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获得自由?苏轼深夜醉酒,走在泥泞的小路上,写此词告诉世人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文化点心铺“:写文人,读诗词,讲故事,这里只讲跟文学有关的事情

如何获得自由?苏轼深夜醉酒,走在泥泞的小路上,写此词告诉世人

关于追求自由,德国著名哲学家歌德说”一个人只要宣称自己是自由的,那他就会感到他是不自由的。如果你敢于宣称自己是不自由的,你就会感到自己是自由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了?就是说“自由”不是挂在嘴上的,而是放在心里的。如果你不能意识到什么让你不自由,那你就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

很多年轻人动辄就把“自由”绑在舌头上,任性妄为,目无尊长,无视道德。对待工作和家庭,想走就走,想丢就丢,实际上“自由”不过是这些人不负责任敷衍生活的借口而已。究竟如何才能获得自由?中国宋朝著名的大词人苏轼用一首词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这首词是他贬谪黄州期间所作。这首词就是《临江仙 夜归临皋》。今天笔者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这首词。

临江仙 苏轼 (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轼在贬谪黄州期间有两个住所,一个是黄州城中的临皋亭,这本是一个供官员经过时小住的驿站,一个是城东苏轼自建的东坡雪堂。每天,苏轼都要在这两个地方之间往返。因为一头住着妻儿,一头是自己的小小天地。这两个地方相隔一里多,一到下雨下雪便泥泞不堪。可是这一里多的泥泞小路却是文学史上最出名的一条路。因为苏轼在这条小路上,深一脚浅一脚,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名篇,例如这首《临江仙》。

如何获得自由?苏轼深夜醉酒,走在泥泞的小路上,写此词告诉世人

整首词写的是词人在深秋之夜于东坡雪堂饮酒醉归的情景,风格清新飘逸,心境旷达而又伤感。当时的苏轼已在黄州贬谪三年,“乌台诗案”对他心灵造成的阴影已渐渐淡去,乐观的苏轼也早已适应了黄州的生活,渐渐萌生退隐田园,逃避俗世的想法。

上阕首句“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简单易懂,是说词人在东坡雪堂饮酒,醒来以后准备回家时已经是三更天了。一个“醒复醉”诙谐幽默,把一个放浪形骸纵情饮酒的狂士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出来。“仿佛三更”,说明词人喝得半醒半醉,十分尽兴。

紧接着的三句“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是写苏轼回到家时的情景。苏轼醉醺醺地回家,敲了半天门,可是却叫不开,原来看门的小童子早已鼾声如雷。无奈之下,他只有拄着拐杖来到江边,独自聆听那滔滔江水。面对此种情形,苏轼没有暴跳如雷,而是叹了叹气,便独自来到江边。

此时,颇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意境,一个遗世独立,潇洒旷达的“世外隐士”形象便出来了。一人,一江,相听两不厌。上阕以动写静,夜阑人静,词人独立江边静听江声,内心肯肯定是思绪万千。这就为下阕中关于人生的思考作了铺垫。

如何获得自由?苏轼深夜醉酒,走在泥泞的小路上,写此词告诉世人

下阕首句“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苏轼慨然长叹

:哎,人生真是令人很意难平,我自己的身体我自己却不能控制,我何时才能忘掉俗世的烦恼呢?此句是化用《庄子》“汝身非汝有也”、“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的意思。这是一种对人生自由的终极追问,即充满了哲理的光芒,又显示了词人此时的矛盾:宦海沉浮几十年,他非常希望得到解脱,可是又无法解脱。

此时,“夜阑风静縠纹平”,世界静止了,连江面都平静了。其实,这是词人此时心中在经过一番痛苦的人生思考后,心情变的异常宁静。所以在词人眼里,一切都是宁静祥和的。于是末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便自认而然地从词人的笔下情不自禁地流泻而出了。词人要乘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随波主流,将有限的人生融化进永恒的大自然中。

在此时的苏轼眼中,他已经拥有了真正的自由。因为一个人如果拥有太多,在意太多,就会丧失自己。这样的人,是永远也无法得到“自由”的。一个人的自由并不是身体上的自由,而是心灵上的自由。只有心灵上主宰自己,才能得到身体上的自由。为名利奔走匆忙的人, 即使是拥有了大量的财富,也不过是名利的奴仆。

真正的自由是要学会放下,学会舍得。

(注: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