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該怎麼吃?」產後喝湯的三個不

傳統的坐月子習俗中,一定會有湯的存在。在大家的觀念中,月子喝湯是補營養最好的方式,不僅有益於新媽調養身體,也有利於催乳。大家總覺得湯水營養好,而且產後一般沒食慾,喝個湯最好了。產後喝湯真是補充營養最完美的方案嗎?喝湯不慎,也會帶來危害。怎樣才是科學喝湯呢?


「坐月子該怎麼吃?」產後喝湯的三個不

產後喝湯的三個不

◀不在產後大量飲湯

產後1-2天內機體組織中瀦留的水分迅速返回循環,使血容量增加,在這種情況下,大量飲湯會加重心臟、腎臟的負擔。同時,新生兒需乳量少,產婦剛生完寶寶,乳腺管尚未完全通暢,多飲湯有催乳作用,可導致乳汁淤滯而引起乳房脹痛,若處理不當易發生急性乳腺炎。因此,分娩後一週內產婦都不要大量喝湯,月子裡每天喝湯1000-1500毫升即可。

◀不飲高脂肪濃湯

飲高脂肪濃湯,例如老母雞湯、豬蹄湯、肥排骨湯等,易產生油膩感,影響食慾,並導致發胖。產婦攝入脂肪過多,會使母乳中脂肪增多,嬰兒對高脂肪乳汁不能很好吸收也會易引起腹瀉。因此,產婦應飲蛋花湯、魚湯、豆腐湯、瘦肉湯、蔬菜湯、麵湯及米湯等清淡的湯,以增加水分的需要。

◀不靠喝湯補營養

湯裡90%多是水分,還有少量的溶出的無機鹽(如鉀、鈉等)、氨基酸、脂肪及含氮浸出物如嘌呤、核苷等。可以說肉湯裡的營養含量還不到肉原料的10%,因此想要補營養,一定要攝入肉類、魚、雞蛋等,光靠喝湯是不夠的。同時還要注意, 如果多吃肉類又不吃蔬菜、水果,會使大便燥化而乾澀結滯,不易排出。因此,產婦還應吃一些蔬菜和溫性的水果,使得營養更加均衡,也能預防便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