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本科批次合併,民辦高校受益,受衝擊的又是哪些高校?

文|冷絲

欄目|絲說高考錄取

根據全國各省市公佈的2019年高考消息,部分省市的高校招生將過去的一批、二批和三批全部合併,也就是說,高校招生僅分為“提前批次”“本科”和“專科”。

冷絲觀察到,本科批次全部合併,招生最受益的當然是民辦高校,而受到衝擊的是高職高專。

高考改革,本科批次合併,民辦高校受益,受衝擊的又是哪些高校?

高三女孩

對於高校來說,名列“一批”會被追捧為“名校”,生源會比二批、三批高校好很多,這就人為拉大了高校之間生源的“貧富差距”,並進一步引發辦學實力的懸殊,導致高校發展的兩極分化。

但是,將過去的一、二、三批次招生合併為一個批次,本質到底是什麼?

不管是河北、江西、湖北、遼寧、重慶、貴州等等省市將二三批次合併招生,還是廣東合併二本的A、B批次,再或者是北京、上海將一本、二本、三本直接合併為一批錄取,只保留本科批次和專科批次,實際意義都是將原來的二本、三本院校向上提升了一個錄取批次。

在國家教育部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門來看,本科全部合併為一個批次,本意是為了高考錄取的公平,讓所有的的本院校站在一個起點上,然而,實際造成的結果呢?

高考改革,本科批次合併,民辦高校受益,受衝擊的又是哪些高校?

高考前夕接受相關考試教育

和很多高考生家長一樣,冷絲注意到,本科批次全部合併後,過去的公辦地方院校招生情況大大好轉,多年存在的招生困難危機迅速被消除。民辦高校乘勢而上,紛紛更名,所改的校名顯得“高大上”,這讓很多考生家長誤以為是“名校”,民辦高校過去招生難的危機警報也一下子被解除掉了。

以前高校招生有一、二、三本批次之分時,很多家長寧可將孩子送到高職高專上學,也不願意送到三本院校就讀,現在可好了,本科全部成為一個批次之後,三本院校的地位大大提升。

那麼,如今誰又是當前高考招生錄取制度改革的利益受損者呢?毫無疑問是高職高專院校。

高考改革,本科批次合併,民辦高校受益,受衝擊的又是哪些高校?

高三學子的最後一堂課

我國高職高專教育一直是在夾縫中求生存、逆境中求發展,生源質量不高卻肩負培養高技能人才的重任,生源不足卻要撐起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順便說一下,很多省市的學生在中考時分流,部分初中生進入職業學校,這一部學生畢業時又通過高考專門渠道進入高職高專。

過去本科有三個批次招生時,高職院校一直在與一些三本院校“暗中較勁”,嘗試“撇開學歷談技能”,以自己的特色和優勢跟民辦本科搶生源。而現在,三本招生升格,高職院校的專科劣勢則更加明顯,完全陷於了“雞肋”的境地。

而這幾年,本科院校招生計劃一直在逐年增加,真正留給高職院校的生源就越來越少了。

所以,很多高職高專的教師認為,本科完全合併的高考招生錄取政策是在擠壓高等職業教育發展。

高考改革,本科批次合併,民辦高校受益,受衝擊的又是哪些高校?

高三學生和父母在一起

鑑於高職高專招生遇到的困境,所有高職高專都開闢了第二渠道招生,即從中等職業也學校,也就是過去我們常說的“中專”“職校”中招生。不過,從生源的角度來看,這不是長久之計。

也有專家說,取消錄取批次的改革也是給職業教育提供了平等競爭的機會,比如,過去本科分成三批招生,民辦高校招生困難,本科批次合併,民辦高校迎來了機遇,以此類推,這也會給高職高專發展帶來機遇。

這種推理方法其實也沒錯,但是,招生批次取消,本身就並不能讓高職院校逆襲發展。最重要的是,打鐵還需自身硬,高職教育真要媲美普通高校的本科教育,需要更加註重內涵發展和專業建設,多在“技能”“職業教育”等方面創新,樹立品牌,打造特色。

高考改革,本科批次合併,民辦高校受益,受衝擊的又是哪些高校?

高三學生在一起

因此,冷絲認為,本科批次全部合併,高校招生改革帶來的壓力確實大了,暫時受到衝擊的是高職高專。話要說回來,機遇與挑戰畢竟是並存的,高職高專恐怕要將批次合併看成是機遇,而不是困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