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現存400多幅,堪稱石壁上的書法博物館

之前不止一次的路過安慶,但一直都未停留太長時間,對這裡的山水風光一直念念於心,同時也計劃著來一次深度的安慶旅行。

就在前幾天,終於來到了心中念念不忘的安慶,並計劃了三天的安慶行程:天柱山、天柱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二喬公園及痘姆古陶,而且最近天氣也不是太熱,適合遊山玩水,首先跟大家分享一下天柱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位於千年古寺三祖禪寺一旁的溪谷及石壁之上。

天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現存400多幅,堪稱石壁上的書法博物館

天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現存400多幅,堪稱石壁上的書法博物館

去往摩崖石刻會經過一片面積不是很大的水池,水池之上建有一座頗為壯觀的石橋,每根石柱子上皆有一尊石獅子佇立於此,且每一隻石獅子皆不相同,造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天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現存400多幅,堪稱石壁上的書法博物館

這次我們主要為摩崖石刻而來,故並未進三祖寺,在三祖寺右側有一條山道,沿途除了流水潺潺盡是古時留下來的摩崖石刻,非常壯觀,在入口處的崖壁之上可看到“山谷流泉摩崖石刻”八個大字。

天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現存400多幅,堪稱石壁上的書法博物館

走進山谷之中,溪水潺潺,茂密的叢林之中摩崖石刻掩映其中,在這條長500米的山谷溪流之中,保存有自唐代以來1200餘年間的摩崖石刻300多方,其中三祖山摩崖石刻有11幅,山谷流泉摩崖石刻300多幅,宋朝時期的摩崖石刻有100多幅,涉及到的文人墨客有黃庭堅、王安石、蘇東坡等等,數量之多,且行、楷、隸、篆、草俱備,堪稱石壁上的書法博物館。

天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現存400多幅,堪稱石壁上的書法博物館

天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現存400多幅,堪稱石壁上的書法博物館

這方石刻為張同之在擔任安慶知府時遊覽此處所題刻的《題三祖寺》:“飛錫梁朝寺,傳衣祖塔丘。 石龕警古木,山谷臥青牛。半夜朝風起,長年澗水流。禪林誰第一?此地冠南州”。末位落款為紹熙二年十月,即公元1191年。

天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現存400多幅,堪稱石壁上的書法博物館

繼續往前走,可見特大楷體橫書“止泓”二個大字,字型雄渾矯健、雅秀遒勁,堪稱書法藝術珍品,止泓有“一泓清泉,漸行漸止”的意思,表達了對這裡的山水之美歎為觀止的感情,落款處為:“臨淮周虎為冀邸趙希袞書,寶慶丁亥閏五月既望,住山谷祖菄摹”,可見作者是周虎,周虎很多人可能並不知曉,是一位民族英雄,臨淮人,著名的抗金名將。

天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現存400多幅,堪稱石壁上的書法博物館

天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現存400多幅,堪稱石壁上的書法博物館

繼續往前走,可見一座白牆灰瓦古色古香的房屋,這裡是“東坡別業”,在1080年,蘇東坡被貶至黃州,在此期間曾到訪過天柱山谷流泉並留有詩作,在晚年時曾寫信給老朋友請求代置田產於天柱山為終老之地,“東坡別業夢”由此而來。

天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現存400多幅,堪稱石壁上的書法博物館

天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現存400多幅,堪稱石壁上的書法博物館

除了摩崖石刻外,山谷間的風景也是美如畫,山泉、怪石、密林讓這裡顯得非常清靜,正巧這幾天天氣十分炎熱,或行走在山谷之間,或停下來用心品味古人留下來的摩崖石刻,不時有涼爽的風拂面而來,加之一旁的流水潺潺,讓人心情不由得愉悅起來。

天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現存400多幅,堪稱石壁上的書法博物館

天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現存400多幅,堪稱石壁上的書法博物館

由此沿著山崖邊的石階梯而上,沒多久可看到一座粉牆黛瓦的建築,這裡為“山谷精舍”,整座建築依山勢而建,共有兩處院落,據說是按照黃庭堅精舍舊址複製建造而來。走進去,可見一座兩層高的建築,比想象中的要大很多,現在裡面正在舉辦水墨山水作品展覽。

天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現存400多幅,堪稱石壁上的書法博物館

天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現存400多幅,堪稱石壁上的書法博物館

在穿過第一道門時,可見一座梅花形狀一樣的圓形拱門,與牆壁加在一起稱之為景牆,是傳統園林建築中常見的小品,形式也比較多樣,主要起到了裝飾的作用,確實非常好看,在楓葉掩映之下,盡顯古典之美。

天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現存400多幅,堪稱石壁上的書法博物館

天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現存400多幅,堪稱石壁上的書法博物館

不得不說,這處院落真的充滿傳統的古樸之美,院落雖然不大但卻很精緻,花草樹木、假山流水、怪石奇木樣樣不少,兩處院落由一條石階相連接,再往下走則是下山的通道,使得整體居於統一。

天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現存400多幅,堪稱石壁上的書法博物館

在接近出口處的山崖之上,有一片20餘米寬的石刻,上面刻有杜浦的《秋興八首》,其中最精彩的一句當屬:“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表達了杜浦心繫故園之情。遊歷於此,面對此情此景,你又是否思念家鄉了呢?

天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現存400多幅,堪稱石壁上的書法博物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