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員工連水都不敢喝,900人被解僱!因為AI會無情監控

在全自動化的工廠裡,AI(人工智能)系統操控著的機器人快捷高效地生產,只需幾個人就可以監督管理整座工廠;在城市的道路上,由AI系統駕駛的汽車平穩安全地行駛在道路上,並能自動規劃路線規避城市擁堵……


亞馬遜員工連水都不敢喝,900人被解僱!因為AI會無情監控


當人類社會的半隻腳已經邁入AI時代後,這些都是人類對AI創造美好生活的想象與嚮往。然而在現實之中,AI不僅有可能背離將人類從機械式工作中解放的初衷,而且還可能加重勞工階層的“悲慘命運”。

如今,這樣的命運降臨在全球電商巨頭——亞馬遜的員工的頭上。在AI這一用高科技武裝的“監工”的監督下,亞馬遜的員工莫說偷懶開小車,連正常飲水與上廁所都變成一件奢侈的事情,因為這會影響其對工作的專注程度和自己的工作效率。

美國科技新聞媒體the Verge日前報道指出,亞馬遜代表律師在去年簽名的一份信函中表示,超過900位員工因“效率低下”被亞馬遜解僱。其中一個運營中心僅一年就解僱了約300名員工,超過該中心員工總數的10%。

為提高效率而裁員並不鮮見,但真正令人驚愕的是,促使亞馬遜做出決定的,是隻會根據數據衡量員工工作、不帶絲毫情感的AI監控系統。文件表明,該AI系統可以自動化地全程跟蹤每一位員工的工作過程,統計員工的“偷懶”的時間,判定其工作效率,並根據相關數據自動發出相關警告或解僱信息。

形象一點說,這套不會疲勞、不需休息、全時間無死角的監控系統簡直就是歐洲資本原始積累階段“血汗工廠”監工的升級版。在過去,工人們或許還能趁監工不在或目力有限“偷個懶”,但這在AI監工的監控下將絕無可能。


亞馬遜員工連水都不敢喝,900人被解僱!因為AI會無情監控


AI全景監控技術

以亞馬遜發貨倉庫的揀貨員工們為例,AI監工可以全程監視記錄他們從貨架上挑選和包裝物品的速度,判定他們是否達到了嚴格規定的時間和目標。據悉,亞馬遜最初對員工的要求是每小時包裝80件商品,後來這個要求就迅速提高到每小時120件。

the Verge報道稱,在該AI系統的監控下,很多員工在高KPI(關鍵績效指標)和AI監工的雙重壓力下,工作時不敢喝水,也不敢上廁所,因為這些時間都浪費不起。從這個角度講,這一工廠模式頗有機器當家作主、將人變為奴工的科幻色彩。

對此,亞馬遜發言人說:“我們的(AI)系統是為了輔助員工改進效率,並提供額外的培訓,我們絕不會解僱員工。”但事實上,僅一個運營中心便在一年時間內解僱了不止10%的員工,而亞馬遜在全美有75個這樣的倉庫。

可以說,亞馬遜美其名曰“輔助員工提高效率”的AI監控技術,更像是將員工置於牢籠中的枷鎖。如此駭人的景象,只怕令卓別林的“摩登時代”也自嘆不如。


亞馬遜員工連水都不敢喝,900人被解僱!因為AI會無情監控


正在努力工作的亞馬遜員工


亞馬遜公司辯稱,這些員工的上司也可以推翻AI監工的決定。公司還設立了一個申訴程序,使員工有機會挽回他們的工作。但是,這種說辭迴避了另一個關鍵問題,即這種對員工全流程、無死角、並健康權利的監視是否侵犯了員工的隱私與自由。

實際上,這並非亞馬遜第一次曝出涉嫌不當獲取個人數據的醜聞。2014年亞馬遜推出了個人智能語音助手音箱Alexa。通過該音箱集成的上萬項功能,人們在家庭智能生活上取得了相當的進步,如原先需要動手播放或費時查詢的一首歌曲,只需向Alexa下命令播放即可。但彭博社近日卻曝出,Alexa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在不斷替亞馬遜蒐集著人們的隱私數據。


亞馬遜員工連水都不敢喝,900人被解僱!因為AI會無情監控


亞馬遜個人智能語音助手音箱Alexa


亞馬遜在全世界範圍內僱傭了員工來評測Alexa的服務,但這個巨大的團隊並不負責技術改進,而是負責收集用戶對Alexa發出的指令,並做出相應的反饋。這些海量的數據在許多用戶尚不知情的情況下,都被亞馬遜公司納入囊中。

據悉,這些員工每天要分析上千條錄音,而且這些大量的音頻難免包含非常隱私的聲音。有兩名知情人甚至表示,他們確信自己通過Alexa聽到了性侵事件。但當他們向亞馬遜尋求指導意見時,卻求助無門。

對於彭博社的爆料,亞馬遜表示客戶的隱私數據得到了很好的保護,而蒐集這些數據是為了更好地訓練Alexa的語言識別系統和自然語言處理系統,以便於改善用戶體驗。


亞馬遜員工連水都不敢喝,900人被解僱!因為AI會無情監控


“很多時候,AI的背後是人類而不是算法,因為建立一個良好的AI系統需要大量數據。”心理學家Alison Darcy曾在接受《衛報》採訪時表示,“但是,作為心理學家,我認為,這種欺騙行為顯然違反了道德原則。”

隨著AI技術的發展,其越來越多地走進人們工作與生活或許不可避免,但亞馬遜的故事告訴我們,智能設備對個人數據的採集絕非只是事關人類的隱私權利,還關係到人類勞動的尊嚴與身心的健康。公司是否有權如此監視員工?這些科技巨頭又是否有權濫用採集自個人的數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