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畫家不肯送畫,黃胄送他一幅名作卻還給黃胄

嗨,說起書畫作品送人,那是自古有之的一個傳統。送人很正常。但是爛送人,逢人就送。那就有毛病了。

我是千千千里馬。今天,我就說說書畫作品送人不送人的問題。

都說畫家不肯送畫,黃胄送他一幅名作卻還給黃胄

前面說過,書畫送人,自古就是一種友誼的體現。比如,好朋友遠走他鄉,送一幅書畫作品留念,那是,非常珍重的友好紀念。

周恩來十九歲到日本留學,行前他的同學為他餞行,張鴻誥請他題詩留念。

十九歲的周恩來提筆寫下著名詩篇“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面壁十年圖破壁,蹈海不成亦英雄”。

都說畫家不肯送畫,黃胄送他一幅名作卻還給黃胄

六十年以後,同學拿出這首詩的墨跡,只是為了紀念同學周恩來。這六十多年,一幅書法贈品,給了同學多大的美好記憶啊!你想想,如果不贈送,周恩來也就沒有這樣一首詩了。

元代著名畫家的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也是一件贈送朋友的繪畫作品。而且,為了表達對一朋友的敬意,黃公望拿出了精心的創作態度和四年的時間,才創作出這樣一件絕世傑作。

都說畫家不肯送畫,黃胄送他一幅名作卻還給黃胄

書畫作品如果是贈給知心朋友的,往往也是傾盡最大的精力要認真創作的。所以,贈送書畫作品是一件意義重大的事情。

當然,書畫家也不是說贈就贈,誰都可以贈,這是沒有任何道理的。 但是,今天確實有些人逢人就送書畫作品,也不管自己的作品是什麼層次,是不是成熟的藝術創作。

送書畫作品,是一個書畫家對自己作品的認可,才敢於有自信送。 送出去的作品,就等於向社會公開自己的藝術創作。

都說畫家不肯送畫,黃胄送他一幅名作卻還給黃胄

所以,真正的藝術家對自己的作品是非常謹慎的。一般他是不會贈送別人的,哪怕朋友關係非常好,自己認為作品不足以受到社會的欣賞,他是不會贈送的。

但是今天,有人說“不要把作品輕易送人”,這話的意思,我們要從幾個方面去看了。 如果,你的書法作品還沒有成熟,建議不要送出去。

如果,你是為了讓人家宣傳你,建議不要把作品送出去。 如果是為了賄賂,建議不要把作品送出去。

都說畫家不肯送畫,黃胄送他一幅名作卻還給黃胄

但是,現在社會上,也出現一股要書畫作品的風氣,還美之曰:為你宣傳。 如果是朋友,書畫家也挺無奈的。不給吧,確實會引起朋友的誤會,給吧,都來要,也給不起。

書畫家辛辛苦苦創作的作品,只要是成熟的,一般要幾十年,幾十年才出了小小的一點成績,送出去,等於自己的勞動沒了。

而許多朋友,也誤以為你不就是舉手之勞嗎?送我一個會死人啊,於是對書畫家也會疏遠。

都說畫家不肯送畫,黃胄送他一幅名作卻還給黃胄

書畫作品不要送人,這是八十年代的一種呼聲。吳冠中先生就是一個堅決不送人的畫家。

當然,我們也不能說書畫家就是為了利益不能送人。實際情況非常複雜。 有的朋友是為了真正的友誼,要書畫作品,有的卻是為了攫取利益要書畫作品。

人品不同,要畫的意義也大不相同。例如,郭沫若要傅抱石的畫,傅抱石為郭沫若畫了《麗人行》。結果,陳毅元帥看到這幅畫了,非要借去看幾天,到期了,郭沫若還不見陳毅還回來,著急啊,直接去陳毅家要回了《麗人行》。

黃胄給邵宇先生畫了一幅畫《奔騰急》,上面都題上了邵宇的名字。但是,後來邵宇發現,這幅畫是黃胄的一件精品繪畫作品,就主動把這幅畫又還給了黃胄的炎黃藝術館。這不是等於邵宇又反過來把書畫作品贈給了黃胄嗎?

都說畫家不肯送畫,黃胄送他一幅名作卻還給黃胄

但是,騙書畫家作品的人,挖空心思要書畫家作品的人,最後以不了了之,丟失為名,自己又出賣書畫作品發財的人也不少。

千千千里馬認為,送畫一要看是出於什麼需要。二要看自己的作品是不是成功。不成功的作品濫送人,這是不嚴肅的書畫作風。非常不建議這樣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