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近視的確會導致心理問題!別等近視以後才知道


孩子近視的確會導致心理問題!別等近視以後才知道

01

兒子升入初一以後,整個人出現了明顯的不適應。我原本以為是學校教學進度節奏太快,孩子的基礎不紮實導致的吃力,所以一直只是努力在學習層面上,給他更多的鼓勵與幫助。

直到我發現放學接他呼喊他時,他有時候會眯著眼睛尋找聲音的方向。我意識到,是不是他小學六年級開始的近視加重了?

這才趕緊又帶他去測了視力,發現度數變化也不大。但是明顯能感覺到孩子在校內,整個人的狀態不佳呢?

他們每週都要換座位。當我偶爾去學校時,即使是坐在後面,我發現他上課時,並沒戴眼鏡。聯想起平時我接他時,他眯起眼睛看我的場景,我就覺察到,肯定是哪裡不對勁了。

我想起他曾提出過一次,能否佩戴夜間的眼部塑形鏡?因為班上不少孩子都佩戴這種,也就是平時俗稱的“OK鏡”,這樣白天就不需要配戴眼鏡。

我此前聽過一位眼科朋友介紹這種硬質的隱形眼鏡,說這種眼鏡對控制近視度數上升效果很好。

這是通過孩子夜間睡覺時候佩戴,相當於通過這個塑形,把角膜表面的細胞和淚液膜,重新做了擠壓和排列,讓孩子的角膜形狀發生改變,第二天的視力就會暫時恢復1.0甚至1.5,有了這樣的視力水平,孩子無論是看遠處的黑板還是近處讀書,都不會太費勁。

可是有平時關係好的媽媽,又跟我講,隱形眼鏡怎麼樣都會對角膜有磨損,儘量還是不要帶這種接觸角膜的隱形眼鏡。

我答應他,再瞭解一下相關信息,確實副作用不大的話,就儘快佩戴。因為據我目前瞭解的狀況,這種眼鏡透氧度不錯,而且對低度近視才有效。

但我同時也向孩子提出,在佩戴OK鏡之前,請他上課時一定要把現在的眼鏡戴上。

他提出能不能配一副新的框架眼鏡,說現在這個眼鏡戴起來實在不好看,他不願意戴。

我心裡很嫌棄他這麼麻煩,因為一年前佩戴的這副眼鏡,也是他自己選擇的。這麼快,就因為不好看不戴了?太浪費了。

原來的眼鏡其實還看得清楚,僅僅是因為不好看就放棄?

但我一想起,假如他上課一直不戴眼鏡的損失更大,我還是克服了,自己內心的不適,同意他配一副新眼鏡。

這一次他選擇的眼鏡,是一副無框的眼鏡,不仔細看,基本上看不出來戴了眼鏡。

就是這一個小小細節的改變,我發現他這學期的狀態,比上學期還是有了明顯的變化。能感覺到,整個人的學習狀態積極不少,情緒上也不像上學期那麼低落。

孩子近視的確會導致心理問題!別等近視以後才知道

沒想到,前幾天還有一個媽媽問我,是在哪裡給孩子配的眼鏡?說自己的孩子說,從沒見過這樣好看的眼鏡。那個媽媽很驚奇,畢竟孩子從來沒有覺得近視眼鏡還會好看,這是第一次提及。

通過其他孩子的反饋,這更讓我意識到,對於心智還不夠成熟的孩子來說,眼鏡這件小事,孩子真的會很在意。

02

我想起兒子的一個好朋友,在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查出近視。那一天,我和兒子也在現場,看著那個孩子痛苦的淚流滿面的樣子,我們都很難過。

經過孩子媽媽的細心疏導以及不間斷的安慰,以及帶著孩子到各大醫院做各種視力恢復的訓練,媽媽的付出,孩子都看在眼裡。慢慢的接受了,自己的確需要佩戴眼鏡的事實。

可是三年級開始,平時特別熱愛運動的孩子,突然不願意參與自己最喜歡的籃球運動了。還明顯的出現了情緒低落,不願意參與其他集體活動。

也是經過觀察,媽媽這才發現孩子的顧慮,依然是來自眼鏡。經過反覆的溝通,孩子說,戴著眼鏡運動很不方便,不僅容易滑落,而且有時起霧也看不清楚。

但如果孩子不說,媽媽其實是很難知道這個原因引起的孩子心理變化。

後來這位媽媽,專門為孩子選擇了一副運動時佩戴的軟橡膠繃帶眼鏡。果然,孩子又重新回到了賽場上,慢慢恢復了之前,在運動場上揮汗如雨的感覺。

03

視力問題絕對不是小事。

可遺憾的是,我的眼科朋友告訴我,大多數家長,開始關注視力問題的時候,基本上孩子都已經形成了近視。

我同事孩子班上就曾有過這樣一個女生。小學五年級以前,成績非常的優秀。進入五年級以後,成績開始下降,到了六年級,已經成為了一個成績和各個方面都很普通的孩子。

那位家長在痛苦了兩年之後,竟接受了女孩大了,數學思維不行的事實,順其自然就好。於是把自己的重心轉移到二胎寶寶,更加關注二胎寶寶的早期教育,這種明顯的調整,導致她和女兒的矛盾越來越突出,關係也變得緊張。

升入初中以後,班主任老師很細心,發現了這個女孩坐在前面的時候,狀態明顯就要好一些。坐在後面的時候,眼睛就會不由自主的眯起,作業的錯誤率都明顯上升。

於是老師特別告知了孩子的家長,希望帶孩子去檢查一下視力。

這一下,媽媽才知道孩子已經近視300度了,趕緊給孩子配上眼鏡。媽媽忍不住責怪孩子:“為什麼不早說看不清楚?”

孩子委屈的哭,很傷心說出了媽媽以前警告過自己:“要是近視如何如何”的話。

孩子五年級就有點看不清黑板,老師問起也不敢承認,更不敢給媽媽講。

媽媽這才後悔莫及,原來是自己平時的態度,耽誤了孩子。

04

我想起了自己的前boss親歷的往事。

如今已經退休的他,正快樂放飛自我,每天過著在旅行的途中拍美景的生活。

他曾告訴過我,大概是在他女兒未滿三歲的時候,他帶女兒閱讀畫冊時,看到女兒總是偏著頭看。

他自己近視,馬上敏感的意識到這個動作可能會和近視有關。

於是他嘗試著矇住女兒的一隻眼睛,以遊戲的方式觀察女兒。他發現,一矇住左眼的時候,孩子的反應狀況有著輕微的遲鈍。

孩子近視的確會導致心理問題!別等近視以後才知道

他馬上就把女兒帶到了華西醫院,經過兒童眼科專家的診斷,孩子的確是有一隻眼睛存在弱視。

他就風雨無阻地堅持帶著孩子治療和訓練,幾年以後,孩子的視力恢復了很多。

要知道80年代的父母們,很多都還在忙於生計,很少會對孩子有這麼細緻的觀察以及及時提供幫助。

他的女兒只比我小几歲,後來還去英國帝國理工讀了碩士又去劍橋大學讀了博士。

我時常看著那個女孩子,在朋友圈裡生機蓬勃的樣子,非常感慨她人生的幸運之處,像公主一樣的她,在原生家庭就已經獲得了很多的愛。

如今她也像父親一樣,熱愛攝影。在一家世界級知名基金會工作。

她經常在世界各地出差,拍下了太多的美照。工作之餘,她還在美術學院學畫畫,她現在也沒有成家。

但幸運的是,父母親非常理解和尊重她的個人選擇。“人生在世只有一次,不虛度時光,自己活得盡興就好。”

這也是我前boss的人生態度,他是這麼做的,也是這樣對待女兒的。

05

就像前幾天我看到陳寅恪的往事,這位學貫中西的大師可謂成就斐然。然而人生的晚年,因為眼病醫治無效導致失明,導致生活不便,學術研究也變得異常困難,令人唏噓。

以前看《人類簡史》的時候,其實就明白了人是通過腦力活動區別於普通動物。但以此換來的代價,就是通過擁有較大的腦容量換取進化的不完全。

比如說人出生以後是非常幼小的,不像小馬那樣生下來就會走路。

人需要在精心的呵護下,才能一點點變得強大。

再比如說,人類直立行走,解放了雙手,通過參與勞動進行創造。但又把直立行走,會把壓力過多的給予雙膝,導致關節很容易出現問題,尤其是人上了年紀後,腿腳不便更是常態,很多老人就是因為摔跤這件事而意外離世。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人類依然是很脆弱的。

我曾聽醫生講過,人類的視網膜是反的,這也是導致人類視網膜容易脫落的原因。

我並不知道為什麼人類進化會這麼選擇?

但另一個角度,也正是通過這樣的設計,人到了夜間看不清東西,需要休息的本身,也是在保護人類身體的整體運轉。

人類自身存在的這些不完美,都需要我們小心翼翼地去面對。更何況是還在成長中的孩子?

關注孩子的健康狀況和心理問題,真的是比學業成績上的直接反饋更重要的事兒。但往往容易被家長忽視在成績的真相背後。

06

話說為人父母真難。

現在孩子小學起,父母陪做作業就已經被折磨得心力交瘁,總覺得自己孩子太差,而別人的孩子太優秀。

學習能力和學習態度,其實是一個系統工程。很多人太重視局部的短期變化,卻忽視了局部背後的深層原因。

與其輔導具體的學習知識,家長是很難做到綜合和全面的。不找到影響孩子成績和狀態的深層次原因,是很難有效提升的。

有的時候,一些細節確實很難被察覺,需要家長非常用心的去感受。

人和人的認知差異是非常大的,家長們覺得一些根本不算事的事,卻在孩子這裡是天大的事。

孩子近視的確會導致心理問題!別等近視以後才知道

近視的問題,可不僅僅只是視力的小問題。真的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狀況,嚴重的還會產生自卑心理或者是其他心理問題。

我現在都只能在保持孩子視力方面不要繼續下降,做一些輔助工作,真心還是很難受的。

希望你能在孩子沒有近視的時候,就能關注這個問題。未來能少走一些彎路吧。

共勉。

@作者妮妮:

曾任記者多年,親子教育與自我成長的終身學習者。

13歲帥哥的少女心辣媽,有深度的話癆達人,真誠幽默的非著名閱讀推廣人。

個人微信公眾號:妮妮小屋(ninixw),歡迎與妮妮交流閱讀與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