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有這些表現,家長一定要當心,可能是發育異常!

歡歡小心翼翼

笑盈盈地投入媽媽的懷抱

由於媽媽孕期的一場車禍,

歡歡兩歲才會走路,還歪歪扭扭的,

現在,他終於向正常孩子逐漸靠近了……

寶寶有這些表現,家長一定要當心,可能是發育異常!

三歲的歡歡(化名)聰明伶俐,唯一的不足是,由於肌張力過高,他走路像個小企鵝,撅著屁股,腰扭來扭去,腿也伸不太直。造成這一悲劇的原因,是媽媽懷他時遇到的一場車禍。

像歡歡一樣被肌張力高束縛成長的孩子並不少見,他們有的經過及時治療重回正常成長軌道,有的因為錯過治療時機釀成終身遺憾。實際上,肌張力高早期有很多症狀,越早發現並進行正規治療,恢復越好。

今年1月份,父母帶歡歡到北京某醫院做了緩解肌張力的手術,全家都期待著他能完美蛻變,不再做個“小企鵝”。

術後一個多月,歡歡還是無法走路,躺在病床上的他有些急躁,噘著嘴對媽媽說:“別的小朋友都會走路,我不會。”歡歡媽媽聽後很是心疼。這時,她想到了手術期間在北京遇到的一位河南老鄉——鄭州大學五附院兒童康復醫學科主任李恩耀。李恩耀主任提醒歡歡手術後一定要及時做康復治療,並留了聯繫方式,叮囑他們需要幫助隨時聯繫。

農曆正月十六,歡歡父母就帶他來到了鄭州大學五附院兒童康復醫學科,併入院開始康復治療。

歡歡在這裡進行了水針位點注射、功能訓練(包括力量訓練、協調能力訓練等)、推拿等一系列治療。治療不到一個月的時候,歡歡正在進行力量訓練,媽媽坐在對面的椅子上靜靜地看,還不知道孩子啥時候能走。

康復醫生讓歡歡站好,說:“站好,慢慢過來。”歡歡小心翼翼地站著,停了一會兒,慢慢地邁出了第一步、第二步。坐在對面的媽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更讓她驚喜的是,歡歡走路姿勢比以前好多了,屁股不那麼撅了,腿也直了很多。看到孩子走得這麼好,她喜極而泣。

這些因素易致胎兒腦損傷

其實,歡歡的治療,是走了一些彎路的。歡歡媽媽回憶,她懷孕期間,有一次婆婆開三輪車載著她,不小心與拐角處的車相撞,她被甩了出去,孩子出生後也沒發現什麼異常。直到孩子五個月大時,家人發現歡歡右手食指和中指總是疊著,於是帶他到當地醫院就診。

寶寶有這些表現,家長一定要當心,可能是發育異常!

經過檢查,醫生說是腦損傷導致的肌張力過高,並且可能治不好。歡歡媽媽當時就崩潰了,在家哭了一個星期。隨後在當地醫院進行推拿、針灸等治療,但效果不明顯,兩歲才會走路的歡歡總是比同齡人落後一大截,最後選擇了手術。

鄭州大學五附院兒童康復醫學科鄭瑞娟大夫說,媽媽孕期車禍是歡歡明確的腦損傷危險因素。此外,孕期感染也是造成胎兒腦損傷的常見原因,如婦科炎症、感冒等,同時,孕後期羊水過多、過少、渾濁,產程過長,分娩時缺氧等也會導致胎兒腦損傷。

鄭瑞娟大夫說,歡歡雖然通過手術降低了肌張力,但異常姿勢的糾正很困難,需要進一步進行康復治療。術後康復主要是提高力量,鍛鍊穩定性和協調性。很多孩子家長認為做手術降低肌張力就萬事大吉了,這是不對的。

孩子有這些表現,警惕肌張力高

孩子肌張力高有哪些表現呢?鄭瑞娟大夫說,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判斷:

1.孩子出生後拇指內收、頭後背、易驚、不好哄、睡眠不好、吐奶。

2.穿衣困難。穿衣服時孩子的胳膊不好往前伸,換尿不溼時腿不好分開,大腿兩側由於肌張力高,被蹭得很紅。

3.孩子一個月大就站得特別直,抱著感覺很緊繃。

4.趴在床上頭抬得特別高。剛出生的孩子頭只能抬一兩秒,三個月能抬到45度,四個月抬45~90度,而肌張力高的孩子頭明顯抬得高,一兩個月大時尤其明顯。

鄭瑞娟大夫提醒,不同原因、不同時期造成的肌張力高,孩子病情是不同的,治療週期也不一樣。孩子肌張力高發現得越早,正規治療越早,效果會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