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上不要试图让所有人都喜欢你

你好,我是试图让你少走弯路的五脚兽。很早以前就有人问过我这个问题,这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定位的问题,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是一个讨喜的人、一个做事的人、一个按本色出演的人……”这里其实也有一定之规,更多时候,不是你想怎么做,而是你该怎么做。

今天,我们就聊聊应该怎么做。

01人人都喜欢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根本不可能

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本身规律,《易经》里讲“阴阳”,《道德经》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实都在讲辨证的矛盾论,子桓在很早的分享里也讲过,一个人往往是誉满天下的同时,也毁满天下。

李阳是一个有教育心的教育工作者,但同时也打自己的老婆,之前的名满天下到现在的“臭名满天下”,搞得自己现在还在一线靠自己的讲演拉收入。

他其实是很自律,很有天赋的人了,做为一般的职场人来讲,如果也想试图让每一个人都喜欢自己,我建议还是趁早死了这条心,这是一个很不成熟的想法。


在职场上不要试图让所有人都喜欢你



我倒是在职场也遇到过这样的人,很喜欢与人交浅言深,恨不得见人就将自己的“心掏给别人”,给人很大的压力,其实是一种很讨好别人,让别人喜欢自己的行为。

想让别人接纳自己这本身没错,但不需要以这种方式,更不可能让大家都认可你,我们要做的是“价值引力”,尽可能让更多的人接纳自己,成为自己的合作伙伴,不一定是朋友。

我后来也问过,受到“把心都掏出来”这种服务的人的感受,他的反馈是:太过了,压力好大啊,我都不知道怎么办了,很不舒服。

其实,在职场中,很多时候不麻烦别人,就已经很好了。

02不麻烦别人是基本素质

能自己解决的,一定不要麻烦别人,特别是非常基础的,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就可能解决的问题。

互联网时代,我们在对一般信息的获取能力都已经很好了,很多答案就在网上有,我们不需要麻烦别人,这样,也会让别人觉得自己是个麻烦精,不愿意和你打交道。

出了校门,就没有人会真正意义上的手把手地教你、哄你、带你玩转职场攻略,你为什么会看到这篇文章?往往也是因为身在职场中,不会有人讲这些东西,需要你自己悟,悟到了就能生存下去,不行就会被淘汰。

你刚进入一团队,最先要展现的不一定是你做业绩的能力,谁都需要有磨合期,但一定要展现你不拖团队后腿的能力!你的快速学习、你的努力、适当地从你角度给出的建议,慢慢地获得信任的能力。

老人一般都更信老人,而不太愿意花更多精力和新人打交道,时间成本挺高的,老人们对彼此的思考、行为模式都有一种确定性,对新人就不一定了。

很多时候,我在进入一个新队伍时,基本上不问人任何问题,这一点也与我本身的个性有关,也因为我本身的信息搜索与研究能力,以及底层逻辑的疏通可以帮我很快适应新事物。

很早入职场的时候,领导其实也很奇怪,一般人都会有问他,我不问,但干出了很好的成绩,领导反过来会大加赞赏,心里也会想“此人可培养”。

同事看到很出彩的战绩,也会慢慢地亲近你,和你发展联盟关系。这也是我要谈的下一点。

03一定要干出成绩来

一旦你的战绩是拖了后腿,团队所有人都会拿你开刀提问,你任何的辩解都没有意义,大家不会听,只会觉得这是借口。

拖了后腿,意味着领导要花更多时候在你身上,领导也是有领导的,干不出成绩,他也会被问责,事情干不好,总是要有人背锅的,这个人很可能就是你。

“学习能力不行”;

“不够努力”;

“和团队关系搞不好”;

……

很多你可能想像不到的帽子都会扣在你身上。

“成王败寇”,赢了历史由你书写,别人会屁都没有,输了你的历史由别人说。

“干出成绩”是任何人都不可逃避的基本功,可能不一定要到100%,但一定不能在60%以下,就这点而言,没人能帮到你,只有自救。

当然,最好要有那么几次200%的战绩,这样的你,会是别人不得不关注的“荣光”。

04要展现出自己的高价值感

在有了良好的基本功后,就要多维度地展现自己多维度的高价值感,这里的价值感就不是单指你做业务的专业能力了。

比如,你看问题的角度、高度;

比如,你的资源人脉的广度;

比如,你为人处事的随和度;

比如,你在关键时键帮助人的行为;

……

你要开始成为一个能帮助别人的人,也就是所谓的助人达己。

这里,你可以适当主动帮人,但更多时候,得学会在合适的场合,自然地体现出你的价值,让别人有求于你。

我这里一个词“自然”,不要以为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要将事情做到自然,是一件对能力要求极高的智能行为。


在职场上不要试图让所有人都喜欢你



从历史上看,清朝乾隆皇帝时代的和绅就是一个顶级高手。

和绅自幼饱读诗书,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亲近皇帝,一般人的思维方式会是:十年寒窗后的金榜题名,然一步步从小官做到大官,一直到朝堂之上。

以他的实力,其实完全可以这么做,但是他没有,这条路太长,也有太多的不确定性。

他选择很多读书人不愿意走的路,给皇帝抬轿,近距离地和皇帝在一起。

乾隆皇帝其实对汉文化是有敬畏之心的,面对汉臣,乾隆也想展现下自己的文化能力,皇帝也是人,也可以理解。

乾隆皇帝也有忘词的时候,比如,在说到孔子的某句论语时,说了上句想不起下句的情况是肯定有,但如果说不出,就太尴尬了。这时候和绅就在乾隆耳边,以只有乾隆才能听到的声音提示了2个字,然后乾隆立即就反应过来了,避免了尴尬。

和绅的做法妙就妙在让大臣看不出来:咦,吾皇原来是有提词器的呀,哈哈。

这样恰到好处地将事情处理得“自然”的能力就是和绅最厉害之处,一连串这样的行为后,乾隆就开始重用了和绅,到后来的故事,我们就都知道了。

那你在职场中,又有没有这样“自然”地体现过自己的高价值感呢?

05要有意识地突显出格局

有格局的人往往会突显出自己很优秀的品质,比如,不为蝇头小利而争吵不休、也会是一个很有自律能力的人、能看清事物的态势、不会是个糊涂蛋任人当枪使、不随意嚼舌根……

对于这样的人,绝大多数人都只有一个想法,就是“亲近他”。

至少想将他发展成自己的联盟伙伴,不管是领导还是同事都是这样。

他们会有主动想和你靠近的冲动,这样的你,就开始赢得了主动权,你说的话也开始有了份量,而不是一个任人宰割的“背锅人”。

只是在突显自己格局的过程中,就不免要装逼,也会有人看不惯,不过没关系,你必须要懂得“不是每一个人都值得你深交”,“更不是每一个人你都要交”


在职场上不要试图让所有人都喜欢你



学会放弃,真的是一种美,你就不必再为不属自己的观众,演绎自己不值钱的人生。

这并不是说,你要高高在上,你的行为属性还是要能和大家打成一片,心有梦想,但有时还需要“随波逐流”。

内方外圆比内方外方是更高的处事境界。

06要努力被贴上“靠谱”标签二字

靠谱也是一件非常难获得的标签。

靠谱意味着什么?

不乱讲话、做事有分寸、可依赖、“这人不会卖了自己”……

被贴上“靠谱”标签的好处太多了。

领导会给你更多资源,因为他可能只相信你能办好这件事;

同事会更愿意和你合作,因为他们更相信你能解决问题,还给他们台阶下;

如果有提拔机会时,他们更愿意找一个可信赖,也能依赖的人;

……

但是要获得这二字,可没那么简单。

在于日常一点一滴的积累。

我曾经在一个群里看到一个小年轻在评论别一个人很随性地处理事情的态度——

“哈哈,我就是一个这样的人,老娘不爽,就会删除好友,人生苦短,我不想迎合别人。”

这一看就是没见过世面、没怎么受过挫、混底层的思维方式。

“不想迎合别人”是一句很好的为自己很low的行为找一个合适理由的话,但实质上,是这个人没有能力处理好很多要与人打交道的过程。

真正的随性不是肆意妄为,而是在遵守“人之道”里的规律情况之下自在处理能力,更不是一种自我。

我们可能按本色做人,但做事情时,你就不再是你,而是你所处的角色,得按角色办事

就算是“天之道”的随性,其实也不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比如,我们吃蔬菜时,最好是吃应季蔬菜,而不是大棚蔬菜,这种想吃就吃的“人之道”,其实有违“天之道”。

人很多时候的不健康、疾病的产生都是如此。

重要的话,重复三遍:要做一个靠谱的人,而不是一个随性的人,随性的人其实是一个很没有责任感的人的托词。

在职场上,我们如果能被贴上一个标签“靠谱”,你的人生也终将越来越靠谱。

继续关注子桓说,我依然是那个试图让你少走弯路的五脚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