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小白:從入門到精通,學攝影看這些!

對於攝影小白,想要更加快速地掌握相機功能,使用相機拍攝出滿意的照片,就需要掌握攝影基礎+技巧運用。所以學習攝影,從入門到精通,你需要掌握這些技巧知識。


攝影小白:從入門到精通,學攝影看這些!


一、曝光三要素——攝影基本

拿到相機,首先要了解光圈、快門速度和感光度,曝光三要素決定照片的曝光情況,是最基本的攝影知識。除了要了解曝光三要素對於畫面亮暗的影響,還需要知道它們對照片效果的影響。

1、光圈

光圈,是鏡頭中控制光線進入相機的孔徑大小。光圈越大,如F1.4,同一時間進到相機的光線越多,直接表現就是畫面亮度偏亮;相反,光圈越小,如F16,畫面亮度偏暗。光圈大小與數值成反比:大光圈F1.4,小光圈F16。


攝影小白:從入門到精通,學攝影看這些!


光圈大小對照片效果的影響在於景深,景深是照片的對焦點前後的清晰範圍,直接表現就是照片背景清晰還是背景模糊。光圈越大,背景模糊,畫面更加簡潔,有利於突出主體,如拍人、拍花、拍靜物等;而光圈越小,背景清晰,更有利於拍風景、表現拍攝環境,如風光攝影。

2、快門速度

快門速度就是曝光時間。快門速度越快,如1/1000秒,說明曝光時間越短,照片得到的光線越少,所以畫面偏暗;快門速度越慢,如1秒,則曝光時間增加,畫面偏亮。


攝影小白:從入門到精通,學攝影看這些!


快門速度的快慢,決定了是定格畫面還是記錄光點軌跡。高速快門,可以定格住運動物體的瞬間姿態動作,在體育賽事、打鳥拍人中有很不錯的效果;慢門,則可以記錄光點的軌跡,表現畫面的動感,如車軌、星軌、瀑布等。

3、感光度

感光度是衡量感光元件對光線的敏感程度,一般用ISO表示。ISO越高,對光線的感應增強,所以畫面亮度增加;ISO越低,對光線的感應減弱,所以畫面亮度減弱。

感光度對畫面的主要影響在於噪點:ISO越小,噪點不明顯,畫質較好;ISO越高,噪點明顯,影響畫質。所以一般建議使用低ISO,不得已再提高ISO。


攝影小白:從入門到精通,學攝影看這些!


二、拍攝模式——運用曝光

不同的拍攝模式,是相機對曝光三要素的自動調整程度不同。

1、自動模式(AUTO),快門、光圈和感光度由相機自動調整,適用於抓拍、新手等。

2、程序自動模式(P檔),可以設置ISO,由曝光補償來調整畫面亮暗,本質是自動調整光圈和快門速度。適用於抓拍、新手使用,在於瞭解曝光補償對畫面亮暗的控制。

3、光圈優先(Av/A),手動設置光圈,相機自動設置快門速度和感光度,再通過曝光補償調整亮暗。適用於靜物,如人像擺拍、風光攝影等。

4、快門優先(Tv/S),手動設置快門速度,光圈和感光度自動設置,最後通過曝光補償調整亮暗,適用於運動主體,如體育賽事、野生動物、光繪車軌等。

5、手動曝光(M檔),有拍攝者調整曝光三要素,相機不對曝光進行干預,需要對曝光三要素有一定的瞭解,難度較大。


攝影小白:從入門到精通,學攝影看這些!


三、對焦——明確主體

對焦,就是保證主體的清晰,明確拍攝主體。

關於對焦主要知道三種模式:單次自動對焦AF-S、伺服自動對焦AF-C、手動對焦MF。

1、單次自動對焦,是半按快門後有“嘀”一聲,代表對焦完成,適合靜止的物體拍攝。

2、伺服自動對焦,在半按快門後會持續對運動物體對焦,適合運動主體的拍攝。

3、手動對焦,是最精準的對焦模式,但對焦速度較慢,在自動對焦失效時可以依靠手動對焦解決。


攝影小白:從入門到精通,學攝影看這些!


對焦失效的場合:

太過靠近拍攝,如微距;弱光拍攝,如夜晚;畫面無反差,如純背景。

四、測光——保證光線

測光,是為了讓主體曝光正常,給相機提供曝光參數指導。其中不同的測光模式,是測光的區域大小不同,各有優勢。

1、評價測光——測整個畫面

評價測光是對整個畫面進行測光,在很多時候可以提供不錯的參考,除了大光比畫面之外,相對智能化。

2、中央重點平均測光——測中間1/3區域

中央重點平均測光,是對畫面中間1/3區域進行測光,有些相機的屏幕上會顯示出一個圓圈,代表測光範圍。適合主體在中間的場景測光,比起評價測光,在部分大光比畫面中依然有效。


攝影小白:從入門到精通,學攝影看這些!


3、點測光——測3%的區域

點測光,最為精準,可以保證主體的曝光準確。但主體偏暗時,點測光會導致畫面過曝;主體偏亮時,會導致畫面欠曝,所以點測光的使用要特別注意,如逆光人像、大光比場景等。

五、白平衡——畫面氛圍

白平衡與色溫有關,控制著畫面的冷暖調氛圍。

1、維持白平衡:一般選擇“自動白平衡”,讓環境色彩還原,不偏色,維持“白色的平衡”。

2、運用白平衡控制畫面氛圍:

想要偏黃暖調的效果,就調高相機的色溫值,如日出日落、暖調人像等。

想要偏藍冷調的效果,就調低相機的色溫值,如拍攝藍天、晨霧等。


攝影小白:從入門到精通,學攝影看這些!


六、構圖——合理佈局、分清主次

構圖的目的,在於通過安排畫面佈局,讓陪體烘托主體,重在表現主體。

常見的構圖方法有三分法、中心構圖、對稱構圖、對角線構圖、框架構圖等。

新手建議嘗試三分法構圖,相機上有九宮格輔助線,讓主體落在輔助線上或四個交叉點上,會讓畫面更加美觀。學會構圖,不是侷限,先千篇一律,再打破陳規,攝影不侷限。


攝影小白:從入門到精通,學攝影看這些!


七、攝影進階——從拍照到攝影

以上六點都是基礎知識,學會後即可入門。那麼如何從入門到精通呢?以下三點,你可以嘗試。

1、多查閱、多參考

剛接觸攝影,可以多看別人的作品,看別人的照片是什麼樣子、是如何運用參數、是如何使用光線的。藉助網絡書籍查閱、各大攝影網站技術交流和作品參考,然後知道什麼是好的作品。另外,每次拍攝要做到查詢拍攝對象的相關資料,知己知彼才能拍出更好的作品。

2、攝影實踐、多按快門

當然,我們不能一直在查詢,學習到的理論知識要用到實踐當中去,所以第二步要多按快門,發現不同參數對照片的影響,在實踐中發現不足,加以改正。


攝影小白:從入門到精通,學攝影看這些!


攝影實踐可以製作一個拍攝計劃表,每天拍攝一組照片,經過處理後分享打卡,一邊分享照片,一邊讓人監督完成,堅持才有進步的可能。

3、拍攝思考與攝影思維

第二步堅持數月後,就要學會思考:為何要拍這個?為何要使用這些參數拍攝?如何更好地表現主體?如何為作品增加意境?

拍攝前的思考,可以令我們拍攝到的照片更有靈魂,從“拍照”到“攝影”,思考十分關鍵。


攝影小白:從入門到精通,學攝影看這些!


文章結語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攝影知識、技巧,如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討論。我是 ,感謝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