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塑造生活

小時候喜歡語文課,碰到好詞好句就會拿個小本本摘抄下來。一晃眼長大了,買書越來越多,看書越來越快,腦子裡留下的卻越來越少。在這個流行“快餐文化”的時代,能夠靜下心來寫上幾句已經實屬不易,更不要提什麼做讀書筆記了。但是自從看了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後,我重新找回了學生時代的習慣,開始用心做筆記了。

書評 | 筆記塑造生活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這本書2016年6月第一次在中國大陸出版,到2018年7月時已印刷13次。很多書友在講到閱讀書單時,也都會推薦這本書,所以一開始我蠻好奇,這到底是本什麼書,講了什麼內容?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A4紙面大小,不到12萬字,書不厚,可以說非常“親民”。它主要講了四方面的內容:如何選書:怎樣選擇自己真正想讀的書;如何購書:怎樣買到對自己真正有益的書;如何讀書:怎樣加深理解、深入思考;以及如何活用:怎樣運用書中獲得的知識。全書的重點是一步一步指導你如何撰寫筆記,通過讀書筆記梳理書中的內容,並把這些知識轉化為屬於自己的智慧

書評 | 筆記塑造生活

作者奧野宣之被譽為“筆記本作家”,不管是讀書還是其他興趣愛好,他都堅持使用筆記本記錄,這種生活方式在NHK和TBS電視臺的節目中播出後引發了強烈反響。《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可以說是奧野宣之多年的筆記讀書心得。

奧野宣之講的讀書方法淺顯易懂,但作者非常用心。如關於如何給筆記附上日期,他把自己如何在筆記本中標註日期這個動作解釋得非常仔細,並附圖說明。可能大家平時也這麼做,但很少有人能系統、清晰地梳理出來。這不禁讓我想到先前作者所說,讀書是一門藝術。就像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我們每天做起來都覺得理所當然,在不知不覺之間變得熟練,比如呼吸和走路。但真正要做好它,並且把它講解得透徹,深入淺出,人人易懂,確實是一門高深的藝術。

我個人因為看了這本《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重新做起來讀書筆記。書裡很多觀點讓我很有共鳴,今天和大家分享三點。

一、“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法

蔥鮪(wei,第三聲)火鍋就是蔥段金槍魚火鍋,是以蔥和金槍魚為材料烹製的日本特色料理,其中蔥段是配菜,而不是調料。“蔥鮪火鍋式”是奧野宣之自創一種讀書筆記方法。

簡單來說,就是摘抄+評論的讀書筆記法。首先嚴格篩選出自己認為有意義的內容,將其摘抄下來。然後在摘抄完的筆記後面留出一些空白,寫上自己的評論或感想。之所以作者奧野宣之把它取名為“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法,就是因其摘抄和評論並存的特徵,就像這道菜中魚肉和大蔥的關係一樣。

摘抄部分用“○”表示,自己寫的感想或者評論可以標上“☆”,以此作為區分,交替標在每個段落前。

我原先對於這種方法不以為意,但當自己嘗試了後,發現這樣做可以在最快的時間內寫下自己的感想,將思考立即落實到紙上。方便又實用。

二、“主動聲吶”與“被動聲吶”

潛水艇有“主動聲吶”和“被動聲吶”兩種聲吶系統。主動聲吶是靠自身發出的聲波的反射狀態來進行計量;被動聲吶則是靠接收其他船隻或潛水艇發出的聲波來活動的。也許你會覺得主動聲吶聽起來更厲害,但實際廣泛使用的恰恰是被動聲吶系統。

讀書,獲取信息也是如此。也許你會覺得我們主動獲取的信息是最多的,但其實通過周邊環境,媒體、雜誌等其他途徑,生活中被動接觸的信息給予我們的靈感和刺激更多。

所以老人常言“要對所有事物抱有好奇心”。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在日程生活中收集線索,借用讀書筆記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將一些被動接收到的信息引出的小想法記錄下來,即使再漫不經心,以後看到這段筆記,可以從這個小小的想法展開思考,說不定能得到一個絕妙的創意。

三、筆記塑造生活

讀書筆記是你和書交流過的證據。通過撰寫筆記,你可以找到一本“讀了它我就可以做自己”的書。失落的時候,走投無路的時候,那本書都會成為你的心靈支柱,給自己堅實的心理支撐。作者奧野宣之說,很多書塑造了現在的他,但如果一定要挑出一本,那本書就是法國哲學家阿蘭的《幸福散論》。

我們需要一些能與自己長期共處的書,比如旅行時想看的書、難過時想看的書,孤獨時想看的書,而尋找它們正是我們平時讀書的目的之一。

作者說讀書體驗比書本身更重要。通過撰寫筆記,你可以找到只屬於你的,有意思的,真正的好書。當筆記成為你讀書時的好夥伴時,不知不覺間它重塑了你的生活。

書評 | 筆記塑造生活

其實“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句話我爸媽從小就告訴我,只是長大了人漸漸變得懶惰,手機拍照也方便快捷,所以筆記是越做越少。但無可否認的是,我手機相冊裡那些拍的課件照片是一張也沒有重翻過,但我剛剛做的讀書筆記倒是又翻過一遍了。看來《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這本書沒有白讀。

書評 | 筆記塑造生活

思維導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