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秦腔《民樂情》成功巡演的故事和文化密碼

這一天必將載入張掖文化史冊。

2019年1月11日,農曆臘月初六(三九第二天)晚上,在祁連山腳,民樂縣南古鎮露天鄉村舞臺,秦腔現代戲《民樂情》帶著一團烈火,冒著三九嚴寒,開啟了她進鄉村的巡演之旅。

他們難以忘記,《民樂情》歷經數載打磨,終於邁出腳步,走出甘肅,走向全國 。在此之前的一年時間裡,作為中國優秀秦腔劇目、全國地方院團優秀劇目、全國現實題材優秀劇目,先後在西安、北京、敦煌、蘭州等地展演、會演。在此期間,獲甘肅省戲劇紅梅劇目獎、甘肅省敦煌文藝獎,並獲得赴上海參加第29屆戲劇白玉蘭獎和國家文華獎、參加中國藝術節的資格……

驀然回首,在一場場觀眾的淚光中,當《民樂情》懷著忐忑的心情,第一次走進秦腔之都西安,被“戲窩子”觀眾雷鳴般的掌聲、叫好聲“驚嚇”的時候,當《民樂情》帶著虔誠,第一次進京,在戲劇最高藝術殿堂得到專家們“盛讚”的時候,當《民樂情》帶著些許懷疑,第一次捧起真正屬於她的榮譽的時候,他們漸漸自信了……

他們慶幸,有這樣一片土地,養育了一位背糞筐的縣委書記,養活著河西唯一一個專業戲劇院團。能夠在今天,用一種寶貴的脫貧精神和一種優秀傳統的藝術,鑄造成一個穿透半個世紀,走向大江南北的藝術精品。

一個劇目,一個劇團,他們懂得了回報,他們以這樣的方式回報這片土地……

就在一月之前,在趕赴白玉蘭獎的路上,在前往文華獎的路上,他們又踏上了上海、金華、西安、天水和隴南的巡演之路。

這是一次榮耀之旅,也是一條磨礪之路……

張掖秦腔《民樂情》成功巡演的故事和文化密碼

第一站——《民樂情》“情動”上海灘

12月5日晚,《民樂情》作為“全國優秀現實題材藝術作品展演”劇目和第29屆白玉蘭戲劇獎評審劇目,在上海美琪大戲院精彩上演,這是張掖劇目第一次亮相上演。劇團全體人員緊張排練,我們也以這樣的方式發出了觀看邀請函——

雪落祁連寂無聲,馬飲弱水漢唐行。

張國一出民樂情,秦音幾度南北風。

去冬西安驚觀眾,今夏北京撼戲宗。

此番滬裡吼鄉音,大禹最憐西北人!

當晚,來自戲劇界的專家學者、上海社會各界市民1200餘人現場觀看了演出。

張掖秦腔《民樂情》成功巡演的故事和文化密碼

謝幕時,許多當地市民紛紛上臺,為演職人員送上鮮花,現場觀眾站起來爭搶著在臺口拍照、喝彩,叫好聲、掌聲、歡呼聲持續了40多分鐘。韓正卿的扮演者邊肖不得不返場唱了兩段秦腔經典唱段,來表示對觀眾的感謝。

上海觀眾杜文明說:“我聽過京劇、越劇、滬劇,今天是第一次身臨其境的感受秦腔,這部戲給上海這邊市民帶來了藝術享受,也向上海市民展現了西北的生活、文化、藝術風采。”

上海保奇影視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白永成說:“這麼一個一心為民、一心為公的縣委書記,真是寫到骨子裡面去了,一個地級市的劇團能把作品展現得這麼完美,讓我很驚訝,很感動。”

杭州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趙志毅曾作為知識青年在民樂縣插隊,他激動地說:“今天看到舞臺上的韓書記,使我感到又回到了四十五年前韓書記帶領大家戰天鬥地的那個年代,韓書記的形象一直激勵著我,鼓勵著我,使我走到了今天。”

韓正卿書記的孫女韓騏灃也現場觀看了演出,她動情地說:“看到根據我爺爺事蹟改編成的這部秦腔特別的感動,我從頭哭到尾,這部戲把我爺爺演活了,他的事蹟一直鼓勵著我,讓我克服艱難困苦,他一直就像一束光一樣,照耀在我的心中。”

一位戲迷,也是一位民樂遊子,留言說:趙教授曾是民樂知青,著有《情懷》一書,贈予劇組,特賦詩一首:

民樂情深映丹心,

祁連白雪罩青松,

上海美琪秦聲揚,

知青緬懷韓正卿。

張掖秦腔《民樂情》成功巡演的故事和文化密碼

第二站——秦腔西北風“風靡”金華

12月8日晚,《民樂情》首次亮相浙江省金華市,當晚雖然下著大雨,但沒有阻擋他們前來觀看的腳步。1000多名當地觀眾在金華市中國婺劇院現場觀看了演出。

張掖秦腔《民樂情》成功巡演的故事和文化密碼

(現場採訪:這位觀眾接受採訪時,幾度哽咽……)

當地觀眾方怡登老人專門坐公交車趕來看戲,他說:“這個戲太棒了,第一次看秦腔,我和老伴兒都看哭了,以後只要有秦腔演出,就是再遠我也要來看!”

浙江省婺劇藝術研究院(浙江婺劇團)的周躍英老師看後說道:“這個戲的題材很好,現代戲很難演的,用當代形式演繹傳統戲曲,劇情很感人,看得人感動流淚,整體演員都不錯,主演嗓子太好了,唱的非常棒。”

當地觀眾王先生說:“聽到了板胡和嗩吶聲,聽到了高亢激昂的西北唱腔,很感動。希望你們繼續發揚西北風,振興地方戲曲劇種。”

當天,時至大雪,我市寶卷傳承人在山丹清泉前窯組織大型念唱活動,市七一秦劇團參加完上海白玉蘭獎演出後,又赴浙江金華,在中國婺劇院演出。瑞雪豐年,有感而發——

金華山丹遙南北,適逢大雪共生鳴。

前窯勝境念寶卷,婺劇殿堂唱秦音。

張國從來有捷足,臂掖今朝又先聲。

試看鄉音重抖擻,一帶一路建新功。

張掖秦腔《民樂情》成功巡演的故事和文化密碼

(曾經的好友:昔日張掖當軍人,今宵西安民樂情)

第三站——“戲窩子”的軍禮情誼深

12月12日晚,《民樂情》在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劇場精彩上演,這也是此劇目2017年參加“中國秦腔優秀劇目會演”後再度亮相“秦腔之都”西安。當晚,陝西省委組織部、宣傳部,省文化和旅遊廳,省戲曲研究院,咸陽市委、人大、政府、政協,西安市等部門單位相關負責人,在陝張掖籍同鄉會和當地市民共同觀看了演出。演出前,陝西省戲曲研究院與張掖市七一劇團演藝有限責任公司進行了隆重的“文化走親·結對幫扶”協議締結儀式。這將為七一秦劇團乃至張掖秦腔事業的發展再添一把力。

張掖秦腔《民樂情》成功巡演的故事和文化密碼

(西安的張掖老鄉、民樂老鄉送來祝賀)

演出結束後,現場觀眾一個都沒有離開,為演職人員送上一次又一次的掌聲。其中一位觀眾鼓掌到最後,並向舞臺深深敬了一個軍禮,他說:“我是在陝西的轉業軍人,七一劇團的前身就是部隊文工團,敬禮是我向他們表達敬意的最好方式。七一劇團這部現實題材的戲,延續了人民軍隊的擔當。”

曾在張掖工作的退休幹部周建華說:“咱們張掖的戲來‘戲窩子’西安演出,必須來看!”

在西安創業的民樂人李元林說:“最讓我感動的就是第三場戲,我感動得淚流滿面,前輩們創造了現在的幸福生活,讓我們在外創業的人更加珍惜,我們一定好好奮鬥,為家鄉增光添彩!”

張掖秦腔《民樂情》成功巡演的故事和文化密碼

第四站——天水老少皆淚眼

12月14日、15日晚,《民樂情》在天水市秦州大劇院進行了2場“助力脫貧攻堅”巡演,這是全省助力脫貧攻堅巡演繼10月14日、15日在蘭州黃河劇院演出後的省內第二站。天水市委、人大、政府、政協四大班子領導及各界群眾2000多人現場觀看了演出。

(意猶未盡:戲後,天水觀眾仔細閱讀《民樂情》劇情介紹和七一劇團光榮歷史)

天水是我省秦腔戲迷最多的地方,也是脫貧攻堅任務較大的地方,觀看《民樂情》對他們來說更具實際意義。7歲的張格悅小朋友看完後眼睛哭的又紅又腫,嗚咽著說不出話。她的爸爸張志賢說:“太感動了,我女兒從頭哭到尾。我們上至老人、下到小孩,一大家子今天都來看了,真的很棒!在倡導精準扶貧的今天,這部戲不僅要讓老百姓看,更應該讓廣大黨員幹部看,這對當今思想扶貧、精神扶貧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68歲的任菊梅老人看完後說:“這是我看過的最好的秦腔!”市民王存太說:“就一個字:好!”

張掖秦腔《民樂情》成功巡演的故事和文化密碼

第五站——韓書記家鄉見真情

12月17日晚,《民樂情》在隴南市隴南禮堂上演。隴南市人大、市委、政府、政協四大班子在家領導和隴南市民1000多人現場觀看了演出。這是《民樂情》自首演以來第一次來到劇中主人公韓正卿的家鄉演出。當劇中人物二叔道白:“這跟咱老家武都簡直就是兩個天地”“在東江借住古廟堂”時,現場觀眾發出了欣喜的感嘆聲。隨著劇情的深入,他們也回憶起當年韓書記在東江公社帶領大家治河造田的歲月……

謝幕時,觀眾們為全體演職人員獻上最熱烈的掌聲,《民樂情》編劇曹銳的故鄉也是隴南,她專程從幕後走向臺前,為養育她的父老鄉親深情鞠躬致謝!

隴南市民李全明看後說:“從建國到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脫貧攻堅戰打響的時候看到這部戲,非常鼓舞人心。”

隴南市著名作家夏青說:“張掖七一劇團為隴南送來了一臺好戲,主人公是我們隴南大山裡走出去的韓正卿,他在隴南人民心中是地道的草根英雄。編劇曹銳更是英雄人物,是我們武都的女才子,先後多次獲得國家級大獎,男編劇中也很少有與其匹敵的。感謝張掖七一劇團對劇本的二度創作,表演很到位,人物刻畫體現了編導的苦心。隴南在扶貧攻堅的關鍵時刻,還有一年多的時間就要徹底告別貧困,這部戲對助力我們脫貧攻堅定會加一把力!”

《民樂情》編劇曹銳說:“在改革開放40週年紀念日到來之際,我們把這部根據韓老書記真實事蹟改編創作的劇目帶到了老書記的家鄉、也是我的家鄉隴南,用秦腔演繹扶貧的時代先鋒。韓老書記的精神就是隴南人的精神、甘肅人的精神,他用青春鍛造了那個火紅的年代,隴南人民沒有忘記他,他的精神依然引領著家鄉人民,他讓每個鄉親都能過上好日子的夙願也是每個隴南人民的夙願。”

第二天,前來送行的隴南文化界朋友特意帶我們觀看了幾十年前韓書記在東江戰鬥過的地方。這分明是一種精神的傳承。

張掖秦腔《民樂情》成功巡演的故事和文化密碼

(民樂人民衷心愛戴和永遠銘記的,就是這位書記,八十年代前後,時任縣委書記韓正卿……)

進了京堂,下著村莊。 下一步,他們將到新天等鎮繼續巡演之路。他們“苦練三九”,為著回報這片土地,也為著走向今年的國家榮譽——文華獎積蓄力量。

張掖七一劇團,他們載著《民樂情》,走在了全省戲劇界前列,走進了全國戲劇的視野,祝願他們走得更遠,祝願那種精神,那種藝術傳播得更遠——

他們來自甘肅,

一個比西北更西,比西北更北的

河西走廊

一個沒有國家名角的地方劇團

他們走了70年,走到文華殿堂

他們將用西北人的吼喊

唱一個背糞筐的縣委書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