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溫是否讓蘇州枇杷“很受傷”? 專家迴應

蘇報訊(駐吳中區記者 陸怡)蘇城昨天迎來降溫,正逢地產白玉枇杷成熟期,很多果農、食客憂心忡忡。對此,記者採訪了吳中區東山鎮農林服務中心副主任李浩宇。他表示,處於成熟期的枇杷已渡過最艱難的兩關,

只要氣溫不低於10℃,白玉枇杷完全可以憑藉自身“免疫力”扛過去。

枇杷是否“大年”取決於兩個關鍵時期,一個是花期,另一個是幼果期。如果花期花量大很可能是“大年”,反之則是“小年”。其實,今年白玉枇杷花期花量非常大,勢頭特別好,平穩渡過了第一個“關卡”,但在幼果期接連遭遇了降雨和凍害,此前蘇州持續陰雨,長時間陰雨寡照使得不少枇杷樹得了花腐病,開不了花,自然結不成果,導致今年枇杷產量下降。

李浩宇介紹,雖然位於山坳內的枇杷樹減產嚴重,但位於太湖邊一些產區的枇杷樹躲過了一劫。在環太湖大道附近的枇杷林裡,一些枇杷樹上的果子已漸次由青轉黃。枇杷減產情況呈區域分佈,由於山塢地形難以散發溼氣,因此在果樹密集的山塢裡等地,減產嚴重,甚至出現整棵枇杷樹顆粒無收的情況;但在通透性比較好的區域,果樹情況相對較好,並且品質不錯。

記者瞭解到,枇杷的產量受天氣影響較大,而價格又和產量關係密切,今年產量或將減產二三成,價格也將相對上漲。記者在東山鎮採訪時發現,除了密切關注天氣預報以便隨時應對天氣變化外,當地果農還在自家果園的果樹上繫上密密麻麻的塑料袋,並在果園上方罩上防鳥網,以降低枇杷的損耗。

【關注頭條號樂居買房,掌握購房好時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