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有个村,一不小心就可能捡到“宝贝”!千年前曾比肩景德镇!

井陉县天长镇河东村是个千年古村,西汉时这里就已经有了村落。穿村而过的秦皇古驿道,位于村中的宋、金代的古瓷窑作坊遗址,韩信“淮阴谈兵处”,明代建造的凌霄塔遗址……无一不书写着这座古村落的历史。新近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使得河东村的千年历史又开始续写时代篇章。

(石家庄日报)河东村位于井陉县西部,距井陉县城15公里,与天长唐宋古城隔河相望,东坡岭横在天际线下,绵河从村前流过,307国道在村前横跨东西,村后南部是石太铁路和石太高速。

井陉有个村,一不小心就可能捡到“宝贝”!千年前曾比肩景德镇!

井陉县志载:河东坡,坐落于秦皇古驿道一段陡坡险路下,踞绵河东岸,古驿道绕于前又东上穿街而过,至东窑岭、三家店、东天门……

时光在这里交错,如同胶片拍摄的黑白电影,将来往的人们从高楼大厦间拉回幽长的石街古巷。

古驿道记录岁月沧桑

井陉有个村,一不小心就可能捡到“宝贝”!千年前曾比肩景德镇!

古驿道河东村段 王会良摄

秦皇古驿道又称井陉古道,是一条历史悠久的交通要道,比罗马古道还要早100多年。

秦皇古驿道从河东村穿村而过,至今保留“官道街”古名,此即古时的“官道”。古道风貌依然,依稀可辨,官道街东侧不足百米处,古驿道原始的开凿痕迹至今犹存。那一条条凿痕,似乎带来穿越时空的斧凿之声,回响在已不再喧嚣的古道上,记录着古道当年的辉煌和两千多年的沧桑。

在街尾之北,还有一处古迹——韩信“淮阴谈兵处”。民国《井陉县志料》载称,河东村有一自然遗址,曾有中州范志完的题刻“淮阴侯谈兵处”六字,但1931年前后遗失。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河东村村民李润常家出土了明代崇祯年间留下的石碑,青石质,正中刻隶书“淮阴谈兵处”五个大字,左题“中州范志完题”,右落“明崇祯戊寅”(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这是迄今在井陉发现的有关韩信背水之战的最早碑碣。该碑现存于东天门。

井陉有个村,一不小心就可能捡到“宝贝”!千年前曾比肩景德镇!

官道街商铺 王会良摄

河东村官道街的古店铺、古驿站遗迹犹存。村里的老人回忆,古驿道一入街口有牌楼,挨着河道处有一口辘轳井,街头街尾都有石圈墙。“这里有接官台,凡是州府来人,城内的官员都在官道街石圈墙外等待迎接。”

由于这里是晋冀交会、人烟最为密集之地,于是商旅云聚,繁荣了古老的官道街。街道两侧饭铺、旅店、车马店排列有序,家家经商,一到夜晚骡嘶马鸣、驼铃声声,灯火通明,通宵达旦。西南两条通晋大道汇聚于此,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井陉有个村,一不小心就可能捡到“宝贝”!千年前曾比肩景德镇!

凌霄塔遗址 王会良摄

井陉有个村,一不小心就可能捡到“宝贝”!千年前曾比肩景德镇!

凌霄塔老相片

河东村还留有一处凌霄塔遗址。该塔建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为井陉知县张应台督建,并题写石额“文笔凌霄”。塔形平面呈八角形,为七级砖塔,造型美观,体态匀称,用料考究,巍巍壮观。高耸的凌霄塔自建成之日起,一直都是天长古城之地标性建筑。在晚清和民国时期,井陉“皆山书院”便坐落于此。令人惋惜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凌霄塔被毁。

古瓷窑遗址越千年

河东村是井陉古瓷窑中心遗址之一。井陉窑与邢窑、定窑、磁州窑并列为“河北四大古窑”,2001年井陉窑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井陉有个村,一不小心就可能捡到“宝贝”!千年前曾比肩景德镇!

河东村 王会良摄

村民盖房打地基、埋设自来水管道等,都能挖出一些瓷器残片来。这些瓷片外形各异,有的像盘子和碗的边缘,有的像茶杯盖子,有的像家用“小火锅”,还有的外形像灯盏……村里的老人说,几乎各家都挖出过瓷片,“这个不稀罕!”

相传宋代时,河东村瓷窑遍布。当时瓷器制作技术相当于现代的高科技,那时绵河水很大,满河床都是水,有好几米深,瓷器是靠船运出去的。金兵入侵宋朝后,工匠们为免受战乱之苦多随朝廷南下,定居在南方。待金统治井陉后,瓷窑才得以部分恢复。

在1993年至2008年的15年里,河北井陉窑考古队先后6次到井陉抢救发掘井陉窑,其中4次就是在河东村。考古发掘期间,杜千贵老人舍家保护窑址;高二孩、许瑞科老人发现珍贵的印花模子主动交给考古队,不讲代价、无私支持考古工作,受到了考古专家的高度评价。

文物专家孟繁峰对村民说,井陉千年古瓷窑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珍贵遗产,大家一定要自觉地保护好它们,希望能像定窑、邢窑、磁州窑那样建起博物馆,甚至恢复井陉窑古老的传统工艺,让河东村人引以为傲的井陉古瓷窑更加熠熠生辉。

特色民俗代代传承

河东村的民俗独具特色,其中传承千年的“火狮”尤为吸引人。

井陉有个村,一不小心就可能捡到“宝贝”!千年前曾比肩景德镇!

官道街火狮子 王会良摄

井陉有个村,一不小心就可能捡到“宝贝”!千年前曾比肩景德镇!

在河东村官道街口两侧,有两尊1.6米高的雄性火狮子。这是用砖石瓦片立架,内竖陶管、腹中空洞,外用黄泥砌成的。狮尾是火道口,塞入燃烧的柴草,火狮的口、鼻、眼和双耳立刻向外喷火,“呼呼”作响,十分壮观。

河东村的“火狮”传承千年,俗称“狮子火”,已断档几十年,几位热心村民根据村里老人们的记忆和描述,于近年将其恢复。

在宋、金时代,河东村到处都是一座座馒头形的瓷窑。因为做瓷器的矸土就地取材,紧邻绵河取水方便,邻村又有优质煤炭,盛产的瓷器往外运输方便,夜间远看瓷窑都是火光连成一片,只有到了寒冬腊月才停火停窑。每年春节正月初一至初六,窑匠们根据瓷窑的烟火结构,在街口砌成狮子模样,双眼、双耳、鼻孔、嘴里能出火,为的是晚上守护瓷窑、驱凶辟邪、保佑村民、“狮”来运转。由此便逐渐形成了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点燃“狮子火”的习俗,以求在新的一年里窑火绵绵不断,火旺财旺人也旺。

河东村还有一个流传百年的民俗节目“武种地”。该民俗文武结合,道白与武打相融,令人耳目一新。

“武种地”开始用民间曲调填词歌唱演出,动作简单。由于走大街串庙会演出,场地喧闹嘈杂,演出效果不好,演员们便把唱歌改为方言道白,试演时观众都说听得清、听得懂,于是“武种地”定格为方言道白。久而久之,观众又感觉情节平淡、缺少高潮,观看热情逐步下降。于是演员们又大胆改进,把社火武打嫁接在后半部,没想到广受好评。这种文武相融的文艺形式一直被传承至今。

井陉有个村,一不小心就可能捡到“宝贝”!千年前曾比肩景德镇!

古建民居精美石雕 张晓峰摄

河东村这座千年古村,许多古遗址至今尚存。为了传承历史,杜千庭、史建庭等村民捐款集资,在村口建起了一座仿古石牌坊。他们还计划重塑韩信“淮阴谈兵处”石碑、修复“西汉宰相田叔、田仁故居”、恢复500米秦皇古驿道。他们说:“就是再难,为保护河东村的文化遗迹我们也要坚持下去!”

记者 杨惠玲 通讯员 侯福顺/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