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富豪娶了洋妻,修的豪宅与王家大院、乔家大院齐名

这个富豪娶了洋妻,修的豪宅与王家大院、乔家大院齐名

山西的大院――乔家、王家、常家。各家大院都有不同,各有特点和风格,又有各自的故事。李家大院景区占地面积近1000余亩,建筑面积10万多平方米,由古建区、仿古区、新建区、服务区、农业生态园五大部分组成。

这个富豪娶了洋妻,修的豪宅与王家大院、乔家大院齐名

李家大院

这个富豪娶了洋妻,修的豪宅与王家大院、乔家大院齐名

艺术价值

这个富豪娶了洋妻,修的豪宅与王家大院、乔家大院齐名

万荣李家在清代以贩布为主业,足迹遍布豫晋陕甘与京津等地,光绪初年,李家商业发展至鼎盛。为缅怀先祖恩惠,昭示后辈孝行,遂由李家第十四代“敬”字辈李敬仁、李敬修、李敬伦、李敬信兄弟等人主持,于光绪十二年(年)始修建李家祠堂。

李家大院是清至民国时期晋南首富李子用(李敬修之子)的家宅,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并称为“晋商三蒂莲”,素有“乔家看名,王家看院,李家看善”之说。民居建筑中较有特色的应属李道荣院、私塾院和藏书楼。整体建筑为竖井式聚财型山西四合院,同时吸纳了徽式建筑风格,部分院落为“哥特式”建筑,是南北融汇、中西合璧、三晋无匹的晋商大院,浓缩着汉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有着极高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

中西合璧的来源

因李子用曾留学英国,并娶英国女子麦克蒂伦为妻,部分院落为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从而又呈现出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艺术特点,为汉族地方特色民居中的独例。

这个富豪娶了洋妻,修的豪宅与王家大院、乔家大院齐名

1907年,李子用公派留学英国,娶英籍妻麦氏,藏书楼就是李子用的住所。院内宽敞的平台下砖砌一排插廊窑洞,北侧有一排二层阁楼,楼上藏书,楼下住人,故称藏书楼。因受西方文化影响,内院门楼的造型吸取了西方哥特式建筑的风格,整个院落中西合璧,独具特色。

这个富豪娶了洋妻,修的豪宅与王家大院、乔家大院齐名

这个富豪娶了洋妻,修的豪宅与王家大院、乔家大院齐名

随处可见的善文化

“李花染素宜人院,家学催红大宅门”。李家大院最著名的是代代相传的慈善文化。在阎景村内,流传着许多关于“李善人”助人的故事。村民每遇各种自然灾害,无论旱灾水灾,李氏家族都会以家资帮助百姓渡过难关。据载,1894年“山水暴至,房舍倾圮,村人多趋避庙中。公(李敬修)与常五增灶数处,为被灾者馈食。庚子岁饥,公(李敬修)散粟数十担,以赈乡里。又从公中提金五百,以赈薛店族人之贫者”。类似的记载及相关的传说还有许多,李氏家人不仅在危难时刻以善行帮助百姓,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也从不忘乐善好施,出资修建校舍、打深井、修泊池、建关门……大善之举于点滴中践行。

这个富豪娶了洋妻,修的豪宅与王家大院、乔家大院齐名

这个富豪娶了洋妻,修的豪宅与王家大院、乔家大院齐名

这个富豪娶了洋妻,修的豪宅与王家大院、乔家大院齐名

忆乡忆客讲述中国乡村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