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被誤解的那些年,孔夫子:你們這群龜孫!孽徒!

孔夫子被誤解的那些年,孔夫子:你們這群龜孫!孽徒!

“封建禮教”借孔夫子之言禍害了多少人,但很多時候,孔夫子只是個背鍋俠。

孔夫子被誤解的那些年,孔夫子:你們這群龜孫!孽徒!

  1. 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


語出《論語》,全句是“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孔子將女子和小人等同,是貶低女性、男尊女卑的名句。但其實,文中的“女子”指的並非女性,而是他的一個徒弟(男的!),孔子是對他說“女子(女通汝,論語中多處此類用法,此處的女子意為你這個小子)和小人(庶民)一樣難養(相處)也”。可憐的女性和孔子背鍋了多少年。

  1. 以德報怨


我們講究以德報怨,認為這是孔子教導的美德。其實這詞確實語出《論語》,但全句是: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意為,孔子弟子問他:“以德報怨好不好?”孔子說:“你以德報怨,那用什麼來報德?別人以德來待你的時候,你才需要以德來回報別人;可是現在別人打了你,你就應該“以直報怨”,以一個正確客觀的態度去對待,好好報仇!

孔夫子被誤解的那些年,孔夫子:你們這群龜孫!孽徒!

孔夫子被誤解的那些年,孔夫子:你們這群龜孫!孽徒!

  1. 言必信,行必果


乍一看的確是優良的誠信品德,但也造就了一批愚忠愚義之人。語出《論語·子路第十三》“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孔夫子的意思,言必信,行必果的是是固執淺薄庸碌之人,(是次一等的士)。孟子也解釋說: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惟義所在”——只要合乎道義。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有個義士答應了要保護某人,但後來發現某人是個十惡不赦的罪犯,他還應該信守諾言保護罪犯嗎?所以言必信,行必果,應在符合道義的基礎下遵守。

  1. 學而優則仕


語出《論語·子張》“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千百年來多少人因為此句而認為好好讀書就是為了做官。

其實這句話的“優”指的是悠閒,學有餘力。從政的人學有餘力就要多學習,學的好了,就把所學的應用到從政的實踐之中好好檢驗。所以這句話講的是實踐和理論的辯證關係。

  1. 三十而立


多少人因為三十而立這句話頗感壓力,要三十歲就事業有成、成家立業也對得起聖人之言。

其實孔子還說:“不知禮,無以立也。”(《論語·堯曰》),他的“三十而立”是指他三十歲時懂得禮儀,言行得當,他的“立”是自我的覺醒。

孔夫子被誤解的那些年,孔夫子:你們這群龜孫!孽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