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億公里外旅行者號不斷傳回詭異訊號,卻等不到接應!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蘇爭霸持續進行,除了政治、經濟上的長期對抗,科技發展同樣必不可少。如今回過頭看,當時的科技競爭未必是一件壞事,尤其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發展的航天科技,至今仍然影響著整個人類社會的命運。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美國製造的“旅行者”系列太空探測器。這兩個飛行器攜帶著刻有人類文明信息的黃金唱片已經在太空中行進了半個世紀,成為目前已知的整個宇宙中距離地球最遠的人造物體,承載著全人類的希望和祝福,尋找地外文明的存在。

實際上,對於“旅行者”系列,人們一直有很多爭議。比如一旦強大的外星文明發現它們,很有可能通過相關信息找到地球,也許還會對人類造成威脅;或者它們直到電池耗盡都沒有找到外星文明,人類是不是也會感到孤獨和悲哀……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關於“旅行者”系列的運作問題,在表現出人類強大的好奇心的同時,也對“旅行者”系列充滿了擔憂,如何供能以及在遙遠的太空傳送信號就是其中最棘手的問題。

早在設計之初,科學家就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因為了解到“旅行者”系列的目標是飛出太陽系甚至銀河系,太陽能供電也會因此失去意義,反而還會加重飛行器的負擔,因此科學家們選擇了續航能力更強的核能。

也就是說,在“旅行者”系列的供能系統中,核能始終在為它們提供動力。但是大約兩年之後,它們攜帶的核燃料也會徹底耗盡,無法繼續維持相關儀器的運轉,我們與“旅行者”系列的聯繫也就因此終止。

時至今日,“旅行者”系列已經飛到了距離地球216億公里之外的太空空間,遠遠超過了預期目標。雖然中間也曾經因為柯伊伯帶等因素進行過漫長的休眠,但是都成功克服了困難,地面人員仍然能夠接收到它們發來的信息。

這一切都要歸功於當初的測算,根據相關研究,即便無線電波信號會以光速傳播,長距離的傳播同樣會大大削弱信號的強度。按照“旅行者”系列的距離,普通信號到達地球時的強度只有當初的100萬億億分之一,完全無法用來進行數據的收集和研究。因此科學家們對“旅行者”系列的信號發射器進行了加強改造,確保通信可以正常。直到現在,地面人員仍能接收“旅行者號”的信號,只是由於信號異常衰減,聽起來實在有些詭異難解。

儘管如此,但是由於我們科技發展水平有限,暫時無法派出新的探測器前去接應,它們也只能在燃料耗盡後四處遊蕩,孤獨的在太空中與地球遙遠對望。“旅行者”系列總有與我們失去聯繫的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