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濱海新區下發2019年結對幫扶困難村工作要點

原標題:集體經營性收入 90%的村將達20萬元

2019年目標

◎ 確定的幫扶產業項目全部啟動並建設完成

◎ 90%的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達到20萬元以上,75%的困難村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全市平均水平

◎ 44個困難村依標基本達到“六化六有”美麗村莊創建標準,所有困難村達到區級及以上文明村創建標準和“平安村莊”創建標準

◎ 對農村低收入困難家庭精準識別,精準納入社會保障,實現應保盡保,確保不落一戶一人

主要任務

◎ 加強村級組織建設

◎ 發展壯大產業經濟

◎ 促進農民增收

◎ 紮實推進基礎設施建設

◎ 加強社會救助保障

日前,天津濱海新區下發《濱海新區2019年結對幫扶困難村工作要點》(下稱《工作要點》)。根據《工作要點》,新區將按照“多層全覆蓋、有限無限相結合”的工作思路,堅持區負總責、鎮街抓落實的工作機制,突出黨建引領,聚焦困難村和低收入困難群體,強化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加大政策傾斜力度,強化支撐保障體系,發動攻堅攻勢,集中力量攻堅克難打硬仗。

《工作要點》明確,2019年結對幫扶困難村工作目標是:確保到年底90%的村黨組織全部達到“五好黨支部”創建標準;確定的幫扶產業項目全部啟動並建設完成;90%的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達到20萬元以上,75%的困難村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全市平均水平;44個困難村依標基本達到“六化六有”美麗村莊創建標準,所有困難村達到區級及以上文明村創建標準和“平安村莊”創建標準。加大農村低收入困難群體幫扶保障力度,強化教育資助保障,實現困難群體在校子女應保盡保;強化住房安全保障,困難村中分散供養特困人員、低保戶、貧困殘疾戶和低收入困難戶等四類重點對象的C級危房全部進行維修改造,D級危房全部大修加固或拆除重建;強化醫療救助保障,困難村中80%的低收入困難群體實現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強化社會兜底保障,對農村低收入困難家庭精準識別,精準納入社會保障,實現應保盡保,確保不落一戶一人。

《工作要點》確定的主要任務包括加強村級組織建設、發展壯大產業經濟、促進農民增收、紮實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社會救助保障。

在加強村級組織建設方面,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深化“維護核心、鑄就忠誠、擔當作為、抓實支部”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實施優秀青年農民培養工程,拓展發展青年農民黨員渠道,注重從困難村農民青年致富能手、返鄉高校畢業生、復員轉業退伍軍人、外出務工青年、農村合作組織成員等群眾中發展黨員等。

在發展壯大產業經濟方面,推廣“生產基地+中央廚房+餐飲門店”“生產基地+加工企業+商超銷售”等完整生產鏈條模式,實現“從田間到餐桌”全產業鏈發展。大力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創辦領辦服務公司(合作社)或與相關公司合作,積極開展多元化農業生產性服務和生活服務等。

在促進農民增收方面,充分發揮各級各類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和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作用,積極開展有組織的勞務輸出,推進農村富餘勞動力有序外出就業和就地就近轉移就業。加大農民培訓力度,完善利益聯結機制,針對倒排確定的困難村低收入邊緣戶,大力實施產業帶動一批、就業培訓轉移一批、農業技術提升一批、金融信貸扶持一批、生態補償收益一批、社會力量幫扶一批“六個一批”工程等。

在紮實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推進“美麗村莊”建設,44個困難村全部實現道路亮化和垃圾處理無害化,困難村村莊內道路兩側、坑塘、河流周邊及空地全部綠化,達到能綠盡綠。推進生態環境建設、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等。

加強社會救助保障方面則包含強化教育資助保障、住房安全保障、醫療救助保障、社會兜底保障,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幫扶工作等內容。(記者 張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