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夜難眠,伴頭暈頭脹、不思飲食?原罪或許是肝火擾心!

失眠啊,幾乎是一個永恆不變的話題。

也不知是夜太美,還是熬夜的“罪”,又或是日有所思,側夜難眠已經讓人非常難受了,誰曾想到,還伴有頭暈頭脹、不思飲食等問題。

像這種問題的朋友,應該不在少數,那麼遇到了這類問題,又該怎麼辦呢?又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側夜難眠,伴頭暈頭脹、不思飲食呢?

側夜難眠,伴頭暈頭脹、不思飲食?原罪或許是肝火擾心!

中醫上認為,造成側夜難眠,伴頭暈頭脹、不思飲食的原罪,就是肝火擾心。

肝火擾心型失眠,是最常見的一種失眠,出現這種情況,大多數是由於患者情緒比較激動,從而出現肝火旺盛難以平息。導致自己的身體無法放鬆,神經的長期處於緊繃狀態,因此而出現了一系列失眠的情況。

根據藏象學說,我們知道肝主“疏洩”,而情志所傷,會引起肝氣鬱結,五行學說認為“木能生火”,所以受驚恐之後,必致肝木之火有餘,而致心火亢進,心肝火旺,內擾心神,心神不寧,所以煩躁不安難以入睡。

“心主血脈,藏神志”,心神不寧,心血不足,心陰缺失的話,自然而然的,會伴隨著頭暈頭脹。

五行相生相剋,五臟也是如此,火克土,心克脾。肝火擾心的話,必然會累及脾臟的功能,脾主運化,若是脾臟的運化功能,被累及的話,便會表現出不思飲食的現象。

側夜難眠,伴頭暈頭脹、不思飲食?原罪或許是肝火擾心!

這樣講的話,應該算是通俗易懂了吧?

那麼肝火擾心,造成的側夜難眠,伴頭暈頭脹、不思飲食,這類人群會有哪些共同點呢?

如果一個人肝火過於旺盛,擾動了心神的話,基本上會失眠多夢,甚則是徹夜不眠,並且這一類人往往都是急躁易怒,因為肝主疏洩。而且他們往往會伴隨目赤耳鳴的問題,還經常會出現口乾而苦,甚至還會出現便秘溲赤的情況,這種人往往舌紅,苔黃,脈弦數。

如果你是這一類人的話,請往下看。

側夜難眠,伴頭暈頭脹、不思飲食?原罪或許是肝火擾心!

肝火擾心,這種火是實火,而不是虛火,因而若是想調理的話,最好以疏肝瀉火,鎮心安神為原則。

《成方便讀》中說:“夫相火寄於肝膽,其性易動,動則猖狂莫制,挾身中素有之溼濁,擾攘下焦,則為種種諸證。或其人肝陰不足,相火素強,正值六淫溼火司令之時,內外相引,其氣並居,則肝膽所過之經界,所主之筋脈,亦皆為患矣。故以龍膽草大苦大寒,大瀉肝膽之溼火;肝膽屬木,木喜條達,邪火抑鬱,則木不舒,故以柴胡疏肝膽之氣,更以黃芩清上,山梔導下,佐之以木通、車前、澤瀉,引邪熱從小腸、膀胱而出;古人治病,瀉邪必兼顧正,否則邪去正傷,恐犯藥過病所之弊,故以歸、地養肝血,甘草緩中氣,且協和各藥,使苦寒之性不傷胃氣耳。”

所以,在《醫方集解》、《重訂通俗傷寒論》、《金鑑》等著作當中,都使用龍膽瀉肝湯的加減,這個方法來調理肝火擾心,引起的側夜難眠,伴頭暈頭脹、不思飲食。

當然了,這個方法並非是為了側夜難眠,伴頭暈頭脹、不思飲食專門設立的。像脅痛,口苦、陰腫,陰癢,筋痿,陰汗,小便淋濁,或婦女帶下黃臭等問題,也都是可以採用這個方法的。

側夜難眠,伴頭暈頭脹、不思飲食?原罪或許是肝火擾心!

但是這個方法中,苦寒之物想對較多,大家都知道苦寒之物,是很容易傷脾胃的,所以像脾胃虛寒,或者陰虛陽亢的話,是不太適合這個方法的。

在文章的最後,側夜難眠,伴頭暈頭脹、不思飲食,原罪或許是肝火擾心!無論是採取什麼樣的方法進行調理,其目的“疏肝瀉火,鎮心安神”,不能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