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丨苏34鸭嘴兽战斗轰炸机;很不好么:中国当年为何坚决不买?


军事丨苏-34战斗轰炸机,继承了苏-27战斗机家族优异的气动外形设计,最大特征是其扁平的头部,原因是其采用了并列双座的设计,使得其头部加大,同时为了减小体积而将头部设计成扁平,并采用了许多先进的装备,如新型火控计算机、液晶显示器、新型数据链、后视雷达等。

苏-34战斗轰炸机由苏联苏霍伊设计局研制, [1] 最早型号为代号苏-27IB试验机,其试验机在1990年4月首飞,预生产型于1993年12月18日首飞。原预计在2002年全面列装,但是因为苏联解体导致的资金不足,直到2007年7月俄罗斯国防部才宣布正式接收。

苏-34战斗轰炸机,是苏联/俄罗斯一型高机动性、全天候、超音速、双发双座战斗轰炸机。该机于1986年6月,苏霍伊设计局开始设计一种全新的战术轰炸机,目标是在90年代中期开始取代可变翼的苏-24/24M“击剑手”战术轰炸机。

这种飞机是在苏-27“侧卫”基础上研制的,一开始被称为苏-27IB。第一架原型机内部代号T10V-1,沿用了苏-27UB“侧卫-C”的基准机身,但是装上了全新的具有扁平头部的前机身,也就是因为这个扁平的头部,该型从此获得了“鸭嘴兽”的非官方绰号。T10V-1在设计局的莫斯科实验工厂里完成了总装,1990年4月13日在莫斯科附近的茹科夫斯基机场首飞,试飞员是苏霍伊的阿纳托利·伊万诺夫。

随着俄罗斯经济的逐渐复苏,2006年阿赫图宾斯克的俄罗斯空军第929国家飞行试验中心用6架试飞用机完成了第一阶段国家联合试飞和评估。其中,01和03号参加了国家试飞,02、04和05号机则去利佩茨克参加了第4战斗应用和飞行人员再培训中心的作战评估,内容包括发展新战术、操作技术和条令。


此外,这3架飞机还被用于首批苏-34机组的改装训练。 [3] 2007年俄罗斯空军开始接收苏-34,总计订购了124架,接收数量逐年攀升,2013年接收19架,2014年接收18架,截止2018年12月,俄罗斯空军共装备了120架苏-34。

苏-34能挂载更多种类的空面制导武器。弹药可挂在机身的4个外挂点、翼下的6个外挂点、以及翼尖的两个外挂点上。挂载制导炸弹时,苏-34可一次挂载6枚500千克KAB-500L或三枚1500千克KAB-1500L激光制导炸弹,或相应的KAB-500Kr和KAB-1500Kr电视制导改型。挂载短程空面导弹时,苏-34可一次挂载6枚Kh-29L。

/KH-25ML/S-25LD激光制导导弹,或6枚Kh-29T电视制导导弹。挂载远程空面导弹时,苏-34可一次挂载3枚Kh-59M/Kh-59M2电视制导导弹,此时需要挂载一个数据链吊舱进行末段遥控。

苏-34具有强大的反舰能力,可一次挂载6枚3马赫的Kh-31A/-31AD反舰导弹。执行压制敌防空系统的任务时,可一次挂载6枚Kh-31P/-31PM/-31PD高速反辐射导弹,或Kh-58U/-58UShK反辐射导弹。

苏-34也可以挂载俄罗斯全系列非制导炸弹和火箭,并保留了苏-27的标准GSH-301 30mm机炮。机炮内置于前机身右侧边条中,最大射速每分钟1500发,备弹150发。苏-34的12个武器挂架最多可挂载8吨弹药,在超载时可以挂9吨,不过此时要减少内油。

2015年6月4日约16时30分左右,在俄罗斯沃罗涅日区布图尔利诺夫卡机场一架苏-34在准备降落时滑出跑道并翻覆,从事故现场的图片来看该机整个倒栽在地上,主体结构受损严重,修复的可能性不大。这也成为了第一架因为事故而退出服役的苏-34。

2015年9月6日,鉴于叙利亚局势持续动荡,俄罗斯宣布派遣空中力量进驻叙利亚,其中包括6架苏-34在内的俄罗斯空军单位于9月30日前后陆续抵达叙利亚,执行对ISIS的空中打击任务。 [17] 2015年11月24日,苏-24遭到土耳其击落事件发生后,俄罗斯空天部队发言人伊戈尔·克利莫夫称,将要求在叙执行任务的苏-34加挂空空导弹,为避免苏-24事件再次发生。


2019年1月18日,俄罗斯国防部称,两架苏-34轰炸机在远东地区因发生擦撞失事,两架飞机的机组人员均弹射逃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