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绘画高清真迹——花鸟篇


《蝴蝶牡丹图轴》75X47cm,钤印:白石翁

《花鸟图轴》101.5X33.7cm,钤印:白石翁,收藏印:湖南省博物馆藏品章

《荷花图》,荷花象征高洁、清廉、神圣与富贵。大片泼墨荷叶位于画面上方三分之一出,左上角一朵洋红荷花冒出,颇有动感。 “绍杰乡先生”为曾绍杰。,生于湖南湘乡,曾国潢后人。工篆刻,初习吴宪斋、赵无闷、黄牧甫。1912年前往重庆避难,与乔大壮先生毗邻,一有空便向乔先生请益求教,自此别开意境,上溯秦汉及战国玺印,兼好隋唐宋元官印。曾任中国文化大学美术系教授。

《荷花图》,齐白石画荷,常常回忆起当年种荷、栽藕、采剥莲子的情景,而不是去作“出污泥而不染”的自喻。一次在北京北海公园观荷,他吟诗曰:“闲看北海荷千顷,强说潇湘水更清。岸上小亭终日坐,秋来无此雨声声。”在他的感觉中,家乡雨打秋荷的声音都与北海不同,都让人怀恋。白石老人对荷花的描绘有数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此幅则是以墨淡为叶,笔墨酣畅。

《紫葡萄图》,古今绘画以葡萄为题材的作品中,明朝写意花鸟画家徐渭的葡萄为一绝。他的代表作《墨葡萄图》用笔恣肆,墨色淋漓。齐白石对徐渭极为推崇,徐渭另一副代表作《杂花图卷》上盖有齐白石鉴赏印章。徐渭的绘画主观感情色彩强烈,笔墨挥洒放纵,把中国写意花鸟画推向了书写强烈思想情感的最高境界,这些都深刻影响了齐白石的绘画观念和技巧。


《红梅图》到了晚年,梅成为齐白石喜画的题材,晚期齐白石画梅写意,此幅红梅设色艳丽,粗枝大花,行笔苍劲,布局新颖。此幅梅花系用洋红颜料画成,用色“艳不娇妖”,洋红是从西方引进的颜色,浓艳明亮胜过朱砂。此画所钤“白石”朱文印,现存于北京画院,材质为青田石,印面2.3厘米见方,1936年制。边款:丙子客成都,自倣前刻。白石。该印文当出自此枚印章右下角未磨损之前印制。

《菊花图》,长寿、幸福、吉祥等是白石老人一生的渴求,菊花在万物萧疏的秋天开放,喻年高体健,有长寿之意。此幅画中菊花,画面随性,用笔凝练,色彩突出,画面艳丽浓烈,墨色均衡,以色彰墨,部分菊花着红色、黄色,并以红色、墨色线条勾勒,菊叶墨色有浓有淡,画面生动。画中所钤“最工者愁”白文印,材质为青田石,印面3厘米见方。印文首见于齐白石《名园无二》,画作于1947年,故此印下限约为1947年。

《秋荷》,此幅画为徐悲鸿、齐白石等人为“梅奴先生”所绘册页之一,为白石老人九十一岁时所作。此幅册而中,两片荷叶施以彩墨,墨气氤氲,残损的荷花在枯荷下半露出来,前景的藕干苍劲挺拔,构图新颖简洁,笔法简练。白石举家迁至梅公祠后,即在门前水塘内,种下不少荷花,夏末秋初,结的莲蓬很多,他在塘边用稻草盖了一个棚子,嘱咐两个儿子轮流看守。荷花唤起的是白石老人对家乡乡居生活的追思。


《菊花图》,画中所钤“白石”朱文印,材质为青田石,印面2.3厘米见方,1936年制。白石。另一枚 “寄萍堂”白文印,材质为寿山石,印面3*3.2厘米。首见于齐白石《柳牛》,印又见于1933年重制手拓之《白石印草》,此印约刻于1930-1933年间。“寄萍堂”是齐白石的斋号之一。1906年秋,白石三出三归回湘潭,购买了一栋旧式购买了一栋旧式瓦屋,翻盖一新,取名“寄萍堂”。

《红梅图》,齐白石梅花也很有特色。他一生画的梅花也有很多。齐白石画梅,在技法上以凝重的金石笔法画枝干,以浓艳的洋红点花卉。1900年,齐白石租下湘潭莲花寨下的梅公祠房屋,举家迁至此处居住。到了晚年,梅花成为齐白石喜画的题材。画这幅画时齐白石已96岁,由于生理机能衰退,手颤抖,线条与墨色更为粗犷,但依然能感受到他苍劲的行笔和新颖的布局。

《红梅图》,齐白石画梅花学习同乡前辈尹金阳颇多。齐白石所绘梅花除了取法尹金阳,又参照杨无咎、金农、吴昌硕等人,60岁以前的梅花画面取景较阔,花枝繁茂,前后空间和枝干都有所交代。陈师曾认为工笔画梅花,费力又不好看,齐白石听取他的建议,改变画法。60岁以后比较抽象,画面简练很多,减少了写实的元素。


《荔枝螳螂图》,荔枝寓利子利孙,聪明伶俐之意。徐寅(徐夤)(唐末至五代),字昭梦,莆田(今福建莆田市人),唐末至五代文学家,曾作《咏荔枝》二首,其二曰:“日日薰风卷瘴烟,南园珍果荔枝先。灵鸦啄破琼津滴,宝器盛来蚌腹圆。锦里只闻消醉渴,蕊宫惟合赠神仙。何人剌出猩猩血,深染罗纹遍壳鲜。”齐白石“徐寅已说荔枝先”即借用“南园珍果荔枝先”一句。

《寿桃图》自古以来,桃始终被作为福寿吉祥的象征。因此千百年来一直被画家当做吉祥的象征表现出来,由此也折射出人民群众热爱生活、追求上手的美好愿望。全画只撷取桃树的局部,用笔凝练遒劲,以大写意笔法直接用洋红泼写桃实,色彩使用与水墨相得益彰,展示了勃勃的生命力,让人叹为观止。画作署款中的“三千年之果”,寓意福寿千年的寿桃,语出王母蟠桃会的神话故事,意即,年年开花,年年结果,祝人长寿。

《菜蔬图》1906年,齐白石在梅公祠的房屋和祠堂的祭田典期届满,遂在余霞峰山脚下买了一所破旧房屋和二十亩水田。齐白石把破旧的房屋翻盖一新,取名为“寄萍堂”。又在堂内造一书室,因远游时得来的八块砚石置于室中,所以得名“八砚楼”。画中署款即源于此。


《青蛙蒲苇图》此画中,齐白石纯用水墨画两丛结了果实的菖蒲,草间有三只蛙。不画土,也不画水,也不管前后空间是否恰当,直把想画的画出来。这是老人90岁以后作品的一大特点。图中的题跋把上下分散的草和蛙连成一体,给画面以完整感。该画为齐白石1952年赠送湖南文物管理委员会的一件作品。

《富贵白头图》,齐白石87岁画于京华。

此件佛手山茱萸扇面为目前发现的齐白石有年款作品中最早的一件。款中题“光绪□八年”有两种可能,一为十八年,一为二十八年。从款书风格、水准看,应是1892年所作。1902年为40岁,开始远游,书画风格比此图成熟。题款中的“夫子”为胡沁园,他是齐白石从木匠走向职业画家的恩师,同时也是齐白石的第一位花鸟画老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