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灣裡區梅嶺

南昌市灣裡區梅嶺

梅嶺風景名勝區位於南昌市灣裡區境內,距南昌市區中心15千米,面積為143.58平方公里。梅嶺最早稱洪崖山、獻原山。其母體山脈因處在城區以西,因而叫西山,梅嶺亦稱作西山梅嶺。境內風景特色可概括為西山積翠、洪崖丹井、梅仙洞府,其中自然景觀以奇峰、怪石、瀑布、古樹名木為勝,人文景觀以歷史名園、紀念園景、宗教建築為勝,尤以奇峰怪石、歷史名園、紀念園景獨具特色,是一處理想的觀光、休閒、度假勝地。

南昌市灣裡區梅嶺

梅嶺境內處處皆是可觀賞風景,天景以雲海日出、霧凇、雪淞為代表;地景以雲隱洞、紫清山、梅嶺頭、潘仙洞、獅子峰、肖峰、花老脊為代表;水景以幸福湖、銅源港、跌水溝、神龍潭瀑布、泮溪湖為代表;生景以南方紅豆杉、千年銀杏、石中蘭為代表;園景以以梅福園、皇姑墓、方誌敏烈士墓為代表;建築以妙濟橋、紫陽宮為代表;勝蹟以洪崖丹井摩崖石刻、梅仙壇、碧雲庵、香城寺遺址為代表;風物以許遜生日、樂祖紀念活動、雲霧茶為代表。

南昌市灣裡區梅嶺

西山積翠。梅嶺位於南昌市城西,是南昌市範圍內的最高峰,植物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85%,有植物六百餘屬,二千多種,是江西省20個重點林業區和5個重要風景綠化區之一。滿山的松、竹、杉給梅嶺披上了綠色的靚裝,雨後遠眺西山梅嶺諸峰,山色濃郁,更有蒼翠欲滴之感。因而“西山積翠”歷來被文人學士所頌揚。

南昌市灣裡區梅嶺

洪崖丹井。洪崖丹井為中國音樂鼻祖伶倫修煉地,這裡崖壁峭絕,飛流直下,其下井洞深不可測,井水清沏甘甜。唐朝茶聖陸羽,宋朝文學家歐陽修都將洪崖瀑布泉品為“天下第八泉”,是梅嶺最具代表性的風景資源之一。

南昌市灣裡區梅嶺

梅仙洞府。梅嶺因梅福而得名,是佛道兩教的聖地之一,道書“雲笈七籤”稱梅嶺為“第十二洞天”“二十福地”。鼎盛時期寺廟宮觀遍及全山,多達136處,僧道數千人。風景區有分佈著大量倒石堆地貌,形成了獅子峰等處的臨崖峭壁和潘仙洞、造錢洞、秦人洞、雲隱洞等許多巖洞。

南昌市灣裡區梅嶺

梅嶺為歷代佛、道兩家參禪煉丹之處,文人騷客修身隱居之地,有寺廟觀壇,墓塔建築,古樹名木,歷史遺址。自漢至清,飲譽1000餘年。題刻留記的歷史名人有岳飛、張九齡、王安石、張位等共230餘人,寫下名詩佳作480餘篇。據宋楊傑的《西山遊記》記載,當時梅嶺建有玉隆、應聖、天寶、凌雲、棲真、太虛、太霄7處道家宮觀,翠巖、香城、蟠龍、雲峰、雙嶺、奉聖、安賢、元通8座佛教寺院,布有升旌陽、王齊、肖史、葛洪、洪崖、靈觀等6壇。7

南昌市灣裡區梅嶺

滕王閣,與黃鶴樓,岳陽樓並稱江南三大名樓。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唐太宗之弟“滕王”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所創建,因初唐詩人王勃所作《滕王閣序》而名傳千古。韓愈曾讚道:“江南多臨觀之美,而滕王閣獨為第一,有瑰偉絕特之稱。”故又素享“西江第一樓”之美譽。

南昌市灣裡區梅嶺

滕王閣建築群,坐落在南昌市撫河路贛江與撫河故道交匯處,佔地6.67公頃,依城臨江,濱鄰南浦,距唐代閣址僅百餘米。滕王閣是一座大型仿宋式古建築,主體建築共9層,重簷歇山式大屋頂,淨高57.5米,底層平面為十字交叉型,南北長80米,東西寬140米,建築面積13000平方米;其下部為象徵古城牆的12米高臺座,臺座以上取“明三暗七”格式;其兩翼為對稱的一級高臺,高臺上部為遊廊;遊廊南端為“壓江亭”,北端為“挹翠亭”。整個建築為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主閣碧瓦重簷,斗拱層疊,畫棟彩柱,雕門透窗,保有唐閣“層臺聳翠,上出從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的雄偉氣勢。

南昌市灣裡區梅嶺

滕王閣內部陳設與建築形成一個藝術整體,突出了文化樓閣的特徵,蘊藏著源遠流長的民族文化內涵。主閣臺座之下B層,闢有滕王閣華夏聖旨博物館和末代帝師朱益藩遺物陳列館;臺座之上為主閣六個遊覽層,即三個明層三個暗層,主要展示中華文明之光、贛文化之光和滕王閣自身的文化。主閣正門巨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為毛澤東生前手書。其餘楹聯匾額,或集古人書法之精華,或為當今書畫家之珍品。閣中有不少大型壁畫,集中體現了“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主題。丹青、翰墨兩廳為藝術家們提供了高雅的創作環境。

1

南昌市灣裡區梅嶺

新近建成的滕王閣二期工程位於滕王閣以北的原水產碼頭、集裝箱碼頭沿贛江西岸與撫河大道之間的狹長地帶,建築面積12347.28平方米,主要包括後山景區、演藝場景區、遊客中心景區、過渡帶景區等四個景觀區域。內容包括:售票廳、墨香樓、好運樓、小劇場、休息廳、迎客亭、地下多功能廳、地下車庫、後山車庫、消防通道、沿江長廓等多項建築。滕王閣二期是對滕王閣景區一期的延續、補充、豐富和完善。

南昌市灣裡區梅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