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雞”養殖的必要條件

“生態雞”養殖的必要條件

隨著人們對食品的品質要求越來越高,追求天然綠色生態產品已成趨勢,自然就對養殖業提出新的標準和要求,養殖戶也認識到畜產品的質量與效益是有直接關係的,在逐步的適應市場需求,養“生態雞”的諮詢多了起來。其實“生態雞”就是在自然條件下自然生長的雞,在草地、森林生態環境下,以“笨雞”為養殖對象,舍飼和林地放養相結合,以自由採食林間昆蟲、雜草為主,人工補飼有機飼料為輔,呼吸林中空氣,飲山中無汙染的河水、井水、泉水,生產出天然優質的商品雞。

“生態雞”養殖的必要條件

“生態雞”飼養場址的選擇應天然林地,一般天然次生林好於原始林、闊葉林好於針葉林、天然林好於人工林,如有條件選擇針闊混交林。要求雞舍周圍30公里範圍內沒有大的汙染源,地勢為五度左右坡為宜,背風向陽、水源充足、取水方便。雞舍和運動場的大小設計標準:育雛保溫舍按每1000只雞10平方米計算,運動場按每隻雞1平方米計算,運動場周圍最好用籬笆和塑料網圍起來。

生態雞品種一般選擇肉雞、兼用型雞、蛋雞公雛以及農村的土雜品種都可以。生態雞的飼養必須選擇合適的育雛季節,以利於生態雞的放牧飼養。最好選擇3-5月份育雛,春季氣溫逐漸上升,陽光充足,對雛雞生長髮育有利,育雛成活率高。到中雞階段,由於氣溫適宜,舍外活動時間長,可得到充分的運動與鍛鍊,因而體質強健,對以後天然放牧採食,預防天敵非常有利。

“生態雞”養殖的必要條件

雛雞在舍內圍養訓練飼養3周後,體重達到130克以上,訓練它聽聲音採食,經過一定時間的訓練,雛雞聽到這種聲音就回來吃食。在院內分區種植牧草或用飼草訓練雛雞自由採食,再經過3周以上訓練,雛雞增強了撲食的能力和增長了預防天敵的本領,這給放養創造了條件。

在院內經過以上餵養後雛雞體重一般可以達到0.3千克以上,這時可以把它散放到林子裡、水庫邊、草甸裡,雛雞在廣闊的田野裡撲捉昆蟲,吃草籽、嫩草,自由活動。這一時期長達15周,在補料上逐漸減少到2次就可以了。在日喂2次時早晨放出時少喂點,晚上回來時多喂。在放養過程中,一定要搞好安全防範,預防天敵的危害。天敵主要有鷹、黃鼠狼、山貓,近幾年雞場統計中雞放養後受天敵的傷害就可達60%以上,這時期雞體重已達0.5-1千克,損失1只雞就相當於損失20元以上。因此,在放養時期抓好安全,提高雞的成活率非常關鍵。

預防天敵可以採用以下三種辦法:訓練好家犬驅逐附近的鼠類和鼬類,利用爆竹驅逐鷹的侵害,用尼龍網把放牧場圍罩好,此法比較切實可行。

“生態雞”養殖的必要條件

生態雞的養殖特定飼料有人工飼料、飼草二部分。人工飼料要求較高,其中人工飼料必須是有機飼料,為此在種植生態雞飼料及飼料原料時,必須按有機食品要求耕作。人工補飼的動物性飼料,也必須按生產有機食品的標準執行。在人工飼料生產過程中嚴禁添加各種化學藥品,以保證生態雞的品質。而天然飼料的質量取決於自然環境。主要有天然飼草、成熟的籽實和各種天然昆蟲等。只有生態雞的天然飼料充足、營養全面,才能夠生產出高營養和滋補性強的優質產品。

“生態雞”養殖的必要條件

生態雞防疫工作也不能忽視,在生長過程中與林地、灘地等外界接觸廣泛,隨時都有可能受到傳染因素的威脅。並且生態雞生長期相對較長,一般需要4-5個月出欄,為防患於未然,必須有計劃的對雞進行免疫接種,以獲得強免疫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