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再造新荔湾


牛!再造新荔湾

谈起荔湾,可能浮现在很多街坊心头的词有:老西关、老城区、老广州……

牛!再造新荔湾

▲聚龙村 | via 网络

老荔湾是广州历史文化街区最多、历史建筑最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区,有丰富的文化资源需要深挖。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这正是荔湾的亮点,也是差异化所在。有差异,才有前景有未来。

今年初,新任荔湾区委书记陈小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下一步将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成为荔湾战略性支柱产业。”,也就是说文化是打造新荔湾的重要名片,要大力引进文化创意产业,吸引文化消费。这就要求探索旧城改造与文化产业相融合的新模式,打造全国一流的岭南历史文化街区。


牛!再造新荔湾

▲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效果图


本期,芳村杂志编辑部小芳和街坊一起领略荔湾区风采。

1.一湾青水绿 两岸荔枝红


荔湾,旧称「西关」,因区内有「一湾青水绿,两岸荔枝红」的美誉「荔枝湾」而得名,素以「西关」、「荔枝湾」和「水秀花香」著称,有着「体味岭南文化到广州,不到荔湾就不算到过广州」的美称,是广州老三区之一。

地处广州市西部,是全市唯一拥有“一江三岸、百里河涌”的中心城区,毗邻佛山,是“广佛同城”的核心区,对接珠江西岸“六市一区”,是广州市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重要平台,综合功能辐射整个粤港澳大湾区。


牛!再造新荔湾


区内有中国最早最大的百货商店“南方大厦”、新中国第一家五星级酒店“白天鹅宾馆”、广州市第一条商业步行街“上下九”、岭南建筑的代表“西关大屋”、充满欧洲风情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沙面建筑群、被誉为“中国阿姆斯特丹”的广州花卉博览园等城市风景。

此外,荔湾还拥有全国唯一一家以3D打印产业为载体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广州3D打印产业园。

地灵人杰,各行各业人才辈出,他们出生于荔湾,或成长在荔湾,或其主要生活范围在荔湾。比如清朝咸丰年间探花李文田、铁路之父詹天佑、乒乓球世界冠军梁丽珍等。


牛!再造新荔湾

▲詹天佑故居 | via 网络

茶楼、食店遍布大街小巷,泮溪酒家、陶陶居、莲香楼、广州酒家等一批中华老字号享誉全球。

“食在广州、味在西关、源自泮塘”,名不虚传。

2017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效,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69.89亿元,商品销售总额5877.7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8.91亿元。

2018年,荔湾区启动15个重点项目集体动工仪式。在新产业项目支撑下,信心满满,“白鹅潭不输珠江新城”,成为荔湾区的愿景。


牛!再造新荔湾

▲via 南方都市报

2.腾飞新起点 再出发

2018年,白鹅潭核心中心商务区一大批核心项目正式动工,让荔湾迎来发展新机遇。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确认了“加快广佛同城化建设”,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起点上,荔湾提出争当“湾区门户”,一方面是打造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交流创新中心;另一方面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重要节点。

荔湾是一块好布,能否锦上添花,取决于荔湾的战略定位、政策优势、招商力度,以及政府关怀和各大街坊、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毕竟发展在政府,在商家,也在个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才能凝聚成一股腾飞的洪荒伟力。


牛!再造新荔湾


3.再造新荔湾 十年不输珠江新城

2006年,“白鹅潭经济圈”被写进了荔湾区政府工作报告。

2008年12月,国务院颁布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将广佛同城化上升为国家战略;

2009年3月,广佛两市签署《同城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正式拉开同城化发展序幕。

尤其是被荔湾视作未来引擎的白鹅潭商务区的发展,沐浴在“广佛同城”发展新机遇的阳光下,获得了新的战略依靠。

牛!再造新荔湾

▲2005年区划调整前的广州区划图。| via腾讯大粤网

2010年11月,广州市政府审批通过了《白鹅潭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将白鹅潭定位为“广佛之心”“国际商业中心”“水秀花香的宜居城区”。之后白鹅潭发展规划经历数次调整,但始终强调其对佛山的辐射作用。

牛!再造新荔湾

▲白鹅潭商圈规划的空间格局 | via房天下

但在广佛同城的战略下审视,对于以制造业为主的佛山来说,需要的是技术、资本、人才,以带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而这些恰恰都是以商贸业为主的荔湾所不具优势的。

老荔湾本身的产业基础,限制了它在广佛同城战略下的发挥空间。老荔湾所缺少的,也正是白鹅潭所极力弥补的。

2017年6月,广州市授予荔湾区“白鹅潭产业金融服务创新区”。

牛!再造新荔湾

有荔湾区的相关负责人指出,“广州有资本和技术,珠江西岸有深厚的实体制造业基础,两者的结合点就在白鹅潭。”他说道,白鹅潭未来十年的发展目标是金融和科创,并主动对接珠江西岸两万亿产值的先进装备制造。

2018年初,白鹅潭国际金融中心、大坦沙岛改造、广州国际医药港等15个重点项目建设终于正式启动。荔湾区相关负责人豪情壮志地说道:“三年见分晓,十年不输珠江新城。”

牛!再造新荔湾

荔湾2019年重点建设项目共83个,项目总投资逾1627亿元。计划投资共104.8亿元,其中区牵头的项目70个,包括基础设施项目11个、社会民生项目9个项目、更新改造项目21个、三大发展平台项目18个、规划编制类项目11个。


如意坊放射线系统工程(一期)项目属内环7条放射线之一,是增强广州市老城区与佛山城区及西部周边城市联系的重要通道。工程北起内环路如意坊立交,经如意坊沉管隧道过珠江后与芳村大道相接,隧道按双向6车道设计,主要由如意坊立交、如意坊隧道及隧道接线道路组成。一期项目总投资32.3亿元,其中土建及试运营部分为15.9亿,计划2022年建成通车。

项目建成后不仅完善老城区与芳村片区的南北交通路网,还将大大促进白鹅潭经济圈及芳村片区建设开发、沿江渔业、仓储、商业开发。

牛!再造新荔湾

相信荔湾在过去几十年中默默积累,相信芳村也在悄悄沉淀,十年磨一剑,只为厚积薄发时,以熟悉的感觉全新的面貌迎接世人。

到底何时才能再迎来华丽转身,让我们翘首以盼新荔湾、拭目以待新芳村!!


牛!再造新荔湾


素材来源:广州荔湾发布、广州荔湾人民政府官网、中铁隧道局如意坊项目部、识广、南方都市报等。


牛!再造新荔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