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駕駛員大多是“黑飛”,原因在哪裡?

揚子晚報網5月7日訊 (記者 徐媛園)近日,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鑑定中心)官方網站發佈公告,發佈15個新職業,有人工智能工程技術人員、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等,還有一個是“無人機駕駛員”。記者瞭解到,民用無人機市場保持高增長。IDC預計,到2020年,中國航拍無人機市場將以56%的年複合增長率快速成長,市場規模將達到250億元人民幣。為了更深入地讓大家瞭解這個行業,記者採訪了無人機“駕駛員”以及行業相關部門及人員。但令人尷尬的是,南京目前幾乎所有的“飛行員”都是“黑飛”,即便是已經拿到了資格證。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揚子晚報記者做了調查。

經歷:

商業片航拍,有證也“非法”

市民陳先生前些年自己開了一家公司,承接企業的宣傳片拍攝業務。去年他對自己的工作室做了“提檔升級”,增加了航拍的業務。“航拍師是要考證的,7公斤以上、視距半徑500米以外、高度高於120米的無人機,必須要拿到相應的執照,”所以陳先生特地去徐州學習,“費用是5000--20000不等,考試包括理論和實踐,理論是飛行原理(動力學方面)、飛行器系統構成、法律法規、氣象知識等相關知識,是位於北京的中國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與重慶考點聯網出題,在北京題庫中選取100道,答題過程中由民航局聯網監測,只要一提交答案,考試成績等數據就會傳輸到北京與民航局。”時間考試包括空中八字+水平360等。完成民航局相應的考試內容並通過,有民航局頒發無人機駕駛員證。

經過了大半年的陸續學習,加上2天的艱難考試,陳先生拿到了無人機駕駛員證,也取得了“經營許可證”,雙證齊全,本以為可以開展業務了,但陳先生髮現他還是“飛不了”。“只要是航空器飛行就必須滿足三個條件。第一,駕駛員來必須要有駕駛執照;第二,航空器要有三證,即國籍登記證、適航證和電臺執照。第三,申請空域,要向空管部門申請飛行空域和飛行計劃,得到批准後才能實施飛行活動。所以,以目前情況來說,無人機航拍需要滿足的條件首先是人要有執照,其次是申報空域。”沒有就是“黑飛”。前兩個條件都可以滿足,但空域的申報還是較為困難的。“目前個人申報很難。”陳先生說,“所以我們現在要是拍素材,也是偷偷拍,設備也不敢買太好的,萬一被發現擊落了,幾萬、十幾萬的設備,也得不償失”。和陳先生有類似經歷的,還有不少班裡的同學,有的也正在創業,要用無人機播撒農藥;有的行業要求用無人機監控揚塵,“但他們嚴格意義上來說,也是‘黑飛’。”

體驗:

個人航拍申請較難

記者致電相關部門,詢問如何在南京申請無人機拍攝,得知需要通過華東地區管理局通航處,取得一份任務批件。拿到任務批件以後,再跟空管局聯繫,空管局按照《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空中交通管理辦法》做評審。但記者也從空管部門瞭解到,個人航拍要通過最終的批覆也很難。

中國無人機消防與救援技術研究中心相關專家告訴揚子晚報記者,按照應用領域的不同可以將無人機分類為軍用無人機與民用無人機,其中民用無人機可以進一步分為工業級無人機以及消費級無人機。但記者瞭解到,目前國家尚沒有專門針對無人機飛行的空域劃分標準。“但我們飛行行業有句話,叫離地三尺需報空。”所以也有專家建議,在無人機空域審批方面,可否試點採取半年或一年一批的方法,如,農業植保大部分是在15米以下飛行,飛行區域相對固定;電網等巡檢無人機,飛行高度也是基本在100米以下,沿著高壓線走向飛行。這樣高度、空域基本固定的無人機,可採取每年或每半年審批一次的制度,然後每次飛行前只需要報備的方式。這樣可以大大緩解無人機企業報批的壓力和成本。

尷尬:

考證的人也越來越少了

如何認定“黑飛”?“必須人員執照、飛機適航、飛行計劃三個條件都滿足。“目前市場對無人機飛行員的要求十分迫切,但由於飛行計劃很難得到批覆,而監管的單位“城管”和“公安”又只有執法權,所以目前各行各業“黑飛”的情況非常普遍。記者瞭解到,目前國內從市、區公安、城管基本配備了無人機反制設備,“但目前有的地方除了大型活動,無人機反制設備的功能只是驅離作用,也就是可近距離控制無人機返回。”也正因如此,很多行業在使用無人機作業時因為違規飛行,無法承擔刑事責任,所以考證的人目前呈減少的趨勢。

科普:

無人機應用領域廣泛

中國無人機消防與救援技術研究中心負責人劉東方告訴記者,除了航拍,無人機在電力巡檢 地理測繪 農業植保 快遞物流等領域都有廣泛應用。比如飛機上懸掛的滅火彈,可以通過重力加速度迅速穿入高層建築的住宅玻璃,“倉庫等大面積危化品著火也可用無人機先期勘探火情火點,確定區域及燃燒物質。”

此外,有一個好消息是,針對記者瞭解到的問題,部分城市已經做出了試點。去年11 月 19 日,深圳地區無人機飛行管理試點啟動暨綜合監管平臺上線試運行,宣告以綜合監管平臺高效連通用戶與管理部門,堅持空地聯合、管放結合、多部門協同管理無人機的試點工作正式啟動,今後深圳的無人機用戶可直接登錄無人機綜合監管平臺進行飛行申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