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安寧】用奮鬥致敬青春 ——安寧大學生村官十年發展調查

【青春安宁】用奋斗致敬青春 ——安宁大学生村官十年发展调查

【青春安宁】用奋斗致敬青春 ——安宁大学生村官十年发展调查
【青春安宁】用奋斗致敬青春 ——安宁大学生村官十年发展调查

我市211名大學生村官,在基層這一廣闊舞臺上發揮聰明才智、展現人生價值,在艱苦的條件下勇於擔當、建功立業,作出他們無愧於時代、無悔於青春的答卷。

2008年,中組部和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下發《關於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的意見(試行)》,在全國範圍部署開展了大學生村官工作。這一年,安寧啟動第一批大學生村官選聘工作,10名大學畢業生奔赴安寧農村一線,成為活躍在農村的新鮮面孔。十年來,安寧先後有九批共211名大學生村官到村(社區)任職,在服務農民、發展農業、建設新農村中作出了積極貢獻。

十年回答: 他們能做什麼

離開大學生村官崗位已經4年多了,但是陳勇依然清楚的記得2009年8月12日是他考上大學生村官後正式到太平妥睦村委會報到的第一天。“那時候,妥睦村的進村道路還是一條坑坑窪窪的土路。”想起大學生村官時期的工作與生活,陳勇思緒澎湃,回憶良久。

當時的妥睦村正面臨著太平大開發大建設時期,東環幹道、東西向次幹道、雲南省政協用地、雲南省高院用地等項目相繼進入,大量土地被開發建設。在做村官最初的3年時間裡,陳勇看到村民們面臨著很多問題: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有勞動能力的青年基本都外出打工,剩下一些40、50的中年人,因缺乏文化和技能,很難找到穩定的工作,出現很多社會矛盾。這讓他產生了為改變這一現狀作出努力的想法。

“項目進入,市政設施、小區物管都需要很多綠化維護、保潔和保安人員,這些工種培訓簡單、群眾容易上手,而且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為什麼我們自己不辦一個勞務輸出公司幫助失地農民就業呢?”陳勇的想法得到了村委會書記和街道聯繫領導的認可,他們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讓陳勇來建立勞務輸出公司幫助失地農民就業。

陳勇就這樣開始了忙碌而充實的創業生涯。沒有辦公室,村委會專門調整出一間辦公室給他做辦公地點;沒有資金,團市委幫助他爭取創業貸款;沒有經驗,市委組織部給他機會參加創業培訓。2012年6月25日,陳勇向各方融資50萬元成立了森湧物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公司主旨在於組織失地農民開展技能培訓,為駐地企事業單位提供勞務服務,從而實現剩餘勞動力的轉移。

在陳勇的努力下,公司拿下了妥睦村轄內3條道路的保潔合同,並與雲南春碩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雲南世聚和源生物技術工程有限公司、錦泰康地產公司等周邊十多家公司簽訂勞動派遣合同,先後有100多名失地村民在陳勇公司的牽線搭橋下找到了工作。第一年,公司營業收入就超過了100萬元。隨後幾年,公司在陳勇的用心經營之下,逐漸發展壯大。

2015年,兩屆村官任期已滿,陳勇將自己一手創辦的公司交給了妥睦村委會後,帶著不捨踏上了新的工作崗位。陳勇說:“我這輩子最值得驕傲的事就是為妥睦失地村民創業。這一段經歷是我人生中最寶貴的一筆財富。”

十年回答:他們想做什麼

每年油菜花成熟的季節,在青龍趙家莊村困難老黨員楊會明家的油菜地裡,總能看見唐洪彬的身影。“楊大爹還指望著這些油菜籽給家裡增加些收入呢。”唐洪彬一邊查看油菜花的生長情況一邊說。

2016年,從雲南民族大學畢業的唐洪彬,選擇了紮根農村、服務農村。作為90後,唐洪彬給農村基層工作注入了不一樣的活力。一有空閒,田間地頭、屋簷小巷總能看到這個年輕的身影:他禮貌的態度,溫和的話語,令人倍感親近的聊天方式,很快讓村民們認識到,這位新來的大學生村官有點“不一般”。“善做有心人”的小唐,通過看似漫無目的的閒話家常,將趙家莊村家家戶戶的情況熟稔於心。

62歲的困難老黨員楊會明,老伴去世多年,女兒女婿長期在外打工,自己一個人帶著兩個孫女,平時還要料理田地負擔起一家人的日常開銷和孩子的學費。得知楊會明家的情況後,唐洪彬逮到空閒就到楊會明家轉轉,看看他家裡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地方。特別是農忙時節,唐洪彬每天都會到楊會明家的地裡幫忙幹農活,翻地、施肥、收割油菜籽……無論是村民家的豬死了需要寫情況說明報保險、水管堵了需要疏通、殺年豬需要人手,還是留守老人需要“聽眾”、困難群眾需要幫忙,唐洪彬總是第一時間伸出援手。

“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官,每天從事的都是些瑣事:寫黨建材料、整理臺賬資料、森林防火督查等,能為村民做的也都是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唐洪彬說,2年多的基層工作,讓他明白,恰恰是這些瑣事小事,讓他儘快熟悉了農村的一切,瞭解了農村工作的方方面面。任何大事都是從小事做起的,在農村摸爬滾打,在基層學習成長,為最可愛的廣大農民奉獻自己的青春熱血,這就是自身價值的實現。

【青春安宁】用奋斗致敬青春 ——安宁大学生村官十年发展调查

十年回答:他們會做什麼

2016年秋天,八街鐵廠村的村民們聽說村委會來了個大學生村官,都止不住好奇跑來看:這個剛從學校畢業的秀氣的小姑娘李星瑩,能幹好村委會千頭萬緒的工作嗎?不過沒多久,李星瑩就讓村民們“刮目相看”了。

鐵廠村玫瑰花種植面積超過了900多畝,是八街玫瑰經濟發展的主戰場之一。李星瑩初到鐵廠,就對村裡的玫瑰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她把村民們製作的玫瑰產品都買了回家自己研究。她用PH試紙測試了八街玫瑰精油皂的酸鹼性,還特地去昆明人氣最旺的精油皂專賣店買了銷量最好的精油皂和八街玫瑰精油皂一起試用做對比。她在網上搜集了最齊全的玫瑰花資料,無論是玫瑰花的形態特徵、生長習性還是功效與作用,她都信手拈來。一番琢磨之後,她發現,八街玫瑰及玫瑰系列產品品質都很好,銷量不好的原因在於包裝太過粗糙和簡單。幾經思考之後,李星瑩決定自己嘗試重新包裝八街玫瑰產品,為八街的玫瑰產業發展打開一個新思路。

李星瑩從村裡的玫瑰合作社裡進了一批玫瑰精油皂、金邊玫瑰花、玫瑰黑糖。玫瑰精油皂套上了精緻的小布袋,金邊玫瑰花添加了滇紅茶和冰糖做成養生花茶裝成小袋,玫瑰黑糖也裝進了小袋,自己設計了包裝,統一貼上了“紅領金”的品牌。2017年2月,第一批產品包裝出來以後,李星瑩先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試水。隨後每個星期週末休息,她都帶著自己品牌的玫瑰產品到呈貢大學城步行街去擺地攤。穿上時尚、清新“外衣”的八街玫瑰產品深受年輕人的喜愛,李星瑩一天能有1000多塊錢的收入,刨除成本、利潤近半。

2017年4月,一年一度的八街玫瑰芳香之旅又開啟了。鐵廠村在進村口搭建了一條花街,劃出了100多個臨時攤位租給村民銷售玫瑰產品和農產品。李星瑩也跟村委會主任申請租下了一個攤位,賣自己的產品。村民們看到她的產品包裝很特別,特別受年輕人的喜歡,都跑過來和她取經,交流經驗……

漸漸地,在她的影響下,村民們也開始注重產品的包裝了。八街玫瑰產品的包裝越來越多樣化,也越來越有特色,銷量也提高了。“我做這件事是想證明我們八街的玫瑰產品是有市場的,只是需要一些改變和創新,玫瑰產業發展之路就能越走越寬。”李星瑩說,她要把這次“創業”的經驗融入到鄉村振興工作中,幫助鐵廠村村民脫貧致富。(王莉莎/文 市委組織部/供圖)

【青春安宁】用奋斗致敬青春 ——安宁大学生村官十年发展调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