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之后曾纪泽:虎口索食,迫使沙俄修改条约,伊犁失而复得


提起曾国藩,喜欢历史的朋友可能都很了解,他仕途得意,十年七迁,门生故吏遍天下,修身为人备受后世推崇,但是他的儿子曾纪泽在历史上却并不那么出名。晚晴中国风雨飘摇,内忧外患不断,外交更是屈辱。曾纪泽作为晚晴外交的关键人物,他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光绪四年,曾纪泽出任驻英、法大使。在出使西欧期间,他深入的研究了各个国家的历史、人文以及工商业发展的情况。在任职期间,他主持了使馆的自建事宜,将原来的租赁使馆改成了自建建筑,亲自负责使馆内部图书、办公用品的采购,彰显大国风度的同时又不奢靡。

在整个驻外期间,曾纪泽严于律己,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操守,倡导廉政、节俭的风气,为国人所敬重。在光绪五年,曾纪泽主持并促进了巴西和中国的建交与通商工作。在对朝廷建议的公报中,曾纪泽提到,外国列强虐待“苦力”,建议清政府拒绝其招募华工的请求,身居高位仍不忘为民请命。但这并不是他最为人称道之处。


曾纪泽一生最大的成就应该就是他收复伊犁了。1876年至1877年间,左宗棠率大军平定阿古柏侵略势力,收复了新疆。但是此时的伊犁仍被沙俄军队占领。面对如此形势,朝廷决定派崇厚为特命全权大臣与沙俄就此谈判,崇厚却擅自和俄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里瓦几亚条约》条约,一时举国愤怒,左宗棠听闻此消息更是坚决不同意,誓要出兵将伊犁从沙俄手上夺回来,收复不了伊犁绝不活着回来。在此形势下,崇厚被撤职严惩。

不能动兵,这个任务则只能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了。虽只任务艰巨,但是他还是挑起了这个重任。谈判进行地异常艰难,面对沙俄方面的威胁他毫不退缩,最终迫使俄国政府修改条约。虽然条约中仍有许多不平等的条款,但在当时的局势下可以说是一次难得的外交胜利,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唯一的一次成功谈判。

1883至1884年,曾纪泽在巴黎就越南中法战争事务与法国政府进行谈判,立场强硬,但由于越南战事不利清廷上层意图主和,1884年4月被解除驻法公使的职务,1885年6月卸任驻英俄公使职务。结果这场本大有希望胜利的战争因清政府的懦弱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


作为名门之后,曾纪泽不仅深受传统儒家思想的浸染,忠君爱国,还曾走出国门开眼看世界,融贯中西,并能客观分析把握当时的国际局势并运用在外交中,在当时实属不易。但是清朝就像一艘到处漏水的大船,既不想换舵,又不想彻底整治一番,只想靠着糊糊补补勉强前行,就算有再多曾纪泽这样的人又能怎样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