有特別優勢的地方,也各自存在不足。

特別是在自由潛水初級課程中,每個組織的課程內容和訓練安排相差不大,而此時,你所需要關注的並不是潛水機構的名字,而應該是教練本身。教練的自由潛水經驗以及教學方式,特別是嚴謹程度,都是你需要考量的。當然,每個機構的各個級別的核心表現要求也略有差異,下面的表格可以查看級別對應關係以及部分可量化的表現要求:

自由潛水基礎知識

 特別要注意的是,切不能以各個組織對每個級別的要求進行橫向比較以得出誰好誰壞的結論。每個組織的標準和表現要求都是結合了很多考量因素。所以,其實和水肺學習一樣,在選定教練前多溝通和比較,而不是單純的用自由潛水機構來選擇。

自由潛水基礎知識

學習自由潛水要做什麼準備?

除了身體健康,不存在禁止自由潛水的疾病和情況外,而大家特別關注的就是關於游泳的問題。

首先,既然你參加的是水上運動,無論是水肺潛水還是自由潛水,你都需要練習好游泳。並不是說需要成為游泳健將,而是有一定的能力進行徒手游泳。其次,你需要提前練習法蘭左耳壓平衡方式(後面詳述)。

自由潛水基礎知識

 自由潛水安全麼?

和任何運動和戶外活動一樣,潛水有風險,無論是水肺還是自由潛水不可迴避的是存在安全風險。但是,休閒自由潛水和競技類型的自由潛水不同,並不是以打破紀錄為目的。在課程中,你將會學習到常見的並且很好避免的風險類型和如何處理。特別提醒的是,自由潛水的最大原則是“永遠不要獨自潛水”。無論是LMC(自主意識喪失)還是BO(黑視昏迷)本身在陸地上並不危險,而危險的是在水中一旦發生,將會有溺水的風險。此時,潛伴的看護就顯得尤為重要。

自由潛水基礎知識

憋氣很差能學自由潛水麼?

一般還未學習自由潛水的人第一句話就會問:教練,我憋氣很差,能學自由潛水麼?其實,在課程中我們會教授閉氣技巧,通過技巧的學習,正常人都可以很輕鬆的達到1分半鐘的水平甚至2分鐘以上。所以,在課程開始前不要糾結閉氣時間,你一定可以的。

自由潛水基礎知識

法蘭左是什麼?

法蘭左(Frenzel)是一種自由潛水常見的耳壓平衡方式,一般來說,約有三分之一的人是天生就會的。而其他的三分之二都需要靠後天的訓練找到感覺。當然,後天需要訓練的時間因人而異。除了在陸地上進行訓練之外,下水後因為頭朝下的原因而更難做出所以不一定陸地上成功練出的就一定能在水下完成。同時,由於水壓的關係也會提高水下法蘭左耳壓平衡的難度。

雖然,在PADI的課程標準中並未嚴格要求一定需要通過法蘭左耳壓平衡的方式下潛才算通過考核,但亞洲人的耳咽管天生較歐美人細,而通過傳統的水肺閥式(Valsalva)耳壓平衡很難順利達到10米以下的深度,所以在課程中都會進行法蘭左的教授與練習。

自由潛水基礎知識

PADI的基礎自由潛水員和自由潛水員如何區分?

可參考之前的表格看出,AIDA的1星課程/PADI和SSI的基礎自由潛水員課程都列於2星或自由潛水員課程之前,但這些級別並不是學習自由潛水員級別的先決條件。

簡單來說,1星課程或基礎自由潛水員課程是2星或自由潛水課程的一部分。而這些基礎級別僅僅是給有場地限制(深度)或是隻想初步瞭解或體驗一下自由潛水的同學所設置。正常來說,入門課程直接就可以學習AIDA2星課程或PADI自由潛水員或SSI的Level 1級別。

自由潛水基礎知識

關於通過率?

自由潛水,不是一個為了通過或拿證的運動,是需要在學習後通過持續的訓練去提高自己的水平。一般來說,自由潛水員課程通過率在50%-60%,而不能順利畢業的原因很多,但很大部分是因為耳壓平衡的原因導致下潛深度不能達到標準要求。當然,除此之外也經歷過因為閉氣時間或鴨式入水等原因沒有發證的情況。

自由潛水並不是讓你突破自己的極限,而是通過科學的循序漸進地訓練,將自己個人的極限推的再遠一些。

所以,要學習自由潛水的潛水員一定要放好心態,學習如何安全地自由潛水,遠比一張證書要來的重要。如果在一次課程中沒有通過考核,可以在教練下次授課時安排前往進行補考即可。

自由潛水基礎知識

可以自己練習自由潛水?

不要去根據網上的一些內容去訓練與自己水平和級別不符的技巧,所有訓練都是存在一定風險的。請在教練的指導下進行相應的訓練

自由潛水基礎知識

不同自由潛水機構間可以相互認證麼?

這個問題也逐漸變得普遍。在水肺中,比如OW是在SSI學習的,AOW想要來到PADI進行考證,作為教練,都會在正式開始課程前對你的水平進行評估。如果達到要求,便可以開始下一階段的課程。

自由潛水也有類似的方式。在之前的圖表中看到了三大自由潛水組織同等級別的比較,但要特別提醒的是在可量化的表現要求中,如果之前的證書所達到的要求比較低,那就需要你在進階另一個組織的課程前增加考試。比如,PADI的自由潛水員課程動態平潛要求25米,如果你想學習AIDA的3星課程,那首先你要能達到AIDA2星所要求的動態平潛40米的水平。恆重下潛這一項也是同理。

其實個人認為,去接觸不同潛水組織的課程與教學也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評判與分析,正如“取其精華,棄之糟粕”所說的那樣。

自由潛水基礎知識

關於水肺和自由潛的切換?

水肺潛水和自由潛水之間的切換是有相關的規定和原則的,就像水肺潛水後有禁飛期一樣。具體的深層原理在此不贅述,課程中會有詳細的講解,主要原則是:

單瓶水肺後12小時/多瓶水肺後24小時再進行自由潛水(AIDA)

自由潛水後12小時再進行水肺潛水(休閒自由潛水一般不需要)

自由潛水基礎知識

特別強調:

水肺潛水每潛間隙不要從事自由潛水。即便你覺得只是扎個猛子下去2-3米像浮潛一般沒什麼,但也存在罹患減壓病風險

如果在同一次潛水行程中兩種潛水都想玩,推薦先安排自由潛水,再進行水肺潛水,這種方式會減少切換等待時間。

切勿在自由潛水時,從水肺潛水員調節器裡吸氣!

自由潛水基礎知識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