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孩子的“生命力”是怎樣被父母無意識的扼殺的

心理學從不高深,它就隱藏在你生活中的雞毛蒜皮裡,不管你發現沒有,它時時處處在你身邊。就像榮格所言:潛意識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卻將其稱為“命運”。

家庭教育:孩子的“生命力”是怎樣被父母無意識的扼殺的

前幾天我去一所小學和學生家長座談,進校門前,在學校門口呆了幾分鐘。當時正值學生放學,學校門口人很多,非常熱鬧。短短几分鐘的時間,我觀察到幾個片段,都是些隻言片語,但是卻非常有代表性。

很多父母對教育孩子有困擾,覺得孩子不聽話,難管教,但其實真正的教育就隱藏在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之中,如果能將那些正確的教育理論落實到這些細節中,就做到了真正的知行合一。

片段一:學校門口的小超市裡。一個媽媽帶著剛放學的女兒走了進去,媽媽指著架子上的貨品對女兒說:這上面的東西你可以隨便挑。當時我正有些好奇,感嘆這位媽媽的慷慨,沒想到這位媽媽緊接著說了一下一句話:只能買蛋糕和麵包,除了這些,別的都不可以買。聽到這句話,我不禁抬眼看了一眼女兒,她揹著書包,仰著脖子,怯生生的站在貨架邊上,好像有些茫然。

片段二:一個胖墩墩的小男生風風火火的走到路邊接他的父親身邊。父親拉住他說:我跟你說啊,今天是週末,你今天完成全部作業的三分之一…話音未落,被男孩打斷,男孩說:我的作業都已經寫完了。父親一愣,好像有點不太相信,又重複的問了一句:都寫完了?男孩又很大聲的重複裡一遍:我已經都在學校寫完了!這時候父親臉上露出了"老母親式"的微笑,他說:寫完你就自由了,今天晚上準備好,有驚喜。男孩問:什麼驚喜?爸爸故作神秘狀:晚上你就知道了。精力無處發洩的男孩飛奔著又跑遠了。

片段三:一個剛接了孩子的母親和孩子並肩行走,一邊走一邊聊天。媽媽說:你明天上課的時候…男孩打斷她,說:明天我們不上課。媽媽接話:不可能吧?不知道是天熱還是著急,男孩的臉通紅,他面紅耳赤的辯解道:真的不上課,明天我們學校舉行體育節。媽媽放心下來:哦,明天不上課啊….

以上三個片段都不是我刻意觀察的,相信片段中的父母和孩子的對話也完全的反映了他們日常真實的生活狀態。事實上,正是這些不起眼的生活片段裡家長的語言、神態、行為的組合,通過日積月累的浸染,構成了單個家庭中家庭教育的全部內容。所以,每一個從自己家庭中走出來的孩子,都會毫無疑問的打上父母"言傳身教"賦予他們的深刻烙印。正因為此,探討這些細枝末節裡反應出來的教育模式,才特別有意義。

家庭教育:孩子的“生命力”是怎樣被父母無意識的扼殺的

1. "控制"是扼殺一個孩子生命力的最強有力的殺手

片段一里,那位母親的"慷慨"從一開始就很有問題。如果細細體味,就不難體會出 "這上面的東西你可以隨便挑"這句話裡隱含的傲慢。也許我用這樣富有刺激性的詞彙會讓很多人覺得小題大做,但實際上,家庭教育本來就是一個"失之毫釐,謬以千里"的事情。細微之處體察的越準確,越有利於覺知真正的問題所在。如果只是泛泛而談,那就容易淪為"道理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很多人之所以知行不合一,原因恰恰是因為無法在細節上體察和覺知。

"這上面的東西你可以隨便挑"貌似這句話是這位母親賦予孩子的慷慨,但只要我們仔細想想,什麼情況下會使用這樣的語氣說話,就不難理解這位母親身處權威位置對孩子的居高臨下。

同樣的場景,想要表達相同的意思,如果是這位母親和自己的領導說話,她會和領導說"這上面的東西你可以隨便挑"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只有"上"對"下","權威"對"小兵"才會使用這樣具有優越感的語式——它的潛臺詞是:我才是掌握你"生殺大權"的人,買不買我說了算,所以

我可以對你"慷慨",也可以對你"嚴厲","權利"掌握在我手裡

這就不難理解,在說完這句話之後,這位母親緊接著說了一句"只能買麵包和蛋糕,其餘的都不可以"——把這兩句話單獨拎出來說,很多人都能比較清楚的看清後面這一句話裡包含的控制,但實際上,控制是"一脈相承"的,一個人絕不可能在這件事上控制,在別的事上不控制,對這個人控制,對其他的人不控制。從某種程度上說,"控制慾強"是一種人格特徵,一個人如果有這種控制慾,會表現在方方面面,之所以在實際表現時沒有以"等分"形式呈現,即在任何人、任何場景下都表現出一模一樣的控制感,是受到環境、對象、自己喜好等多方面的綜合影響產生的結果,並不是ta的控制慾在某些時候真正消失了

最令家長們頭疼的"逆反",其真正的核心就在於控制。所以,強勢的母親往往會培養兩種類型的孩子:要麼生命力被摧毀的膽小、懦弱、無主見的孩子;要麼是強烈反抗的"逆反"孩子。

家庭教育:孩子的“生命力”是怎樣被父母無意識的扼殺的

① 控制不是隻有"強勢鎮壓"一種形式,我們更要警惕那些"包著軟布"的控制類型

一說到控制,很多人都會想到"強勢鎮壓"這樣的形式,最典型的語言方式是"你必須"、"別(不許)做XX"….. 典型的行為方式是孩子只要沒有按照自己的要求,父母就會發火動怒。

事實上,除了這種比較明顯、易於覺察的控制方式,我們更要警惕那些控制的"

變種"。例如傾向性協商、高期待、過度教育等。這些"變種",表面上像野蠻的原始人裹了幾片樹葉,但實際上其本質仍然是控制。

控制:指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動或超出範圍。從這個詞彙的釋義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所謂控制,包含了一種主動掌控外界的意願。所以,只要你能覺察出自己有"對方不按照自己的想法/要求/標準/期望,自己就會失望"的想法,基本上都會有控制

很多家長貌似民主,經常以"協商"的方式和孩子對話,但是協商背後,依然是自己早已確定的目標,所以所謂協商,只是為了引導孩子往自己的目標方向達成一致。自然,如果自己不能實現這個願望,那麼"協商"就會一直進行下去。

比如家長和孩子商量玩遊戲的時間,家長心裡能容忍的最長期限是半小時,而家長先讓孩子自己說,孩子回答"一次玩一個小時"時,家長內心是不滿的,但是還會滿臉堆笑,繼續"引導"孩子,問"一個小時會不會有點長啊?"等等問題,直到孩子悻悻的將時間減至半小時,家長才露出滿意的笑容。然後像領到"尚方寶劍"一樣,敦促孩子"說話算話",下次孩子玩遊戲再超過半小時的時候,家長就馬上以"道德裁判"的身份出現,警告孩子"之前你自己同意只玩半小時的"。

家長的這種控制,會讓孩子非常惱火又無法應對,久而久之,孩子一定會覺察出父母的"偽善",不會再信任父母貌似民主的協商,對父母的"協商"保持警惕,認為這不過是父母控制自己的"套路"。

一旦孩子和父母形成了不信任的親子關係,父母作為"權威"的身份再發號施令,除了引發逆反之外,就毫無用處了

同理,父母對孩子的高期待會使孩子一旦沒有達成父母的期待,父母即使不發作、打罵,但內心的不滿也會透過每一個毛孔讓孩子感知到,這種來自父母的"威懾",實際上也是對孩子的控制和綁架。而父母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教育"孩子,藉機宣講自己的理念,其內核同樣是一種控制。比如說,路上遇到一個乞丐,媽媽就藉機"語重心長"的教育孩子:看,他就是因為不好好學習,所以現在只能當乞丐。當乞丐多可憐啊,所以,你要好好學習,否則就會像他一樣,知道嗎?

父母把唾液說乾的"教導",是最容易激發孩子逆反的根源之一。凡事貴精不貴多,語言也是一樣。過度的教導,喋喋不休的嘮叨,那些聽上去無比正確但又特別讓人討厭的"道理",只會引發孩子的逆反情緒。而這些嘮叨、教導、期待、引導….其內核萬變不離其宗,都是來自父母想把自己的意願加諸於孩子身上,換言之,都是控制。

家庭教育:孩子的“生命力”是怎樣被父母無意識的扼殺的

② 家庭教育中,按照年齡階段的特點,"抓大放小"是一個基本原則

在孩子6歲之前,父母的話要相對多一些,在這個年齡段,正是實施對孩子的情感撫育,讓孩子建立依戀關係的重要階段。在這個時期,關注孩子,和孩子多交流互動,對於孩子來說非常有意義。年齡較小的孩子,對父母非常依戀,他們喜歡和父母待在一起,這樣才有安全感。這個時候父母如果能夠耐心的對孩子進行啟發,對於日後為孩子樹立規則,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大有裨益。

但是在孩子11、12歲進入青春期之後,父母就必須管住自己的嘴。這個階段的孩子自主意識萌發,是一個新的探索自身"同一性"的階段。在這個年齡段,孩子需要通過多種人格和角色的實驗,發現自己、認識自己、整合自己,在這個探索的過程中,孩子會表現出家長認為"混亂"的狀態,比如一個階段很整潔,下一個階段又很邋遢,一個階段很興奮,下一個階段很抑鬱等等。正是在這樣看似混亂的狀態中,其實是孩子在探索和實驗自己的角色,在青春期的後期,他們會逐漸找到自我,實現自我的同一性。所以,

這個年齡段的父母,如果話太多,實際上是對青少年探索自我的打擾,他們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按照自己生長的秩序自然生長,父母的干涉、批評、傾向性引導等都是對他們探索遊戲的打擾。所以他們會非常反感。

而事實上,很多家長的控制慾得不到滿足,他們會非常痛苦,雖然他們自己不承認自己是控制,而是"為了讓孩子好",其實這不過是給自己的一個合理化的理由。家長不是不能說話,而是要確保自己說的話是經得起邏輯推敲、是能夠讓孩子信服的話。而不是按照自己的經驗和判斷,對孩子隨意進行指導。你必須接受一個事實:你的人生和孩子的,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人生。你們的基因、成長背景、社會環境都完全不同,所以,思維方式也不會一樣。

在家庭教育中,抓大放小是一個最基本的原則。但是絕大多數父母都做反了。管的太多,太細,最後像一道道無形的繩索,扼殺了一個孩子的生命力。

孩子小的時候,給予充分的愛和關心,樹立規則意識,大一些的時候以更民主、尊重和開放的態度對待孩子,讓孩子充分參與家庭事務的決策和管理

。實際上,家長根本不用向老黃牛一樣每天事無鉅細的盯著孩子,只需要在大的人生方向上把好關,剩下的,都是家長的言傳身教了。

心理學的研究發現,孩子對來自父母的信息的接納,最多的是情緒,其次是行為,最後才是語言。所以這就是為什麼父母即使憋住不打罵孩子,但是對孩子的不滿也會透過毛孔散發出來,讓孩子充滿恐懼的原因,這是因為情緒是一定藏不住的,哪怕面無表情,也同樣表達了一種情緒。所以,請父母們適當的閉上嘴,少灌輸道理,多和孩子保持情感上的親密鏈接併為孩子做出行為上的榜樣。

家庭教育:孩子的“生命力”是怎樣被父母無意識的扼殺的

2. 父母對孩子的信任,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如果說一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我相信絕大多數父母都不會承認,如果說父母並不相信孩子,估計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仍然是否認。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在第三個場景中,當孩子說"明天不上課"時,媽媽的第一反應是:"不可能吧?",這句話接的無比自然,就像打了個噴嚏一樣。這充分說明這是這位媽媽對孩子無意識的不信任

① 對孩子的"不信任",基本上都是父母無意識的投射

我相信這位母親,如果我採訪她,你相信自己的孩子嗎?她肯定回答"當然相信"。但是更多時候,無意識的行為恰恰暴露了一個人人的真實想法。

所謂無意識行為,就是下意識的,不經過大腦的意識反應的行為。從某種意義上說,"無意識"比"意識"更真實,祛除了有意識的粉飾,無意識行為真正"暴露"了一個人的內心世界

我們必須強調父母 "言傳身教"的意義。因為它對一個孩子的人格塑形影響太大了。父母的言傳身教實際上就是透過這些微小的細節體現出來的。孩子總是能敏銳的體察父母真實的內心世界,所以,父母的"虛偽",孩子一眼就能看透。一個不被父母信任的孩子,ta的內心一定也是對自己不相信的,事實上,父母對孩子的擔心、焦慮、警惕,都是父母自己內心世界的鏡像反應,也就是投射。

一個內心充滿不安全感的人,ta無論走到哪注意到的都是危險。所以,一方面ta會反覆的提醒ta認為重要的人(比如孩子)哪有危險,同時,也會無意識的瞪著自己的"警察眼",密切的關注著孩子的一言一行。

例如文中這個媽媽,她說"不可能吧?",與其說是不相信自己的孩子,不如說是她不信任外界的人格特質的一種表現。她本身應該就是一個防禦心比較強的人,對外界保持著無意識的防禦心理。但是她的這種防禦放在孩子身上,孩子感受到的就是一種深刻的不信任感和以此帶來的傷害感。

沒有人喜歡不被信任,雖然很多人認為這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事,不至於對孩子造成什麼深刻的影響,但是實際上,這樣的不信任日積月累,就一定會對孩子的人格產生影響。孩子著急辯白:真的不上課,我們明天有體育節。他為什麼會強調那句"真的不上課"?原因就在於他在那一刻,體會到了不被信任的傷害感,所以他極力的辯白。

我相信,這個男孩長大後也一定是一個"自我證白型"的人,他會對別人的不信任、否定會非常敏感,也會在表達自己的觀點時,首先做大篇幅的鋪墊工作——目的就是為了讓別人相信自己。這種無意識的證白,實際上也是一種防禦性的心理

現在孩子年齡還小,他被媽媽懷疑之後會採用面紅耳赤的證白模式,當他進入青春期,就未必是這種反應了,他可能會表現得非常逆反,充滿敵意。那個時候,也許他的媽媽會非常惱火又茫然,不知道為什麼一貫乖巧的孩子變成了這樣。實際上,在青春期收穫的"逆反",都是在前期種下的種子。當父母之前給到孩子多是否定、懷疑、控制時,必然會在青春期集中收穫自己種下的"惡果"

家庭教育:孩子的“生命力”是怎樣被父母無意識的扼殺的

② 包辦替代、過度保護,過度擔心同樣是對孩子的不信任。

舉一個孩子小的時候摸燙水杯的例子。一個孩子還很小的時候,ta並沒有危險的意識,也不知道被開水燙到是什麼感覺,ta對世界的感知和理解,就是通過好奇心,用那些大人看起來"不知深淺"的方式進行的。

例如ta看見一個冒著白氣兒的玻璃杯,就會想要上去摸一摸,這時候家長看見就會很緊張,怕ta燙到,於是制止孩子:不許摸,燙。或者直接把孩子抱離"案發現場"。

家長這麼做當然是為了孩子的安全考慮。但是這種行為世界上也是對一個孩子探索世界的打擾孩子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這個世界,ta的行為看似胡亂而魯莽,實際上卻是在這種混亂中樹立自己的秩序。家長可以照顧孩子的安全,但是更要保護孩子的探索。比如一杯燙水,家長說"不許摸,燙"的時候,肯定沒有想過,孩子是不知道"燙"是什麼感覺的。Ta只有親自用自己的小手觸摸過"燙"的感受,才會知道燙是一種危險。所以,這個時候家長如果看懂孩子的探索,在確保孩子安全的情況下,拉著孩子的小手輕輕觸摸杯子邊緣,讓ta感受到"燙"的感受,並向懵懂的孩子講述"燙"和"危險"的聯繫,那麼孩子很快就會對冒著白氣的玻璃杯喪失興趣了。同時,ta也在父母的幫助下完成一次對世界的探索。

在生活中,家長常使用對孩子過度保護和包辦替代的方式照顧孩子,表面上看,這是對孩子的愛,但實際上,是家長偷的懶,以及對孩子的不信任

。它的潛臺詞是:你不相信孩子自己能做好這些事,你不相信如果天冷你不為孩子"操心",準備好秋褲,ta就會傻到不知道冷熱,出去凍一圈回來還不知道穿上厚衣服。

家長可能會不服氣:我的孩子真的就是這樣,如果我不提醒他穿上秋褲,ta即使出去凍的瑟瑟發抖,回家依然不知道找條秋褲穿上。

我相信你說的是真的,但是,你想過原因嗎?為什麼孩子會成為這樣的孩子?

正因為你長年累月的包辦替代,所以孩子不需要為自己考慮那麼多,你的包辦替代,剝奪了ta作為一個人冷熱自保的本能。同時,你的包辦替代,使ta缺少了對環境的預判、思考、遇事分析、尋找應對方案的能力,它被你包辦成一個"冷也不知道加衣服"的"傻子"了。所以,父母的擔心——擔心孩子會受涼、感冒,然後引發了隨後的包辦替代——我為你操心準備,再到後面的過分干涉和控制——因為我對你好,我愛你,所以你得聽話,就構成了形成逆反的三部曲

而這一切的根源,都是父母對孩子的不信任。作為父母,沒有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於自己的人,不相信他們天生的本能和後天的學習能力,所以才事事躬親,事事操心,培養了一個懦弱無能但是又在家"窩裡橫"的小霸王。

家長們都知道要放手,龍應臺的散文也是傳遍了朋友圈,但是父母們真的明白放手背後是什麼嗎?

事實上,溺愛和控制,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是緊密聯繫的。有多溺愛,就有多控制。同理,包辦替代和控制限制也同樣緊密相連。比如文中第二個場景裡的父親,跟孩子說:你今天先完成全部作業的三分之一,以及之後聽到孩子已經完成作業後的"獎勵",既是包辦替代孩子安排時間和作業的能力,同時也是在實施對孩子的控制——必須寫完三分之一,寫完後可獲得獎勵。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就是在這樣一點一滴中潤物細無聲的浸透的。所以,為人父母,要善於從孩子的態度發現自己教育方式中的問題。如果一個孩子高度逆反,你需要檢討一下是不是自己控制太多;如果一個孩子不懂感恩,你要檢討自己是不是過度付出;如果一個孩子膽小懦弱,你需要檢討一下自己是不是控制或溺愛太多….孩子所有的問題,都是受到外界環境尤其是家庭環境影響的結果。你在今天種下什麼種子,就會在明天收穫什麼果子。所以,

父母是真的需要"謹言慎行"的,因為你的不經意流露出來的態度、情緒、行為、語言…都在無形當中塑造著一個新的生命的前程。

家庭教育:孩子的“生命力”是怎樣被父母無意識的扼殺的

如果喜歡,請點贊並關注我:“有夢想的唐糖”。持續輸出原創好文,從心理學角度幫你拆分生活裡“雞毛蒜皮”背後的深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