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印度跨境網購的“悲觀論”從何而來?

解析:印度跨境网购的“悲观论”从何而来?

電商在印度市場的普及率正在飆升,與此同時,印度消費者卻是全球市場中對跨境購物最為存疑的群體。

印度只有略超過一半以上的網購消費者有意願進行跨境購物。 根據跨境電商平臺Flow的最新研究,這一數字低於全球三分之二市場的平均水平。

“40%印度人擔心匯率過高,明顯高於其他11個市場的數據。”Flow首席執行官RobKeve表示,“盧比和其他貨幣之間的匯率確實令人擔憂。”

解析:印度跨境网购的“悲观论”从何而来?

(圖:印度跨境購物的三大壁壘:運費過高佔比47%、匯率過高佔比41%、物流過慢佔比31%。)

Flow的調查覆蓋了11個國家的5000名18至54歲的消費者。

Flow的報告強調印度仍是一個現金支付佔主導的國家,超過1/5的印度消費者擔心跨境購物網站不提供當地的支付渠道,而無疑現金交付仍然是印度電商市場中最受歡迎的支付方式,因為糟糕的數字基建、薄弱的網絡法規和消費者信任的缺失持續困擾著該行業。

與此同時,印度國內的電商網站提供了許多支付選擇,如Flipkart的Phonepe和Paytm 的數字錢包,這些都不被許多外國網站接受。

此外客戶服務也是跨境業務的優先級別要求,超過1/5的印度消費者都對此有一定訴求。

印度的跨境網購主力軍

印度的女性消費者比男性消費者更傾向於從印度以外的地方在線購物。

解析:印度跨境网购的“悲观论”从何而来?

(圖:印度男性和女性消費者的跨境購物意願佔比。)

在品類方面,印度消費者對時尚配飾、消費電子產品、珠寶和體育產品更感興趣。

解析:印度跨境网购的“悲观论”从何而来?

(圖:印度消費者主要的網購品類。)

印度消費者最喜歡購買美國產品,其次是中國。

解析:印度跨境网购的“悲观论”从何而来?

(圖:印度消費者跨境購物產品來源。)

(編譯/雨果網 郭匯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